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四语文月考试题

初四语文月考试题

ID:11919338

大小:67.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4

初四语文月考试题_第1页
初四语文月考试题_第2页
初四语文月考试题_第3页
初四语文月考试题_第4页
资源描述:

《初四语文月考试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0——2011学年第一学期初四年级第一次语文月考试卷一:书写将下列这首古诗抄写到田字格内。要求书写准确、工整、美观。(5分)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二:语言积累和应用(11分)1、运用积累在(1)——(6)句的横线上填空(每空1分,共6分)走进古典诗词,走进古典的情怀。(1)“晨兴理荒秽,”,这是躬耕田园的欢愉;(2)“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这是伤别古国的忧愁。(3)“风一更,雪一更,,故园无此声”,故乡在风雪中愈发清晰;(4)“,却话巴山夜雨时”,思念在秋雨里更加缠绵。(5)“有

2、约不来过夜半,”是相约未至的落寞;(6),浅草才能没马蹄“是湖边行走的欣喜。2、语言应用题(1)根据文段内容,选择短语填空正确的一项是()(2分)有人说,宽容是一种润滑剂,;宽容是一种镇定剂,;宽容是一束阳光,;宽容是一座桥梁,。①可以消融彼此间的猜疑积雪②可以消除人与人之间的摩擦③可以将彼此间的心灵沟通④可以使人在众多纷扰中恪守平静A.②①④③B.④①③②C.②④①③D.②①③④(2)妙笔点评《水浒传》原文:鲁达又道:“老儿,你来!洒家与你些盘缠,明日便回东京去,何如?”……鲁达只把这十五俩银子与了金老,吩咐道:“你父女两个将去做

3、盘缠,一面收拾行李。俺明日清早来发付你俩个起身,看那个店主人敢留你!”金圣叹点评:写鲁达为人处,一片热血直喷出来,令人读之,深愧虚生世上,不曾为人出力。请根据原文,针对鲁达的为人写一点点评(不必仿写)(3分)。三:阅读理解(一)让我看着你(16分)王焕伟①从母亲住进我们医院的那一刻起,我就后悔自己当初选择的职业了。曾经有那么多的患者能在我的手上康复,母亲的病,却让我无能为力。面对越来越消瘦的母亲,我除了强颜欢笑地安慰她,就只能偷偷躲到某个角落抹眼泪。②那个时候,她的癌细胞已扩散到整个胸部。整夜整夜的疼痛让她无法入睡,可她却从来不吱一

4、声。每次进去看她的时候,她都装作很平静的样子,面带微笑地看着我:“我觉得比先前好多了。你工作忙,不用老来看我。”我扭过头,眼泪无声地掉下来。③午后的阳光照在洁白的病床上,我轻轻地梳理着母亲灰白的头发。母亲唠叨着她的身后事,她说她早在来之前就已准备好了自己的送老衣,可惜还少一条裙子,希望我们能尽快给她准备好。说这些的时候,母亲的脸上始终挂着平静的微笑,不像是谈死,倒像去赴一个美丽的宴会。母亲一生爱美,临终,都不忘记要完美地离去。我的泪,再也忍不住,一滴又一滴地落到母亲的头发里。④母亲的病房,离我的办公室仅有几步之遥,可她从来没有主动要

5、求我去她的病房。每一次去,她还忙不迭地催我走。她说还有很多病人等着我,她嘱咐我一定要像对待自己的家人那样对待病人。其实,我很清楚,每一次离开母亲的病房,身后那双依依不舍的眼睛会一直随着我的身影,直到我拐过屋角。⑤一天,一个女孩急需眼角膜,恰巧医院里有一位救治无望的男孩,出于一个医生的责任,我劝那个男孩的家长捐献出孩子的眼角膜。男孩的父亲同意了,不想他的母亲却发疯般地找到我,说她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哪怕他不在这个世界了。最后,也许被我劝得急了,那位痛得发狂的母亲突然大声地说:“你觉悟高,怎么不让你的家人来捐献?”我一下子呆在那里

6、,无言以对。⑥母亲是何时出现在我的办公室门口的,我竟然一点都不知道。直到听到那声熟悉的呼唤,抬起头,看见母亲正泪流满面地立在那里:“孩子,你看妈妈的眼角膜能给那个孩子用么?”屋子里一下子静下来,几乎所有的目光都集中到了母亲身上。我几乎不敢相信,那话是从母亲嘴里说出来的。母亲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残缺,可她竟然情愿让自己残缺着离开这个世界。看大家都在惊愕地盯着自己,母亲的脸上忽然现出少见的一点血色。她挣扎着走到我面前,静静地盯着我看了足足有一分钟,然后,我听见母亲轻轻地说:“孩子,我想看着你:让我看着你!”⑦泪水狂涌而出,我第一次在自己的病

7、人面前失态。我知道,那是母亲临走之前努力为我做的最后一件事。⑧后来,那个男孩的母亲含着泪同意了把儿子的眼角膜捐献给那个女孩,因为她觉得儿子的眼角膜毕竟比我母亲的要年轻。更重要的一点,她说,她也想让儿子的眼睛,一直看着她。从我母亲的身上,她明白: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选自《意林》2007年第11期,有删改)1.根据文章内容填空。(共4分)时间:某一天地点:我的办公室门口人物:我的母亲、男孩的母亲和我起因:我劝男孩的母亲捐献儿子的眼角膜给患者,她不肯,还责难我经过:(2分)结果:(2分)2.结合上下文,说说你对第⑥段画线句子的

8、理解,注意加点的词。(2分)3.男孩的母亲为什么会从“决不允许谁动儿子一根毫毛”变为同意捐献儿子的眼角膜?写这一变化有什么作用?(4分)4.文章结尾说“爱,原来可以用这样的方式延续”,“这样的方式”指什么?(2分)5.我的母亲是怎样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