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文献综述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文献综述

ID:1192200

大小:45.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7-11-08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文献综述_第1页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文献综述_第2页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文献综述_第3页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文献综述_第4页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于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文献综述题目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1.前言简.奥斯汀是19世纪英国著名的现实主义小说家,被誉为“英国女性莎士比亚”。奥斯汀常年生活在英国的乡村,乡村生活是她小说的主要题材。她的小说主要是关于“乡村里三四户人家”青年们的婚恋故事;往往通过一对对绅士淑女在通往婚姻之路上的曲折恋爱,勾画出一幅幅英国乡村婚恋时态图,从一个重要的侧面反映了19实际初英国的社会生活。奥斯汀所处的时代,男性是家庭和社会的中心,妇女的地位十分低下,妇女的责任是把没一个小时和每一天都贡献给丈夫、双亲,否则就是颠倒了自然秩序,违背了天意。女性难有自立的机会,只能把结婚当作最重

2、要的归宿,选择什么样的婚姻,对当时的女性非常重要。这是婚姻问题成为奥斯汀最关注、最熟悉并成为她终身创作主题的重要原因。奥斯汀的每一部小说都机智风趣,被评论家称之为社会风俗喜剧。她以女性特有的敏锐和细腻描绘她的小天地。她的小说虽不涉及可怕的灾祸和重大的矛盾,只有日常生活中的风波和人物之间的喜剧性冲突,格调轻松诙谐,但这一部部描写世态人情的喜剧作品犹如生活中的一面面镜子,世人可以从中感到生活的意义,这就是她小说经久不衰的原因。《傲慢与偏见》是一部甜美、温婉的作品。故事以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英国乡村为背景,以男女主人公的感情经历为线索,描写了几对年轻男女的感情和婚姻问

3、题,包括简和宾利融洽的幸福婚姻、伊丽莎白和达西相互爱慕的完美婚姻、夏洛特和柯林斯依附式的现实婚姻、丽迪亚和韦翰情欲式婚姻,反映出当时英国的风土人情、社会关系、阶级观念、婚姻家庭等一系列的问题。2.研究背景及理论和实践意义奥斯汀的作品以18世纪末和19世纪初的应该乡村社会为背景,以她自身的经历为蓝本,尤其关注来乡下三五家邻居之间的家庭琐事和年轻男女的婚恋故事。处在男权社会的英国,女性地位低下,她们享受着和男性不平等的待遇;限定继承法规定家族财产只能由家族中的男性继承,因此女性将婚姻作为她们一生最重要的归宿。19世纪初的英国已经是资本主义社会,工业革命正在火热进行,加上

4、圈地运动,先前稳定的乡村社会结构正在逐步解体,城市化加速,提供了更多的工作机会,女性意识开始觉醒,女性的婚姻观念逐步变化,她们希望和男性一样平等地追求婚姻幸福。小说通过讲述四对年轻男女的婚姻故事,分别体现了女性面对婚姻的不同心理需求第一,莉迪雅和韦翰基于生理需求的婚姻;第二,夏洛特和柯林斯基于安全和尊重需求的婚姻;第三,吉英和宾利基于爱情、归属感和尊重婚姻;第四,伊丽莎白和达西基于爱情、归属感和尊重需求的婚姻。研究意义首先,《傲慢与偏见》通过描写了四种不同基础的婚姻,告诫世人婚姻要以爱情和尊重为基础,同时财富是婚姻至关重要的保证。这种健康的婚姻观有利于引导人们在婚姻

5、面前做出理性的抉择。其次,这部小说有利于我们了解十九世纪初英国的生活状态和人们的思想观念,以及婚姻在世俗眼光中的影响因素最后,通过分析作品中婚姻的心理需求,有助于现代的年轻人从更全面的角度分析婚姻的基础。3.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及动态国内研究状况徐永鑫(2013)认为《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的爱情观折射了当时奥斯汀对于爱情和婚姻的态度:单纯地为地位、金钱、荣誉或者容貌而选择婚姻是不道德的,但以爱情为基础的婚姻也必须兼顾考虑经济因素,爱情与财富缺一不可。陈艳(2013)认为奥斯汀描述了女性在婚姻选择方面的成熟之处和误区,从小说中,处处都能看到作者在强调爱情在婚姻中的重要

6、性,为了财产、金钱和地位而结婚是错误的,而不考虑上述因素也是愚蠢的。女性意识也是奥斯汀体现的另一要素:女性必须行动和自省才有希望,尊严与爱情在婚姻中缺一不可。同时,奥斯汀在文中也以其细腻的女性情感关怀中产阶级妇女的感情和婚姻问题,正如其本人所言:“写乡野的几户人家”,“在意小块两寸宽的象牙上……用一只画笔轻描慢绘”,揭示人性的弱点,强调了女性意识的觉醒对婚姻观的影响。周迎春(2011)认为奥斯汀虽然已经有了作为女性的自我意识,但是,她并没有找到谋求女性自由和平等的出路,而只是一心要寻找一些非同“常人”的男性来“自我觉醒”去“给予”女性自由。而她的婚姻观更是对婚姻的误

7、解,无论在什么时代都是难以行得通的。所以女性如果要寻求平等,只能通过自我独立,主要是经济独立,只有这样才有资格谈平等。黄睿和贾鹏(2009)在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基础上分析傲慢与偏见中典型的三类婚姻,认为莉迪亚和韦翰的婚姻是建立在生理需求的基础上,夏洛特和柯林斯先生是建立在安全需求基础上的婚姻,而伊丽莎白和达西的婚姻才是自我实现的。国外研究状况Lina(2005)通过对比分析《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与《B.J单身日记》中的布里奇特的生活、个性和婚恋观念,以及她们如何受到世人和母亲的影响,认为世俗的眼光尤其是母亲对女儿婚姻选择有重要的影响。Halperin(19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