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出台的关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

国家出台的关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

ID:12028343

大小:43.00 KB

页数:26页

时间:2018-07-15

国家出台的关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_第1页
国家出台的关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_第2页
国家出台的关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_第3页
国家出台的关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_第4页
国家出台的关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_第5页
资源描述:

《国家出台的关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国家出台的关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篇一:黄河知识试题1、在国务院批复的《黄河流域近期重点治理规划》中,黄河面临的三大主要问题是洪水威胁严重、水资源供需矛盾尖锐和(B)。A、水污染加剧B、水土流失和生态环境恶化C、管理落后2、黄河治理的4个指标是堤防不决口、河道不断流、污染不超标和(D)。A、环境不恶化B、水土不流失C、大堤不加高D、河床不抬高3、南水北调西线工程从长江(A)干支流调水进入黄河上游,是补充黄河水资源不足、解决黄河流域乃至西北地区干旱缺水问题的重大战略措施。A、上游B、中游

2、C、下游264、国家出台的关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C)。A、黄河河口管理办法B、(转载于:wWW.xlTkWJ.Com小龙文档网:国家出台的关于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的第一部行政法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C、黄河水量管理调度条例D、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文条例5、新中国成立后,为了加强黄河水利科研发展,根据治黄发展的需求,(B)年成立了黄委会泥沙研究所,1991年更名为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重点开展以河流泥沙为中心的多学科、综合性水利科研工作。A、1949B、1950C、1951D、19

3、526、实体模型试验在治黄发展和实践中发挥了很好的指导作用,目前已相继建成了包括(D)、小浪底库区模型、三门峡库区模型、部分概化模型、基础研究试验水槽和土壤侵蚀土槽等在内的诸多实体模型。A、河口河段模型B、宁蒙河段模型C、黑山峡河段模型D、小浪底至陶城铺河段河道模型7、黄河水文观测已有四千多年的历史,早在大禹治水时期(公元前21世纪前),就以(A)标志水位。A、树木B、石头C、浮竹排8、在黄河干流上游最早进行固定位置和水位定量观测与记载的地点是(D26)。A、今刘家峡水库坝址B、今龙羊峡水库坝址C、今

4、沙坡头水库坝址D、今青铜峡水库坝址9、从民国时期开始按近代水文科学知识布设水文测站和进行水文观测。黄河干流最早的水文站是陕县水文站和(B)A、陆浑水文站B、泺口水文站C、五龙口水文站D、小浪底水文站10、因为泥沙问题,世界很多水文测验仪器在黄河上应用受到很大限制。黄委经过近两年的协同攻关,黄河水文泥沙测验技术获得重大突破,实现了河流泥沙含沙量在线连续施测。这种在线泥沙测验仪器名称是(C)。A、雷达测速枪B、电波流速仪C、振动式测沙仪D、声学流速仪11、黄河流域的灾害主要有洪灾和(D)。A、虫灾B、地质

5、灾害C、涝灾D、旱灾12、黄河各河段的特点是:水主要来自上游,泥沙主要来自中游,历史上灾害主要发生在(C)。A、上游B、中游C、下游D、上中下游1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三大措施包括工程措施、植物措施和(A)。A、耕作措施B、管理措施C、治沙措施D、经济措施2614、黄河流域水土流失防治总体上分为三类不同区域,即:重点治理区、重点预防保护区和(B)。A、重点禁牧区B、重点监督区C、重点生态移民区D、重点监测区15、黄河流域用水大户是(B)。A、工业B、农业C、生活用水16、随着黄河流域经济社会的发展,入河

6、排污量迅速增加,主要污染物是(D)和氨氮。A、BODB、重金属C、氯气D、COD17、目前,入黄排污口排放达标率低,污染源主要为(A)。A、工业点源污染B、工业面源污染C、农业点源污染D、农业面源污染18、黄河支流众多,直接入黄的一级主要支流有(D)条。A、206B、304C、276D、11119、我委获得水利部重点实验室的是(C)。A、黄河水文重点实验室B、黄河堤防重点实验室C、黄河泥沙重点实验室D、黄河河床演变重点实验室20、黄河下游滩区是下游河道的主要组成部分,在防洪治河方面,滩区具有行洪、滞洪

7、和(D)三种功能。A、居住B、保安全C、抗洪D、沉沙21、黄河下游滩区居住大量群众,截止226007年底,下游滩区总人口是(B)万人。A、150B、189.5C、210D、5022、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黄河下游日渐开发,为了发展生产的需要,沿河诸侯先后筑堤。黄河下游堤防始建于(A)。A、春秋B、元朝C、明朝D、唐朝23、民国22年(1933年)黄河大水,下游决口数十处,洪水泛及5省,灾民数十万,当年9月成立黄河水利委员会,首任委员长是(C)。A、王化云B、张瑞瑾C、李仪祉D、张含英24、黄

8、河下游河道经历了多次改道,(D)年铜瓦厢决口夺大清河入渤海,形成现行河道。A、1911B、1898C、1937D、185525、黄河下游河道具有河道上宽下窄、(A)、排洪能力上大下小的特点。A、比降上陡下缓B、用水上多下少C、滩区地多人少26、在“96.8”洪水期间,花园口站最高洪水位94.73m,为该站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高水位。在这次洪水中,花园口站出现的洪峰流量是(C)m3/s。A、9200B、10260C、7860D、870027、黄河自然断流始于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