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北师大版七上-山行教案1

22北师大版七上-山行教案1

ID:11902940

大小:98.5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4

22北师大版七上-山行教案1_第1页
22北师大版七上-山行教案1_第2页
22北师大版七上-山行教案1_第3页
22北师大版七上-山行教案1_第4页
22北师大版七上-山行教案1_第5页
资源描述:

《22北师大版七上-山行教案1》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语文上册教案课题:《山行》课型:新授上课日期:2012年9月24作者:陈娟单位:滕州市尚贤中学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课:《山行》(1课时)课前预习:1.了解作者及近体诗2.反复诵读诗文。相关课程标准:通过反复朗读,意会该诗的诗意、诗情。这首诗的主要学习点在作者个性化的立意:作者从独特的角度观察秋天,感受秋天,表达自我,不仅要表现写作对象的特点,更重要的是,写出了自己在那一时、那一地特殊感悟的话语。学习目标:1.了解作者杜牧及近体诗。2.通过重点语句词语,理解诗意体会诗情。3、背诵、默写诗文。评价任务:1.有感情地朗读,通过学生自由读、分组读、指名

2、读、齐读等手段,初步了解古诗内容。2.四人小组合作,利用文中的注释及词语手册,合作互助,逐字逐句理解诗文。有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或写下来。3.能有感情的背诵并默写这首诗。教学过程:一、导入1.你知道哪些描写秋天的诗句二、出示学习目标(学生读,老师强调)三、检测预习学生介绍作者及近体诗四、整体感知1、初读古诗2、指导朗读要读出节奏美看图中景物感悟读,配以背景音乐,分自由读、小组读、齐读、范读、指名读。读出“远上”强音,“石径”次强,“白云”强音,“有”次强,“枫林晚”强音,“二月花”弱音。3、自学古诗。(1)抓住关键词“寒”、“斜”、“坐”、“霜”、“于

3、”、等词语,用查字典、查找资料理解。(2)逐字逐句地理解,读懂了什么,还有哪些不懂的提出来小组共同解决。4、总结学习情况,师生共同评价。五、赏析诗歌再读全诗,思考:1.本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请从文中找出来)2.这首诗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情?3.有一种版本将“白云生处有人家”写成“白云深处有人家”。你觉得“生处”与“深处”哪一个更好?为什么?4.你认为《山行》中哪句是全诗的中心句并且千古传诵?为什么?5.这首诗和一般写秋诗在意境上有什么独特之处?(第3、4、5题依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老师再引导学生交流讨论)六、写一写找四位同学到黑板上默写这首诗,其他同学在

4、练习本上默写并互相批改。七、作业《山行》与范仲淹的两首秋词《渔家傲》《苏幕遮》对比,情调有何不同,从哪些词句中可看出?八、教学反思本节课引导学生了解学习诗歌的步骤:读、诵、解、悟、写,以此课为基点教给学生如何学,学习中以多种形式来读,从读中了解诗歌,感悟诗歌,体会作者的情感。德育教育融入小学课堂教学的有效对策随着我国小学德育教育不断提档升级,在小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日益成为现代小学品德教育的重要目标与方向。在小学教育阶段,是学生形成自身道德体系的关键时期,利用小学课堂教学开展德育教育,可以实现小学生个人思想品格的形成与塑造。在小学课堂教学体系中,

5、蕴含着大量的德育知识与德育教育资源,如何将德育教育与课堂教学有机融合,是现代德育教学探索的主要方向,同时也是我们日常教学的出发点和着力点。一、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在小学教育阶段,课堂是培养和激发学生道德意识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在道德培养的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就是要打造新型民主课堂,让学生在课堂中准确找到自己的位置,明确自身在课堂以及生活中权利义务,强化提升个人道德意识,构建自身的认知体系。在小学教学课堂上,教师要向学生灌输道德意识,在向学生提出要求的过程当中,要构建平等的话语体系,与学生进行平等对话,共同探讨和研究问题,帮助学生在课堂上培养

6、自己的道德思维和道德意识,将自己当成课堂一份子,关注和理解课堂以及生活中出现的道德问题。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中,有一篇課文为《文天祥》,在开展讲解过程中,教师可以有效融入爱国主义教育,并引申相关知识,提升学生道德水平,激发学生爱国热情。在语文课堂教学中融入相应的知识,可以减小学生对于单纯宣教的抵触情绪,提高德育教育效果。此外,在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中,有课文《我的战友邱少云》,可以利用教学契机,提升学生爱国主义精神。二、打造生活化课堂,引导学生形成道德意识在小学课堂教学当中,要有效培养和提升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打造生活化课堂入手。在传统的小学德

7、育教学过程当中,教学效果不够理想,很多学生对于德育教育都存在一定的抵触情绪,因为小学德育教学内容与现实生活明显存在着脱节的现象,学生对于课堂和教学内容缺乏认同感,无法深刻感知德育课程蕴含的道理与教学内容。对于此,要想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的道德意识,要从构建生活化课堂入手,让德育课程教学内容与小学生的日常生活紧密相连,提升其认知能力,进而通过理论宣导,引起学生的联想,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培养学生主体思想与德育意识。在教学实践当中,小学教师要充分运用多样化教学素材,内化于心、外化于形,让学生深入课堂体系当中,提升对于课堂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提升道德培养效果

8、。举例来说,在小学语文所学内容当中,很多文章都是开展的德育教育的合适载体,比如说,在小学语文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