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各地高三历史模拟题精选

全国各地高三历史模拟题精选

ID:11918784

大小:651.5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14

全国各地高三历史模拟题精选_第1页
全国各地高三历史模拟题精选_第2页
全国各地高三历史模拟题精选_第3页
全国各地高三历史模拟题精选_第4页
全国各地高三历史模拟题精选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各地高三历史模拟题精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全国各地高三历史模拟题精选·中国古代史部分搜集整理:潘传振第21页共21页《老潘网志》精品奉献:http://www.lpwz.net一、选择题:1.之所以说夏朝是我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最主要的依据是A.武装、监狱、刑法等国家机构初具规模B.已经产生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两大直接对立的阶级C.王位世袭制代替了禅让制D.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2.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A.反映了中央和地方的直接统辖关系B.体现了统治者对奴隶的阶级剥削C.反映了周王和诸侯的经济关系D.体现了奴隶主统治阶级内部的等级关系3.以下各项最

2、能体现井田制性质的是A.“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B.“大道既隐,天下为家”C.“普天之下,莫非王土”D.“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4.较之商朝,西周青铜制造业进一步发展,主要表现在A.生产规模大,大量青铜农具用于农业生产B.作坊集中在王都C.产品供国王和贵族使用D.产品趋向生活化,日用器皿数量增多,有些动物形状的器皿栩栩如生,并且青铜器有长篇铭文出现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时期。据此回答5-12题。5.《史记》中关于某国君的一段记载:“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上述

3、国君所在地属今A.长江中游B.珠江三角洲C.长江三角洲D.钱塘江流域6.公元前4世纪中期,中原形成齐魏交战的新局面,结果魏国势力削弱。在齐魏交战中,使魏国势力削弱的战役是①长平之战②桂陵之战③马陵之战④城濮之战A.①②③B.①③C.②③D.①②7.战国时期各诸侯国开展变法运动的深刻根源是A.法家政治改革主张的影响B.新兴地主阶级的积极推动C.各诸侯国国君的支持D.封建土地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8.田氏代齐、三家分晋①是新兴地主集团和以国君为首的奴隶主贵族集团新旧势力之间的斗争②是新兴地主阶级向奴隶主贵族的夺权斗争③是新

4、兴地主阶级政治革命在两国的实现④反映了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增长⑤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A.①②③④⑤B.①③④⑤C.①②③⑤D.①②③④9.关于我国使用铁器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在春秋战国时期开始使用铁器B.是世界上首先使用铸铁的国家C.春秋战国时已发明铸铁柔化技术D.战国时普遍使用铁农具10.春秋时期,反映生产关系变化的历史现象是A.铁器和牛耕的使用B.公田转化为私田C.周天子势力衰微D.诸侯争霸11.战国时期新兴封建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是A.农业、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B.成为诸侯国的都城C.人口增多D.作为封建地主

5、阶级的政治中心12.战国时期我国中原地区生产结构的最显著特点是A.种植农耕制的确立B.农业与牧业同步发展C.商品经济开始占主导地位D.牧业生产的提高春秋战国时期动荡之中蕴含历史发展的方向。据此回答13-15题。13.战国时期,东南西北的特产都能在中原市场上买到。这反映出的本质是A.中原物产丰富B.中原人民富足C.交通四通八达D.统一市场的形成14.战国时期秦国修建的著名水利工程是①芍陂②都江堰③西门豹渠④郑国渠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15.推动秦国封建化进程的核心措施是A.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

6、B.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第21页共21页《老潘网志》精品奉献:http://www.lpwz.netC.重农抑商,奖励耕织D.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特权16.“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该诗中提到秦朝的历史A.统一六国,焚书坑儒B.政治改革,平定山东C.焚书坑儒,农民起义D.农民起义,刘项文盲17.秦汉时期,以下边疆地区归属中央政权管辖的先后顺序是①云贵地区②河套地区③西域地区A.①②③    B.②③①     C.③①②      D.②①③18.从经济角度看,秦朝统一的

7、最大作用是A.确立了地主土地私有制                 B.确立了国家土地所有制C.有利于生活安定和社会生产的发展       D.建立了封建剥削方式19.汉武帝时,西汉得以打败匈奴的原因是①休养生息政策使国力强盛②大一统使中央政权更加巩固③匈奴分裂,势力衰落④卫青、霍去病等人的军事才干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20.张骞出使西域所起的作用不包括A.促进了西域同内地的经济、文化交流   B.有利于中国同西亚、欧洲的沟通和往来C.有利于我国多民族国家的形成

8、和发展   D.直接帮助西域各族人民摆脱匈奴的控制和压迫21.汉代民族关系的成就是①多次出使西域,加强西域与内地关系②设置西域都护,中央正式管辖西域 ③两次出击匈奴,解除匈奴威胁④推行和亲政策,化解民族纷争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③④    D.①③④22.下列关于秦汉时期历史发展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我国北方出现了农牧政权分立的局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