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经济与环境资源学院-湖北经济学院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经济与环境资源学院-湖北经济学院

ID:11942227

大小:86.50 KB

页数:12页

时间:2018-07-15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经济与环境资源学院-湖北经济学院_第1页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经济与环境资源学院-湖北经济学院_第2页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经济与环境资源学院-湖北经济学院_第3页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经济与环境资源学院-湖北经济学院_第4页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经济与环境资源学院-湖北经济学院_第5页
资源描述:

《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经济与环境资源学院-湖北经济学院》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湖北经济学院经济学系《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称:中级微观经济学课程代码:ZJ1007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程学分:3学时:54(理论学时:54;实验实践学时:0)面向对象:金融学(国际金融试验班、拔尖创新班)先修课程:经济学原理、高等数学二、课程教学目的与要求微观经济学是学习和掌握现代主流经济学的基础课程,是迈进经济学殿堂的重要阶梯。现代经济学已经发展出一整套可经证伪的理论体系,与其他社会科学相比,它更趋近于自然科学,因而是一门更为“科学”的社会科学。本课程旨在讲述两百年来经济学关于资源配置的解释性逻

2、辑框架,演绎新古典经济学的理论架构,培养学生经济学的思维方式,使得他们能够像经济学家那样去思考现实中的各类经济问题。学生通过学习,一方面需要把握微观经济理论的框架体系,弄清微观经济理论的基本内容,掌握其分析方法,了解其最新发展;另一方面,也是极为重要的,需要学会如何用所学到的理论分析工具,解释和分析现实中的经济问题。要求学生课前预习,课堂笔记、课后练习。三、课程考核要求1.考试目的与要求:考察学生对微观经济学基本概念、基本原理的掌握程度、对课程知识理论体系的了解情况;重点考核学生运用基本经济理论来分析与解决经济中实际问题的综合

3、能力;采取多元化的考核形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习过程与学校效果。2.考核形式:包括两部分,一部分是过程考核,包括考勤、作业、课堂表现等;另一部分是期末卷面考试,采取闭卷形式。3.成绩评定:采取百分制进行核算,其中过程考核占30%,期末卷面考试占70%。四、课程教学基本内容、学时分配和教学环节安排《中级微观经济学》学时分配内容理论学时实验(实践)学时第一讲导论与预算约束3第二讲偏好与效用3第三讲选择与需求3第四讲显示偏好与斯勒茨基方程3第五讲需求分析与跨期选择问题/不确定性与资产市场3第六讲消费者剩余、市场需求与均衡3湖北经济学院

4、第七讲生产技术3第八讲生产成本3第九讲利润的最大化和竞争性供给3第十讲市场势力:垄断和买方垄断3第十一讲垄断行为3第十二讲寡头垄断3第十三讲博弈论与寡头垄断分析3第十四讲交换经济与福利经济学定理3第十五讲生产经济与福利经济学定理3第十六讲外部效应3第十七讲公共物品3第十八讲信息与激励3合计54二、教学内容第一讲导论与预算约束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教材的结构及学习内容;具备建立市场模型进行分析的能力;掌握预算约束相关理论。教学重点:经济假设与模型、预算约束及其性质教学难点:税收、补贴和配给对预算线的影响第一节导论1、教材及学习说明

5、;2、微观经济学研究对象及方法。第二节市场1、建立模型;2、最优化原理和均衡原理;3、需求曲线和供给曲线;4、均衡价格和数量;5、帕累托效率。第三节预算约束1、预算集与预算线;2、税收、补贴和配给对预算约束的影响。第二讲偏好与效用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偏好的意义;了解效用及效用函数的相关概念;能够用偏好及效用的相关理论解释消费者行为。教学重点:偏好假设、无差异曲线、边际替代率、效用函数、效用函数与边际替代率教学难点:边际效用替代率湖北经济学院第一节偏好1、消费者偏好;2、关于偏好的几种假设;3、无差异曲线;4、偏好的实例;5、良

6、态偏好;6、边际替代率;7、边际替代率的其它解释;8、边际替代率的性状。第二节效用1、基数效用;2、构造效用函数;3、效用函数的几个例子;4、边际效用;5、边际替代率;4、通勤车票的效用。第三讲选择与需求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消费者是如何选择的,掌握消费者进行选择的相关理论;认识不同的商品,掌握反需求函数的相关内容。教学重点:最优选择与消费者需求、商品分类、反需求曲线教学难点:不同商品的种类、反需求函数第一节选择1、最优选择;2、消费者需求;3、若干例子;4、估计效用函数;5、边际替代率条件的意义。第二节需求1、正常商品与低档商

7、品;2、收入提供曲线和恩格尔曲线;3、几个实力;4、普通商品与吉芬商品;5价格提供曲线和需求曲线;7、替代和互补;8、反需求函数。第四讲显示偏好与斯勒茨基方程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消费者模型的研究方法,了解收入效应、替代效应实现的理论;掌握从消费者偏好到需求的转变过程。教学重点:显示偏好的概念与应用、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教学难点:不同商品的种类、反需求函数第一节显示偏好(本节可根据需要不讲和略讲)1、显示偏好的概念;2、从显示偏好到偏好;3、恢复偏好;4、显示偏好弱公理;5、检验显示偏好弱公理;6、显示偏好强公理;7、

8、如何检验显示偏好强公理;8、指数;9、价格指数。第二节斯勒茨基方程湖北经济学院1、替代效应;2、收入效应;3、替代效应的符号;4、需求的总变动;5、变动率;6、需求法则;7、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的例子;8、另一种替代效应;9、补偿需求曲线。第三节购买和销售1、净需求和总需求;2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