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题作文与口语交际指津

话题作文与口语交际指津

ID:11920511

大小:41.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4

话题作文与口语交际指津_第1页
话题作文与口语交际指津_第2页
话题作文与口语交际指津_第3页
话题作文与口语交际指津_第4页
话题作文与口语交际指津_第5页
资源描述:

《话题作文与口语交际指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话题作文”拟题技巧今年许多省、市中考仍以“话题作文”考查学生的写作能力,但从考场学生的作文来看,他们对“话题作文”的理解,特别是在拟题上仍存在偏差,结果造成了不必要的失分。我们知道,“话题”具有“宽泛性”的特点,它只限定了写作的范围,并不等于作文的题目。考生若以此为题作文往往范围过大,难以驾驭。只有从宽泛的“话题”中选择一个较小的角度拟题,才能写出具体感人的文章来。那怎样才能拟好“话题作文”的题目呢?一、巧用动词标题中恰当使用动词,能使文题产生动态美和力量美。如:重庆市今年以“生命”为话题的作文题,我们就可以采用这种方法拟为:《感悟生命》、《生命,我为你喝彩》。二、巧用修辞拟题时使用一定

2、的修辞手法,可使文题富有文采。如上面“生命”的话题,作文时就可拟如下题目:《生命是金》(比喻)、《生命真的重要吗?》(设问)、《生命与价值》(对比)。又比如“诚信”的话题,我们也可以巧用修辞拟如下题目:《诚以养德,信以修身》(仿拟)、《生命“诚”可贵》(双关)。三、妙用标点在拟题时适当使用标点符号,能给人耳目一新之感。如:《实现理想的阶梯——勤奋》、《昨天.今天.明天》、《“0”的启示》、《我+你+他=世界》等题目就是此种拟题方法的妙用。四、巧设悬念在文题中设置悬念,能吸引读者阅读兴趣,给人极强的感染力。通过巧设悬念来拟题的方法主要有:一反常规思维,设置悬念,如《感谢“失败”》;以奇怪的想

3、法设置悬念,如《“50”分,我感谢你》;故弄玄虚,设置悬念,如《解不了的“题”》。五、活用熟语将成语、俗语、谚语等熟语稍加改动活用为题,不仅能使文题文采飞扬,还能起到点题的作用。如:《近墨者未必黑》、《没有“异想”,哪来“天开”?》、《“孝”,何必“顺”》、《“班门”未必就不能“弄斧”》等拟题就活用成语,相当不错。六、运用想象想象能激发思维的火花,运用它可以拟出激发读者阅读欲望的文题来。如:《阿Q写给鲁迅的一封信》、《假如我是孙悟空》、《在月球上旅行》等拟题就极富想象色彩,引发了读者强烈的阅读欲望。七、合理套用把歌词、影视剧名、诗词、广告词等直接引用或稍加变化后用作标题,能使它更富情趣。我

4、们来看一些例子:《将“诚信”进行到底》套用的是小说流行语“将爱情进行到底”的语言形式;《都是考题惹的祸》套用的是流行歌曲《都是月亮惹的祸》的歌名;《沟通从“心”开始》则套用的是中国移动公司的广告语。这些拟题,都达到了极佳的表达效果。常言说得好:“好题一半文”。是的,我们只有拟好了题目,作文才有了成功的先决条件。希望同学们在平时“话题作文”拟题训练时能有意识地运用以上技巧。除此以外,还有一个方法就是经常浏览报刊杂志的标题,并把一些好的题目摘录下来用于自己的写作实践。如果你做到了这些,相信中考时一定能拟出一个富有文采且让阅卷老师耳目为之一新的题目来。例谈中考“口语交际题”“新课标”指出:学生应

5、“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在各种交际活动中,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发展合作精神”。正是基于这样的要求,近年各省市中考语文试题常常设计“口语交际题”,以考查学生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从2005年各省市中考出现的“口语交际题”来看,主要有如下几种类型:一、倾听他人问话后谈看法:请看安徽课改区2005年的一道口语交际题:例一、元旦晚会后,你感到收获很大。第二天上学路上,邻班一位同学问你:“学习这么紧张,花那么多时间搞活动,划得来吗?”请你用一两句话得体地回答他的提问,表明你的看法。点拨:此题在回答时要做到语言得体,切忌言语生硬,顶撞对方。另外,答话的内

6、容还要突出“参加晚会有收获”的意思。【答案:复习时间是会受到些影响,但我和很多同学都觉得这类活动的开展有意义,毕竟得到的比失去的多得多。】二、体会他人言外之意:请看龙岩市2005年的一道口语交际题:例二、中考前夕,张强接到文学社社长的通知,周末到冠豸山参加“国际悬崖跳水比赛”的采访活动。正想放松一下的张强把活动计划告诉了妈妈。妈妈对张强说:“我和你爸爸已经商量好了,等你中考一结束,我们就去海南旅游。”(1)“妈妈”的言外之意是:。(2)请以张强的口吻,用得体的语言说服妈妈。点拨:揣摩言外之意,不能从字面上去寻求答案,应将妈妈的话置于语言环境中去分析。不难看出,妈妈是在委婉地拒绝我的请求。【

7、答案:(1)你不要去参加“国际悬崖跳水比赛”的采访活动,应抓紧时间复习,迎接中考。】三、劝说别人参加某项活动或说服他人改变某种观点:这类题解答的关键是:你要用得体的语言文字表述劝说或说服的理由。否则,只会适得其反,达不到预期目的。我们还是以前面一道题为例加以分析。点拨:例二(2)小题就是一道说服他人改变观点的“口语交际题”。回答时,你要用语言文字将自己参加采访活动的理由充分陈述出来,以令妈妈改变态度,千万不要有过激的言语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