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名誉侵权的责任认定.doc

论名誉侵权的责任认定.doc

ID:11880481

大小:38.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4

论名誉侵权的责任认定.doc_第1页
论名誉侵权的责任认定.doc_第2页
论名誉侵权的责任认定.doc_第3页
论名誉侵权的责任认定.doc_第4页
论名誉侵权的责任认定.doc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名誉侵权的责任认定.doc》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论名誉侵权的责任认定论文摘要名誉权是公民、法人享有的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利。一、名誉权的概念和特征1、名誉权的概念,所谓名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对其名誉享有的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它是人格权中所包含的内容最广泛的一项权利。2、名誉权的特征A、法定性B、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C、专属性D、特定之人所享有的权利二、名誉侵权的责任认定侵害名誉权的行为概念:即因故意或过失,不法将不当之观念传布于第三人,致贬损他人之社会地位,或使其遭受怨恨、轻视、嘲笑或减少其所应受之尊敬、爱戴与信任之侵权行为。1、行为人实施侮辱、诽谤等行为并指向特定人。A、

2、侮辱行为的表现形式a暴力行为b语言侮辱c文字侮辱B、诽谤行为的表现形式a口头诽谤b书面诽谤c其他毁损名誉的行为2、妨害名誉的行为必须指向特定人无论是侮辱、诽谤还是其他毁誉行为,要构成对名誉权的侵害,必须是有特定的侵害对象。也就是说妨害名誉的行为必须指向特定的人。A、特定人不限于某个人B、指向特定人并不限于指名道姓地侮辱诽谤某人。C、行为人言词含糊,应根据主客观相结合的标准,来判断行为人的言行是否指向特定人。3、行为人的行为为第三人所知悉“公示规则”——既只要因被告的过错而使其诽谤行为传播给第三人,为第三人所知悉,即导致

3、的原告社会评价的降低,应认定构成毁损名誉。受害人要证实行为人的行为侵害了其名誉,必须证明行为人所实施的侮辱、诽谤行为因行为人的过错而为第三人所知悉。第三人知悉则足以表明其名誉已受损。4、行为人具有过错过错是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的主观要件按照过错责任的要求,在确定侵害名誉权责任时,应当确定行为人主观上是否具有过错。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形态。5、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存在法律上的因果关系,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具有前因后果的关联性,损害结果是由侵权行为引起。7名誉权是公民、法人享有的一项重要的人格权利,对名誉权的保护《中华人民

4、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都作了原则性的规定。随着我国政治经济形式的不断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逐步繁荣,人民群众法制观念的日益增强,名誉权问题逐渐被人们所重视。特别是近几年来一些名人和新闻媒体因名誉权问题涉讼、更是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名誉权案件成为了社会上的热门话题。针对名誉权纠纷案件中侵权责任认定问题,本文试作一下粗浅的论证。一、名誉权的概念和特征(一)名誉权的概念所谓名誉权是指公民和法人对其名誉享有的不受他人侵害的权利,它是人格权所包含的内容最广泛的一项权利。我国《民法通则》第101条规定:“公民和法

5、人享有名誉权,公民的人格尊严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公民,法人的名誉。”名誉权可分为两大类,即公民的名誉权和法人的名誉权。公民的名誉权是指公民依法享有的个人名誉不受侵害的权利。换言之,它是指公民就其品质、信誉、声望等获得的社会评价不受他人侵犯的权利。任何个人和组织都不得以侮辱和诽谤等方式毁损公民的名誉。公民的名誉权通常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任何新闻报道,书刊杂志在对真人真事进行报道、评论、传播时、都不得与事实不符。而影响公民原有的社会评价。2、公民的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任何个人或组织都无权向社会公开或传

6、播。3、任何人都不得以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他人名誉。4、任何人不得以捏造事实、陷害他人、损害其名誉。法人作为独立的民事权利主体,也和公民一样享有名誉权。法人的名誉权是指法人在对其全部活动所产生的社会评价而享有的不可侵犯的权利。具体体现在法人的活成果。法人的信用,生产或销售商品的质量。服务态度以及对社会的贡献等方面。法人的名誉虽本身是一种无直接经济内容的人身利益。但往往对法人活动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重大影响。(二)名誉权的特征法人的名誉权与公民的名誉权一样都具有如下特征:1、法定性:名誉权是法律赋予公民和法人享有的一

7、项权利,受国家法律保护,所以名誉权作为一种人格权,不是与生俱来的自然权利,而是法定的权利。2、名誉权的客体是名誉。名誉本身不是一定的财产,不能直接地表现为一定的财产利益,也不能用货币来计算是价值。但它体现了主体的重要的精神利益,并且与财产利益也有密切的联系。一个有良好信誉的人就能取信于他人,一个没有信誉的或都信誉受到损害的人,是很难从事广泛的民事流动的。正是由于名誉权是以名誉作为客体的,决定了名誉权的本质在于权利人有权要求他人对其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有权排除他人对其名誉享有的权利的侵害。3、名誉权具有专属性。也就是说,

8、名誉权是主体固有的,与其人身不可分离的权利。它既不能转让,也不受他剥夺。名誉权也不能由主体随意抛弃。在权利主体生存和存在的期限内始终享有名誉权。4、名誉权是为特定的公民和法人所享有的权利。这就是说名誉权乃是特定的人要求他人进行客观公正的评价并排斥他人贬损自己的名誉的权利。正是因为名誉权的主体是特定的,因此侵害名誉权的行为必须针对特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