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

ID:12000750

大小:22.59 KB

页数:11页

时间:2018-07-15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_第1页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_第2页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_第3页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_第4页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我国矿区土地复垦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矿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为国家经济建设提供了能源和原材料。然而,由于大规模的矿山开采导致了矿山废弃物数量的剧增。严重扰动了区域土壤、水、植物、生态环境,矿山土地复垦和生态重建已刻不容缓。1 国内外土地复垦的研究进展在国外,早在19世纪末就开始了土地复垦的研究和实践,美国、荷兰、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的土地复垦均取得显著成绩。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以来,矿区土地复垦的理论研究处于高潮时期。在生产实践中不但进一步完善了施工技术,还促进了对土壤改造、政策法规、现场管理等方面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积累了成功的经验,形成了庞大的技术产业。近年来,在矿山开采

2、对土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机制与生态环境恢复的研究;遥感与GIS在土地复垦中的应用;无覆土的生物复垦及抗侵蚀复垦工艺;矿山复垦与矿区水资源及其它环境因子的综合研究;清洁采矿工艺与矿山生产的生态保护等方面均取得了很大的成果。我国矿区废弃地生态恢复工作起步于20世纪70年代末,在80年代由于当时的政策和技术方面的原因,废弃地生态恢复工作总体上还是处于零星、分散、小规模、低水平的状态。1988年《土地复垦规定》的出台,使该项工作步入了法制轨道。我国土地复垦经历了从自发性零星复垦到自觉性有计划复垦、从单一型复垦到多形式复垦、从无组织到有组织、从无法可依到有法可依的巨大变化。但在

3、矿种之间和区域之间均存在较大差异,煤矿、铅锌矿、铁矿的恢复率较高;小型矿山对土地的破坏十分严重,生态恢复几乎为零。从复垦的效果来看,煤矿较好,非金属矿次之,而金属矿山最差。近年来,我国也结合多个专业针对我国的矿山情况进行土地复垦技术工艺、政策与战略研究。对于废弃地的复垦技术不仅逐渐向生态恢复转变,还对修复后的土壤肥力以及各项指标进行了研究,使我国的废弃地复垦工作逐渐迈上了系统化、整体化和高效化相结合的生态发展阶段。总体上看,由于我国土地复垦起步晚,土地复垦8常被认为是一种纯工程性的问题,参与研究的专家不多,再加上中国传统的“重术轻学”的思想,因而复垦理论远远落后于

4、实践,与国际水平相比有较大差距。2 矿山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的涵义土地复垦就是恢复因采矿等破坏或影响的土地的生产力和经济利用价值,将其改造成为符合经济、社会、生态效益要求,并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发展的活动。土地复垦是以恢复生态系统功能的土地利用为定义,同时又是一个具有物理学及生态学全过程的宽泛概念。矿区生态重建是指对采矿引发的结构缺损、功能失调的极度退化的生态系统,借助人工支持和诱导,对其组成、结构和功能进行超前性的计划、规划、安排和调控,同时对逐渐逼近最终目标这一逆向演替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进行跟踪评估并匹配相应的技术经济措施,最终重建一个符合代际需求和价值取

5、向的可持续的生态系统。生态重建的生态学原理,最重要的是生态演替原理,即生态系统由一种类型转变为另一种类型的有顺序的变化过程。同时矿山在生态重建过程中,还必须注意生物之间相互制约原理,结构稳定和功能协调原理,实现新生态系统物质和能量的可持续循环利用。土地复垦强调的是矿山土地可利用能力的恢复,生态重建则在土地可利用能力恢复的基础上,强调建立一个和环境协调的、具有稳定生物群落的人工生态系统。土地复垦是生态重建的前期工程,而生态重建是土地复垦的最终目标,土地复垦应是生态重建中的核心部分。3 影响因素由于矿山自身条件各异,矿山复垦需要考虑的因素也很多,主要有:①矿区地表特征

6、:地形、地貌、水系、植被等;②环境因素:气候、气象和城镇、居民区分布,矿山开采前该地区环境状况及矿山开采后可能造成的污染等;③矿区地表地层的理化性质:厚度、有机质含量、pH值、盐渍度、土壤水分、渗透性、微量元素、抑制植物生产的有毒化学物质等;④矿床开采方法、废石及尾矿的充堆方法及复垦的可能性,采矿及复垦设备的通用性,复垦区再种植及综合利用的可能性,复垦周期与经济效益等。由于各矿床的赋存条件不同,故所采用的复垦工艺技术也不尽相同,应根据矿体的赋存情况和开采方法,统一计划,边开采边复垦,在复垦时充分利用采矿设备,既发挥现有设备效率,又降低复垦成本,缩短复垦周期。4 矿

7、山土地复垦及生态重建的主要技术4.1 传统复垦技术目前矿区土地复垦根据其用途可分为农业复垦、林牧复垦、渔业复垦、自然保护复垦、水资源复垦、旅游休闲胜地复垦和工业复垦等多种复垦途径和措施。其中农业复垦和林业复垦是最普遍的。我国人均耕地少,随着人口的增加,人均耕地呈下降趋势。新的土地管理法加大了耕地的保护力度,并规定复垦土地应优先用于农业。而林牧复垦是作为被破坏土地开发最可靠、最经济的土地复垦方式,其对生态环境的恢复有相当重要的作用[2]。复垦的技术措施主要有物理、化学工程和植被恢复。比较而言,植被恢复具有较好的生态、环境效益和社会效益,同时也是最基本和最经济的。但矿

8、山废弃地常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