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经脉重要穴位介绍

十二经脉重要穴位介绍

ID:11858229

大小:41.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4

十二经脉重要穴位介绍_第1页
十二经脉重要穴位介绍_第2页
十二经脉重要穴位介绍_第3页
十二经脉重要穴位介绍_第4页
资源描述:

《十二经脉重要穴位介绍》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手阳明大肠经商阳(井穴)在手食指末节桡侧开窍泄热,清利咽喉咽喉肿痛、耳鸣耳聋、中风昏迷、热病无汗、下齿痛、青盲。浅刺0.1寸,或点刺出血。附注:实验研究发现在脑缺血家兔的“十二井穴”放血,可使脑血流图波幅升高,影响脑血流循环。合谷(原穴)在手背,第1、第2掌骨间,当第2掌骨桡侧的中点处。解表散热,活血调肠,镇痛通络。头痛、齿痛。目赤肿痛、咽喉肿痛、失音、口眼歪斜、痄腮、疔疮、经闭、腹痛、牙关紧闭、小儿惊风、鼻衄、发热恶寒、无汗、多汗、瘾疹、疟疾。操作:直刺0.5-1寸,可灸。曲池(合穴)定位:在肘横纹外侧端,屈肘时当尺泽与肱

2、骨外上髁连线中点。功效:疏风清热,调和营卫。主治:热病、半身不遂、风疹、手臂肿痛无力、咽喉肿痛、齿痛、目赤痛、腹痛吐泻、痢疾、高血压、瘰疬、癫狂。操作:直刺1+1.5寸,可灸.足阳明胃经足三里(合穴;胃下合穴)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犊鼻下3寸,距胫骨前缘一横指(中指)。功效:调理脾胃,培元固本,痛经活络。主治:胃痛、呕吐、腹胀、肠鸣、消化不良、下肢萎缩、泄泻、便秘、痢疾、疳积、癫狂、中风、脚气、水肿、下肢不遂、心悸、气短、虚劳赢瘦。本穴有强壮作用,为保健要穴。操作:直刺1-2寸,可灸。丰隆(络穴)定位:在小腿前外侧,当外踝尖

3、上8寸,条口外,距胫骨前缘二横指(中指)。功效:和胃化痰,健脾利湿。主治:咽喉肿痛、呕吐、下肢萎缩、便秘、癫狂、痰多、哮喘、咳嗽、头痛。操作:直刺1-1.5寸,可灸。足太阴脾经三阴交(肝脾肾三经交会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功效:健脾利湿,疏肝益肾。主治:肠鸣泄泻、腹胀、食不化、月经不调、崩漏、赤白带下、阴挺、经闭、痛经、难产、产后血晕、恶露不尽、遗精、阳痿、早泄、阴茎痛、疝气、水肿、小便不利、遗尿、足痿痹痛、脚气、失眠、湿疹、荨麻疹、高血压、神经性皮炎、不孕。操作:直刺1-1.5寸,可灸。孕妇

4、不宜针。阴陵泉(合穴)定位:在小腿内侧,当胫骨内侧髁后下方凹陷处。功效:健脾利水,通利三焦。主治:腹胀、水肿、小便不利或失禁、阴茎痛、妇人阴痛、遗精、膝痛、黄疸。操作:直刺1-2寸,可灸。手少阴心经神门(输穴,原穴)定位:在腕部,腕掌侧横纹尺侧端,尺侧腕屈肌腱的桡侧凹陷处。补益心气,宁心安神。心痛、心烦、健忘失眠、惊悸怔仲、痴呆、癫狂痫证、目黄胁痛、掌中热、呕血、吐血、头痛、眩晕、失音。直刺0.2-0.5寸,可灸。附注:本穴为宁心安神的要穴。手太阳小肠经少泽(井穴)在手小指末节尺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开窍泄热,利咽通

5、乳。头痛、目翳、咽喉肿痛、乳痈、乳汁少、昏迷、热病、耳鸣、耳聋、肩臂外后侧疼痛。斜刺0.1寸,或点刺出血,可灸。听宫在面部,耳屏前,下颌骨髁状突的后方,张口时呈凹陷处。开窍聪耳,宁神定志。耳鸣、耳聋、齿痛、癫狂。张口直刺1-1.5寸,可灸。足太阳膀胱经风门在背部,当第2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祛风解表,调理肺气。伤风咳嗽、发热咳嗽、目眩、项强、胸背痛、鼻塞多涕。斜刺0.5-0.8寸,可灸。肺俞(肺背俞穴)在背部,当第3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咳嗽、气喘、胸满、背痛、潮热、盗汗、骨蒸、吐血、鼻塞。斜刺0.5-0.8寸,可灸

6、。至阴(井穴)在足小趾末节外侧,距指甲角0.1寸(指寸)。清头明目,催产转胎。头痛、鼻塞、鼻衄、目痛、胞衣不下、胎位不正。浅刺0.1寸,胎位不正用灸法。足少阴肾经涌泉(井穴)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第2第3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三分之一与后三分之二交点上。醒神开窍,滋水涵木。头痛、头晕、小便不利、便秘、小儿惊风、足心热、癫证、昏厥。直刺0.5-1寸,可灸。手厥阴心包经内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阴维脉)。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两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宁心安神,宽胸理气,和胃降逆

7、。心痛、心悸、胸闷、胸痛、胃痛、呕吐、呃逆、癫痫、热病、上肢痹痛、偏瘫、失眠、眩晕、偏头痛。直刺0.5-1寸,可灸。手少阳三焦经外关(络穴;八脉交会穴,通阳维脉)。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两寸,尺骨与挠骨之间。清热解表,通经活络。热病、头痛、颊肿、目赤肿痛、耳鸣、耳聋、瘰疬、胸胁痛、上肢痹痛。直刺0.5-1寸,可灸。支沟(经穴)在前臂背侧,当阳池与肘尖的连线上,腕背横纹上三寸,尺骨与挠骨之间。疏调三焦,利胁通便。耳鸣、耳聋、暴喑、瘰疬、胸胁痛、便秘、热病。直刺0.5-1寸,可灸。耳门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

8、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通络聪耳。耳门、耳聋、聤耳。齿痛。张口,直刺0.5-1寸,可灸。足少阳胆经听会在面部,当耳屏上切迹的前方,下颌骨髁状突后缘,张口有凹陷处。清热聪耳,通经活络。耳门、耳聋、聤耳。齿痛、口眼歪斜、面痛。张口,直刺0.5-1寸,可灸。凤池在项部,当枕骨之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