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分析

初一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分析

ID:11933428

大小:45.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5

初一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分析_第1页
初一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分析_第2页
初一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分析_第3页
初一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分析_第4页
初一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初一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同类项》的课后反思今天花了两个课时的时间上完了《合并同类项》,结合我向学生了解的情况以及自己上课时候的感受,对本节课我有以下一些教学感悟:一、教师的教学基本功方面:1、整节课的教学语言相对准确(还存在普通话发音不准的笔病、带有方言);就教学各个环节的语言过渡相对自然、流畅;对我自身非常不满的是没有时间去小结,从而匆匆结束课堂教学。2、整节课上我自身的教态表现相对自然,语调比较平和,缺乏激情。这是以后我必须得改正的地方。3、教学设计方面:①、对教材的理解较透彻;②、对教材的处理、内容的取舍做得较好,如

2、课本例4的处理:一用为创设情景,二用为解决本节课的重点,三用为学生寻找合适的方法作对比。③、法则的推导――由一道小学内容过渡,并在此基础上层层深入,引导学生去观察、对比,从而顺理成章地导出合并同类项的法则以及相关的注意事项;④、例题的学习和解题格式与步骤的强调到位,这是初中数学必须要求的。⑤、练习的设计突出分层、容量较大,同时,在练习的处理上强调学生练习的速度与准确度;但A组与B组的跨度过于大了一点,导致学生在练习B组题时速度上不去,准确度不高。⑥、在小结部分引出实际问题,能注重向学生渗透用数学的意识

3、。二、教学过程双主体的体现方面:1、老师的导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①、创设问题情景,重在提出问题,激发学生的求知欲;②、合并同类项法则的推导(这一环节老师的主导作用有较好地体现);③、举例说明格式以及合并同类项的步骤(这一环节老师的主导作用过了点头,有包办现象出现)。2、学生的主体方面:①、在法则的推导和解题步骤格式的强调方面学生的主休地位没有充分体现、学生的积极性没有充分地调动起来;②、学生在练习方面参与较积极,尤其是比较基础的题,学生的速度与准确度都上来了。并且让学生学会总结,于是我设置了一个非常简

4、单的问题:5x+3x等于多少?学生齐声答出8x。我又问,怎么做的?学生答:5x+3x=(5+3)x=8x(根据乘法分配律),学生又接连做了几组这样的题后,我再让学生总结法则。 3、师生互对方面形式比较单一,在今后的教学中要多加强师生、生生间的信息传递与交流。三、课堂时间把握方面:应该说本节课从内容的安排上,各个环节的把握相对准确,导致没有小结的时间主要原因还是B组题与A组题的跨度太大,同时叫四位学生上黑板板书,学生的速度相对慢。归根到底还是老师在教学的设计上欠佳和教学过程进行中的调控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

5、。四、教学效果与反馈方面:1、本节课在课前基础训练、小组接力赛、练习A组题这几方面学生的速度与准确度都表现得不错,但反馈的形式较单一,同时订正中出现都是包办代替。2、练习B组题学生的效果和速度都没有出来。2012年七年级上学期数学期中考试分析与反思这次数学期中考试总分120分,分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化简求值题,阅读理解题和应用题。其中选择题有10个,每个3分,共30分。填空题10个,每个也是3分,一共30分。解答题4个,每个4分,共16分。其他的每题8分。这次我们七(三)班的数学,在三个班中考的还

6、算不错。及格的有23人,占全班比例的约44%,高分人数为5人,即96分以上的。全校最高分115分被我们班的男同学陈焱摘得。很可惜就是我们班没有高分,其他2个班的及格人数为21,22;高分人数为4,2。我为我们班的同学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感到骄傲。但同时我更多的是担忧。就拿这次的选择题来说,前5题考的是第一章的有理数的运算里面的知识,很多同学这几个题都做的不错。但下面的整式的知识,却不尽人意。很多同学都在试卷发下来之后才醒悟自己错在哪里,很多同学都把原因归结为自己的粗心马虎,但我分析的是:很多同学的还是知识

7、掌握的不是很牢固,还有的同学还是对知识理解的不够彻底。就拿第12题来说;平方等于本身的数有()。很多同学都填的0,1和-1。我觉得这还是对平方的概念了解的不够彻底。计算题还是同学们的一大难题。很多同学太粗心马虎了,明明有符号的,结果看掉了,或者到最后不见了。有的很简单的数字加减都算错了。最后的应用题,几乎没有人做的全对。问问他们,很多同学都说,题目读不懂。或者有的同学对起步价的概念根本没记住.....综合上面同学们的一些错误,我对我的学生提出以下几点,来帮助大家改正这些毛病;1、做好课前预习,掌握听课

8、主动权。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2、专心听讲,做好课堂笔记。听课要提前进入状态。课前准备的好坏,直接影响听课的效果。3、及时复习,把知识转化为技能。复习是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复习要有计划,既要及时复习当天功课,又要及时进行阶段复习。4、认真完成作业,形成技能技巧,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教育权威杨乐院士在回答中学生如何学好数学的问题时,就是很简短的三句话:一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多实践,二是在理解的基础上多积累,三是循序渐进。这里所说的实践,就是做题,就是完成作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