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

ID:11851603

大小:29.95 KB

页数:17页

时间:2018-07-14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_第1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_第2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_第3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_第4页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差距原因分析近年来,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呈连年下降趋势:1996年增长9%,1997年增长%,1998年增长%,1999年增长%,2000年只有2%,远低于城乡居民收入%的增长水平,更低于GDP8%的增长速度。2001年的农民收入及增长也是远远低于城镇居民。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经制约了国民经济的快速增长和城乡经济的协调发展,成为影响国民经济全局的突出问题。本文拟就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过大的根本原因与具体因素加以分析。  一、资金转移是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拉大的重要因素  农业资金非农化已是一个十分普

2、遍的现象。受市场经济规律的作用,我国农村资金从种植业向非种植业、从农业向非农业部门转移的数量越来越大。据统计,改革20年来农业资金年均净流出量达458亿元,1978—1996年间,农业资金共流出8709亿元。90年代年均流出量比80年代增加了近100亿元。资金流动和收入转移既影响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和扩大生产的能力,又影响农业部门的生产潜力,更影响农村居民的收入。而资金转移包括通过价格形式的收入转移、通过政府预算的收入转移、通过金融系统的资金转移,以及对农业的投资减少等。  通过价格的收入转移17/17  我国一些经济学家使用“剪刀

3、差”的概念来描述国家收购价格和农产品“实际价值”之间的差距,并以此为基础来估计相应的收入转移数量。  根据新古典经济理论,用国家收购价格和自由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计算这种收入转移更合理。20世纪70年代末农产品自由市场部分地重新开放,但在随后若干年里并没有很好地发挥其价格功能,在30年代前半期尤是如此。此外,棉花等少数几种农产品一直不能在自由市场上进行交易。因此,现有的资料无法用来准确、全面地衡量农产品收购中因价格扭曲而转移的收入数量。不过,粮食的价格和数量资料相对完整,所以我们用粮食收购中的收入转移为代表,近似地估算全部收入转移

4、的重要程度。  一般认为,20世纪70年代后期的粮食市场价格大约比国家收购价格高20%到30%。经过连续几年的丰收以后,自由市场的粮价相对下降。1984年市场价格已经与国家收购价格大体持平,有的地方甚至低于国家收购价。但是,这一差距在80年代后半期又重新扩大。以小麦和水稻的平均价格为例,1985年市场价格比国家收购价格高大约%,而4年后这一差距猛增到%。1990年粮食大丰收,总产比1989年高大约10%,而且通货膨胀率因宏观经济的治理整顿而大幅度降低,自由市场粮价因而也相对下降,仅仅比国家收购价高%。17/17  在90年代前半

5、期,特别是1993—1994年的两位数通货膨胀之后,可以断定国家收购价格和市场价格之间的差距又再次扩大。  根据计算,由于强制收购制度,仅粮食一项,国家在1985年就少付给农民亿元。以后随着价格差距的扩大和收购数量的增加,1989年通过粮食收购转移的收入高达亿元,相当于当年粮食总产值的%。结果表明80年代后期这种收入转移的数量增长很快。  据估计,在改革前的1950—1978年的29年中,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大约取得了5100亿元收入,同期农业税收978亿元,财政支农支出1577亿元,政府通过征收制度提取农业剩余净额4500亿

6、元。改革前平均每年从农业部门流出的资金净额在155亿元。17/17  但在这一时期,却几乎没有人提出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除了意识形态方面的原因外,主要在于政府当时主要以暗税的形式提取农业剩余。但这一时期农民收入水平低下,生活贫困,则从另一个侧面反映了负担过重问题。据1978年统计,当年农户只拥有很少的财产,折合现款户均不超过550元。其中户均拥有生产资料不足10元,消费资料只有不超过500元的住房、元的货币存款、不超过60斤的余粮。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高达,比1957年的还高近两个百分点,处于国际公认的绝对贫困线之下。全国农

7、村绝对贫困人口约为亿,占农村人口1/3。改革前农民生活如此困苦,一个重要原因是政府通过农村征收制度过度提取农业剩余,使有限的农业资源大量流出农村。  改革以后,农村征收制度并无实质性变化。政府虽然在1985年取消了农产品统购派购制度,实行粮食定购合同制度和市场收购,但出现了“比价复归”现象,这在一定程度上抵消了农产品涨价给农民带来的收益。在1989年至1992年间,农产品收购价格提高了%,而同期农业生产资料却上涨了%,其他农用产品也跟着涨价。特别是政府在增加对农业生产资料的补贴、减免一部分农业税的同时,却减少了财政支农支出的比例

8、。据统计,在1979—1994年的16年间,政府通过工农产品剪刀差从农民那里占有了大约15000亿元收入,同期农业税收总额1755亿元,各项支农支出3769亿元,政府通过农村税费制度提取农业剩余约12986亿元。改革后平均每年从农业部门流向城市工业部门的资金高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