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31例临床研究

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31例临床研究

ID:12021366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5

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31例临床研究_第1页
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31例临床研究_第2页
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31例临床研究_第3页
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31例临床研究_第4页
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31例临床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31例临床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症并颅内出血31例临床研究【关键词】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症;颅内出血婴儿获得性维生素K缺乏症易并发多系统的出血,最常见的为早期发生颅内出血,发病后病情严重,病死率高,常遗留严重的后遗症、故如何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力争做到早期诊断,早期合理治疗,以提高治愈率,减少后遗症,已成为儿科临床的重要课题。我院1995~2006年共收治婴儿维生素K缺乏症49例,并发颅内出血31例,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本组共31例,男22例,女9例,男∶女为2.4∶1,发病年龄仅1例为14天,其余30例均在1~3个月间,全

2、部为足月正常分娩婴儿,母乳喂养,全部患儿均无外伤史,无出血性疾病家族史。1.2临床表现31例中,面色苍白28例(90.3%),哭闹、烦躁24例(77.4%),针刺部位出血不止31例(100%),瞳孔不等大7例(22.6%),对光反应迟钝18例(58.1%),前囟饱满紧张30例(96.8%),昏迷13例(41.9%),发热16例(51.6%),呕吐30例(95.8%),抽搐25例(80.6%),腹泻10例(32.3%),呼吸不良7例(22.6%),便血8例(25.8%),�5皮下出血、瘀斑7例(22.6%),尖叫23例(74.2%)。

3、1.3实验室检查1.3.1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下降,其中100~120g/L7例(22.6%),80~100g/L4例(12.9%),60~80g/L11例(35.5%),<60g/L9例(29.0%)。1.3.2凝血时间>10min8例(25.8%),5~10min18例(58.1%),<5min5例(16.1%)。1.3.3凝血酶原时间凝血酶原时间延长30例,仅1例正常,追问病史在外院已肌内注射VitK�1。1.3.4肝功能入院时28例查肝功能,27例异常,恢复期复查正常。1.4彩色多普勒超声检查1例行头颅彩超检查表现为脑室重度

4、扩张,室管膜下出血,颅内高压。1.5头颅CT检查30例行头颅CT检查,其中表现为脑实质出血10例(32.3%),蛛网膜下腔出血18例(58.1%),硬脑膜下出血12例(38.7%),脑室增大6例(19.4%),脑梗死3例(9.7%),脑萎缩2例(6.5%)。1.6治疗本组31例均采用VitK�1治疗,剂量为5~10mg/d,同时配用新鲜血浆或输入新鲜血,甘露醇脱水及对症处理。1.7预后5本组31例中,治愈18例(58.1%),好转6例(19.4%),死亡17例(22.6%)。随访5例,其中2例为单个肢体瘫痪,1例继发性癫痫,余2例因

5、复诊时间短,未见明显智力障碍及运动障碍。2讨论VitK缺乏症亦称获得性凝血酶原减低症,是由于VitK的摄入不足或吸收障碍,或是由于肝功能障碍,不能利用VitK合成凝血酶原所致。本文总结的31例均符合松板哲应提出的诊断标准:①母乳喂养;②出生后2周~3个月突然发病;③急性或亚急性颅内出血;④呕吐、便血、皮下出血、肌内注射部位出血不止;⑤予以VitK�1及新鲜血浆后不能查明颅内出血的原因。VitK依赖因子缺乏症多见于单纯母乳喂养儿,这是因为母乳中VitK含量极少(<15μg/L),加之母乳喂养的婴儿肠道内主要细菌为乳酸杆菌,该菌不能制造

6、维生素K,故内源性VitK也不足。另外新生儿肝功能及肝酶系统不成熟,凝血因子合成能力降低。VitK缺乏时,VitK依赖因子Ⅱ、Ⅶ、Ⅸ、Ⅹ活性降低,因为这些凝血因子的合成需维VitK的参与,在有感染,特别是消化系统感染时就会诱发出血。该病颅内出血发病率高,本院收治病例颅内出血发生率达63.2%,与文献报道相符[1]。该病为何颅内出血发病率高,有人推测,可能与该年龄期脑发育迅速,其血管及周围组织改变过快有关[2]。也有报道Vit5K缺乏症同时伴低钙血症的发生,这也可能是颅内出血的原因[3]。本组抽搐发病率80.9%,抽搐可能是颅内高压的

7、表现,也可能是颅内出血的诱因及加重因素,故应及时应用止惊剂,制止抽搐。该病VitK治疗有特效。有报道VitK肌内注射后2hVitK依赖因子活性即可升高,5~8h可增至正常人的75%~100%,24h出血可完全纠正。而输新鲜血液0.5~1h可控制出血,进一步说明输血能在VitK尚未起作用前作为替代治疗[2]。从本组病例看,VitK缺乏并颅内出血婴儿死亡率高,后遗症严重,且均发生在母乳喂养儿,故在强调母乳喂养的同时如何预防本病尤为重要。为此建议对全部活产婴儿出生后给予VitK�15mg肌内注射预防。近年来有文献报道口服VitK制剂不能完

8、全预防本病的发生[4]。若1~3个月的母乳喂养儿,尤其是有感染性疾病的小婴儿采血及肌内注射部位渗血不止时,VitK迅速止血者应考虑本病;当有嗜睡、呕吐、面色苍白、前囟饱满、抽搐或定位体征时,可诊断合并颅内出血。应立即做头颅CT确定出血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