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经济生活经济生活社会公平与就业主观题

2012届高三经济生活经济生活社会公平与就业主观题

ID:1189787

大小:74.50 KB

页数:23页

时间:2017-11-08

2012届高三经济生活经济生活社会公平与就业主观题_第1页
2012届高三经济生活经济生活社会公平与就业主观题_第2页
2012届高三经济生活经济生活社会公平与就业主观题_第3页
2012届高三经济生活经济生活社会公平与就业主观题_第4页
2012届高三经济生活经济生活社会公平与就业主观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届高三经济生活经济生活社会公平与就业主观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一、实现社会公平材料一:1978年以来我国基尼系数变化情况年   份1978年1990年1994年1996年2005年2009年基尼系数0.180.340.370.4240.45约0.46注:基尼系数是反映衡量居民收入差距的一个重要指标。按照国际通行标准,基尼系数低于0.3为过分平均状态,0.3—0.4属于正常合理区间,大于0.4表明收入差距过大。国际上通常把0.4作为贫富差距的警戒线。(一)是什么(存在问题)①材料一中的各项经济指标都有增长,但城镇居民、农村居民收入增速都低于财政收入增速、GDP增速。②城乡居民收

2、入差距较大,存在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的趋势。(4分)图表信息:2001年—2009年我国的经济增长和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都有较快的增长并基本保持一致,但是居民收入增长幅度不如GDP增幅,国民收入分配不合理。(3分)(二)为什么(意义作用)材料二: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要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

3、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结合材料二说明,我国为什么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促进社会公平?(4分)①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客观要求,也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2分)②它有利于提高效率,有助于协调人们之间的经济利益关系,实现经济发展、社会和谐。(2分)(二)怎么办(对策如何解决)材料二: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建议提出:要规范分配秩序,加强税收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作用,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努力扭转城乡、区域、行

4、业和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差距扩大趋势。完善公务员工资制度,深化事业单位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从经济生活角度谈一谈怎样解决材料一、二中反映出的中国社会的公平问题。(12分)运用有关分配理论的知识说明如何做到“更加注重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①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为我国实现社会公平、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提供了重要的制度保证。②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着力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逐步提高最低工资标准,建立企

5、业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和支付保障机制。③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要加强政府对收入分配的调节,保护合法收入,有效调节过高收入,坚决取缔非法收入。防止两极分化,实现公平分配。④要不断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建立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提高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标准,增加社会保障支出,提高低收入者的生活水平。统筹城乡发展和区域发展,缩小贫富差距,实现社会公平。二、解决就业问题(一)是什么(存在问题)就业形式严峻(二)为什么(意义作用)有利于全面改善人民生活;有利于增加居民收入,扩大内需;有利于实践和落实

6、科学发展观,让人民共享改革开放成果,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就业是民生之本。有利于其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就业是安国之策,只有扩大就业才能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促进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实现,才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二)怎么办(对策如何解决)2010年10月15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胜利召开,全会深刻认识并准确把握国内外形势新变化新特点,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材料一:《建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

7、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我国就业形势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1)、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6分)①政府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加强引导,完善市场就业机制,扩大就业规模,改善就业结构;②企业积极承担社会责任,为职工提供良好的就业机会和就业环境;③劳动者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努力学习,提高技能和素质。(6分)三、财政的作用2010年中央预算财

8、政支出(单位:亿元)项目金额预算数为上年执行数的%教育2159.90109%医疗卫生1389.18108.8%社会保障与就业3582.25108.7%住房保障支出992.58101.4%文化、体育与传媒314.4998.1%地震后恢复重建780.0180.4%(1)请揭示图表蕴含的信息,并分析经济意义。(12分)①图表表明:2010年我国向教育、医疗卫生、社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