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知识点-绪论

自然灾害知识点-绪论

ID:12014909

大小:2.52 M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5

自然灾害知识点-绪论_第1页
自然灾害知识点-绪论_第2页
自然灾害知识点-绪论_第3页
自然灾害知识点-绪论_第4页
自然灾害知识点-绪论_第5页
资源描述:

《自然灾害知识点-绪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自然灾害概论》知识点汇编《自然灾害概论》前言1、为什么要学习自然灾害概论?(掌握)①上世纪85年代以来全球自然灾害愈演愈烈,灾害损失越来越大,人员伤亡巨大②是国家现代化建设发展的必然要求③是防灾科技学院对每一位入校新生的要求,校训“崇德博智,扶危定倾”④是提高个人综合素质,特别是防灾和环保素质的必然要求2.自然灾害学概论课程知识体系(了解)1地球系统和自然灾害1.1地球系统1相比于其他星球,地球具有哪些特点使得她适合人类居住?(熟悉)(1)地球有土壤、大气中有氮和氧气、平均温度15°、与太阳距离适中、有大量的水——地球的天文环

2、境条件适合生命存在(2)地球拥有其他行星所没有的独特圈层结构,这些圈层的相对运动和变化,构成了我们人类生存的环境和物质基础,推动人类社会的发展。大气圈——氧气占1/5;水圈——存在液、气、固三态;生物圈——独一无二;岩石圈——板块运动2、地球圈层结构系统及特点(1)地球圈层结构系统(了解)(2)地球圈层结构的显著特点:(了解)在高空和地球内部,基本上下平行分布;在地球表面附近,各圈层互相渗透、重叠、影响。3、地球系统由哪些圈层构成,他们对地球有什么重要作用?(熟悉)(1)分别由大气圈、水圈、岩石圈和生物圈构成(2)大气圈的作用:

3、温室效应;阻挡紫外线;大气循环水圈的作用:生命之源;水循环岩石圈的作用:承载物;物质交换能量循环的场所生物圈的作用:适应自然,改变自然,影响自然。(3)各圈层(各子系统)之间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依存、又相互协调与发展,构成了我们这个蔚蓝色星球蓬勃的生机及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摇篮。4、水循环意义(熟悉):a.可以不断更新水体,断塑造地表;b.调节地球各圈层的能量,避免出现极端气候和天气。由于海陆之间、地表与地下之间,高纬与低纬之间水循环的存在,使得水分布的微小变化,都可以产生巨大的自然灾害,地球是一个整体,牵一发而动全身。因此在讨

4、论自然灾害时,一定要有地球的整体观。5.软流层与岩石圈(熟悉)a.上地幔顶部存在着软流层,推测是由于放射元素大量集中,蜕变放热,将岩石熔融后形成,可能是岩浆的发源地。b.软流层以上的地幔部分和地壳共同组成了岩石圈。6为什么说人类是影响地球的重要力量?(掌握)作业(1)生物圈中最重要的是人类活动。(2)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人类活动的空间和规模在迅速增大,今天的人类活动已成为地球上最为活跃的因素。(3)人对岩石圈表层环境的影响与改造日益剧增,成为与自然地质作用并驾齐驱的营力,某些方面甚至已超过自然地质作用的速度和强度。(4)

5、人在当今全球变化中起着巨大的作用,成为影响地球的重要力量。7举例说明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间是如何相互作用(熟悉)地壳运动——地表起伏——气候变化——影响生态系统1.2活动的地球1、大气和洋流产生运动的根本原因是什么?(了解)讨论(1)地球表面过程最重要的能量来源是太阳。太阳每天向地球的大气层辐射太阳能,在赤道辐射的能量多,因此,赤道大气层的温度也高。整个大气层的平均温度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减少,温度的差别,再加上地球的自转,产生了大气层运动,可能形成台风、风暴潮等灾害,这决定了天气和气候。(2)同样的原因,赤道和地球极区受到

6、太阳辐射的不同,产生了热的不平衡,在海洋中产生了洋流。这种大气运动和洋流,就象一部巨大的热机,把热由地球上的这一部分传到地球的另一部分。2、人们对地球内部的认识主要来自于什么?(了解)(1)主要来自地震波和高温高压下岩石的物理化学实验。(2)地震波是唯一能穿透地球内部的波动,迄今为止,关于地球内部结构、组成和演化的知识主要来自天然地震波。3目前对地球内部比较公认的研究结果是什么?(了解)地球像一部热机。其内部的许多放射性元素不断产生大量的热量,使得地球的中心的温度达4500℃之高。4.地球内部大量的热量通过哪些方式扩散至地表?(

7、熟悉)通过热传导和热对流过程传至地面。5.什么是板块运动?(掌握)a.地球的岩石圈不是整体一块,而是被一些构造带,分割成许多构造单元,这些构造单元叫做板块。b.全球的岩石圈分为六大板块。c.这些板块漂浮在“软流层”之上,处于不断运动之中。d.地球表面的基本面貌,是由板块相对移动而发生的彼此碰撞和张裂而形成的。6.地球表面岩石圈的运动—板块构造学说的建立作业(1)海底扩张学说(了解)上世纪五十年代以来,随着海底科学的发展,人们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测定海底岩石年龄。发现海底岩石的年龄很轻,一般不超过2亿年,相当于中生代侏罗纪(大陆最老岩

8、石年龄在30亿年以上),而且离海岭(又叫大洋中脊)愈近,岩石年龄愈轻;离海岭愈远,岩石年龄愈老,而且在海岭两侧呈对称分布。1962年,美国赫斯教授发表著名的论文《大洋盆地的历史》。提出“海底扩张学说”,对大陆漂移说做了进一步发展。海底扩张学说触发了地球科学的一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