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

ID:11885880

大小:124.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8-07-14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_第1页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_第2页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_第3页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_第4页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_第5页
资源描述:

《高考语文古诗词鉴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根据《考试大纲》要求,高考古诗鉴赏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鉴赏,二是评价。鉴赏又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1.鉴赏其形象;2.鉴赏其语言;3.鉴赏其表达技巧。评价就是分析诗歌的思想(感情)内容。无论是鉴赏还是评价,实质上都是考查考生对于诗歌的想象能力。考生从哪些方面去想象,怎样去想象,如何结合诗歌本身、命题者所问、自己所想,不枝不蔓,按要求写出来,这是答题的关键。综观近几年高考试题,“古诗鉴赏的答题格式”大致可归纳为以下几种:   一、形象:身份+性格    例1.阅读下面一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点绛唇李清照  蹴罢秋千,起来慵整纤纤手。露浓花瘦,薄汗轻衣透。见客如来,袜■金钗溜

2、。和羞走。倚门回首,却把青梅嗅。  词人在词中刻画了怎样的艺术形象?  〔简析〕上片写身份,写人物神态,也烘托了人物娇美的风貌。下片写性格,把一个少女惊诧、惶遽、含羞、好奇以及爱恋的心理活动,栩栩如生地刻画出来。在我们心中立起了一个天真纯洁、感情丰富却又带着几分矜持的少女形象。    二、诗歌意象含义:表层含义+深层含义(即解释诗句)    例2.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瀑布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  简要分析诗中塑造的“瀑布”这一意象。  〔简析〕涓涓细流不辞辛苦,汇集成一落千丈、雄伟壮观的瀑布,而后又谢绝溪涧

3、的挽留,继续向前,决心化作汹涌澎湃的波涛。(表层含义)这“瀑布”乃是胸怀大志、不惧艰难、不达目标誓不罢休的志士的化身。(深层含义)    三、所抒感情:通过什么内容+抒发(寄寓/揭露/表达)什么感情    例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画眉鸟欧阳修  百啭千声随意移,山花红紫树高低。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从诗中领悟到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简析〕通过“林中鸟”与“笼中鸟”不同境遇的对比,表达了对自由的热情赞美,对束缚个性、禁锢思想、窒息性灵的憎恶和否定。    四、体会意境:客观形象+主观感受+交融了什么意境    例4.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

4、答问题。    秋夜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简析〕“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真)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    五、品味关键词句:含义+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5.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宋祁  东城

5、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浮生长恨欢娱少,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对词中“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字,你认为写得好不好?为什么?  〔简析〕本题考查的是对古人炼字妙用的理解阐释。作者用一个“闹”字,不仅让人觉得杏花绽放得热烈,甚至还使人联想到花丛中蜂蝶飞舞,春鸟和鸣,把一派春意盎然、生机蓬勃的景色表现得淋漓尽致。    六、赏析修辞方法:揭示手法+分析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6.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登金陵凤凰台①李白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

6、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注]①此诗作于天宝年间,作者被排挤离开长安,南游金陵时所作。  分析尾联的修辞效果及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简析〕“日”喻帝王,“浮云”喻小人,比喻修辞格的运用含蓄地表达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表达皇帝被奸邪蒙蔽而自己报国无门的伤痛,抒发了忧国伤时的情怀。    七、赏析表达方式:怎样叙(描写)+叙(描写)什么+抒什么情    例7.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漫成一绝杜甫  江月去人只数尺,风灯照夜欲三更。  沙头宿鹭联拳静,船尾跳鱼拨剌鸣。  赏析这首诗描绘了怎样的一幅美景。  〔简析〕

7、诗歌从水中月影写起,生动描写了白鹭蜷曲着身子,恬静地夜宿在月光笼照下的沙滩,船尾大鱼跃出水面而发出拨剌的响声,一动一静构成了江上月夜宁静的美景。    八、赏析表现手法:手法+表达作用(句意+文意+主旨情感)    例8.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春行即兴李华  宜阳城下草萋萋,涧水东流复向西。  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1)这首诗的三、四两句运用了哪种修辞方法?请具体说明。  (2)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景”和“情”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