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is作战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实现

dis作战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实现

ID:1201323

大小:39.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7-11-08

dis作战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实现_第1页
dis作战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实现_第2页
dis作战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实现_第3页
dis作战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实现_第4页
资源描述:

《dis作战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实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DIS作战指挥辅助决策系统的实现论文关键词:DIS作战指挥辅助决策  论文摘要:文章首先提出了DIS作战指挥系统中辅助决策子系统的方案,然后给出系统的设计思想、软硬件方案,并讨论了关键技术。  1、前言  作战指挥决策是作战行动的基础,正确的行动来源于正确的决策。军事指挥决策的任务是定下决心和制定实现决心的行动计划。其目的是提高军队指挥效能,最大限度发挥部队的战斗力。DIS作战指挥系统作为DIS作战指挥手段的技术实现,是在现代作战理论指导下,综合运用现代电子信息技术和设备,与作战指挥人员紧密结合,对部队和武器实施指挥与控制的人机交互系统。  作为DIS作战指挥系统建设的一个重

2、要方面,辅助决策为指挥员提供了拟制、评估、优先作战方案和保障方案,系统模拟、军事重演、军事专家系统等辅助决策的功能。  辅助决策系统以人工智能、军事运筹学和信息处理技术作为工具,以数据库、专家系统和数学模型为基础,通过计算、推理和仿真等辅助手段来实现上述功能,以辅助指挥人员制定作战方案,组织实施作战指挥,并在平时借此完成作战模拟和进行部队训练。  2、设计思想  为了适应部队指挥作战的需要,DIS作战指挥辅助决策系统应具有互操作性、资源共享、信息集成处理、分布式计算处理、安全保密及系统管理等多方面能力。系统设计的主要指导思想如下:  (1)实时性  辅助决策必须具有较高的实时

3、性,表现为指挥员的指挥机关提供实时战场态势、敌我态势,实时、准确地计算出决策依据要素和备选决策方案,以提高指挥员在作战指挥中的快速反应能力。辅助决策的实时性要求使得在软件设计上有时无法采用运算量大的优化模型,或只能寻求简化模型,以满足必须的实时性。  (2)科学性  必须采用合理的辅助决策模型,才能保证态势要素、威胁要素、决策要素的分析估计结果的科学性,成为指挥员决策的依据。辅助决策模型大约分为情报分析、资源分配和作战三类模型。  (3)可扩充性  随着作战样式和方式的不断变化,辅助决策采用的手段和方法也应相应地变化,满足作战决策和指挥的需要。由于作战和技术体制的变化,辅助决

4、策的范围也会不断变化,要求具有适应辅助决策范围变化的能力。所以,一个完整的辅助决策系统具有可扩充性。可扩充性包括两方面的内容:方案库的扩充和模型的扩充。方案库的扩充,提供作战方法的扩充手段,模型的扩充适应辅助决策范围变化和完善辅助决策体制,满足作战需要。  (4)人机交互性  电脑不能代替人脑,辅助决策不能取代人工决策,决策活动本身是由人来完成的。在许多场合只是需要借助电脑中的某些知识,而最终用人的智慧进行决策,所以,所有的辅助决策系统都应具有良好的人机交互能力,协调人脑和电脑的工作,完成人脑和电脑的沟通。  3、主要功能  系统能根据作战任务、空情、装备部署及作战能力等情况

5、,根据作战指挥原则、条令条例等规则对作战预案进行分析与仿真,选择最优方案供指挥员决策。辅助决策系统提供以下几大功能模块:4  (1)情报决策(情况判断)  其基本任务是适时收集战场情报,优化配置情报力量,对采集的信息进行分析综合,判断敌方的战略或战术意图,预测敌方的行动方案及作战步骤、目标划分和威胁估计,为指挥员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如进行威胁估计、敌本文来自论文资源库http://lunwen.5151doc.com,转载请保留此标记。情综合、战态评估、作战过程复现和战后综合评价等。情报决策包括:  战略预测:主要是预测敌方战略意图、主要战役方向、总攻击时间和战略预备队配置情

6、况等;战术预测:综合雷达、无线电技术侦察、监视卫星和技术文件等情报源信息,预测敌方空中机群和地面集群的行动企图、攻击目标、攻击手段等;武器攻击预测:预测目标的性质(如飞机、导弹、舰船等)、攻击地点、攻击手段(如空降、常规轰炸、核攻击等)、攻击任务和目标(如侦察、轰炸、偷袭、护航等)。  (2)组织决策  其任务是根据预定目标和作战任务,对现有人员、武器、装备进行科学编组,使之发挥最大作用,如确定编制体制,人员配备,战斗编成,兵力剖分,阵地布防和优化配置情报、通信、筑城、航空等各种战斗实体和保障实体。  (3)战斗决策(定下决心)  其基本任务是根据上级意图,敌情及我情,考察地

7、形、气象等环境因素的影响,确定自己的行动目标,制定战备等级,明确主要作战方向,部署兵力兵器,确定作战模式,规定部队任务,组织协同保障等。  4、技术方案  4.1系统组成  该系统采用三层客户(服务器服务模式,如图1。通过分开客户端、数据服务器和应用服务器,把各应用子系统之间的共享数据集中到数据服务器上,来实现数据的集中管理,以保证共享数据的可靠性、一致性和安全性。各个应用子系统则在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上加以实现,实行分布管理。各应用服务器一方面是数据服务器的客户机,另一方面又是该应用的诸客户机的服务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