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结构文献综述

产业结构文献综述

ID:12029659

大小:46.5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5

产业结构文献综述_第1页
产业结构文献综述_第2页
产业结构文献综述_第3页
产业结构文献综述_第4页
产业结构文献综述_第5页
资源描述:

《产业结构文献综述》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问题综述摘要:近几年来,我国学者对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一直在进行,不同学者选取不同数据,不同方法,不同角度,来分析我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本文将对近年来的研究做一综述,并进行比较分析。关键字:产业结构;经济增长;综述20世纪以来,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增长相互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国内外学者关注的重要内容。传统的经济增长理论是在竞争均衡的假设下,认为经济增长是各种生产要素投入的结果,总产出函数是资本积累、劳动力增加以及技术变化的长期作用结果。而结构主义非均衡增长理论则认为传统经济增长理论关于竞争均衡的

2、假设在实际中并不成立,结构主义理论认为,实际中这种假设竞争是均衡的是不可能的,由于各个部门的生产技术、产品需求、要素供给等都是各不相同的,生产要素在不同部门的报酬率必然不相同,这样生产要素在不同的部门间流动会使得总产出增加,因而产业结构变动会促进经济增长;反过来,经济增长在不同部门间也是不完全均衡的,经济的增长也会影响到产业结构的变化。现将近期我国有关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讨论做一综述,以期推动人们对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深化。国外学者的研究有Denison在对美国1929—1957年经济增长分析后,认为其中的12%是由产业结

3、构变动造成的。库兹涅茨(Kuznets,1966)分析了美国1948~1966年经济增长状况,认为经济增长的10%是由产业结构变动造成的,在此基础上,他利用20多个国家的数据进一步研究了伴随经济发展的产业结构变化。钱纳里(Chenery,1989)通过统计分析得出经济增长与三次产业结构之间的一般性规律:一方面,随着经济增长,第一产业的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都趋于下降,第二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在工业化过程中不断上升,在工业化完成后趋于下降,第三产业的产值比重和就业人数比重一直处于上升,但在工业化初期变化较慢;另一方面产业结构的合理性及其

4、优化升级必然会推动经济增长。(一)对某个或某些省份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胡琦、许峰(2004)利用上海市1981一2002年GDP增长率、三次产业产值构成及其对GDP贡献率,分析上海市的各产业部门对经济增长贡献率、上海市的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发展状况,得出的结论是上海的服务业需要大幅度跨越,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必须提升,这是经济增长与城市发展的双重需要。许芳(2004)根据GDP的产值构成及劳动力构成,分析了湖南省1978-1999年间产业结构变动的经济增长效应。高更和、李小建(2005)以河南省(1952—2003年)为例,对产业结构

5、变动对区域经济增长贡献的时间演变进行了研究,认为产业结构变动对经济增长的贡献逐渐下降,大体上服从Growth函数,具有长、短波复合变动规律,产业结构调整存在着阶段性和周期性特点。余娟、吴玉鸣(2006)以产出函数模型测算了河南省1978-2002年间产业结构的经济增长效应。李延军(2007)选取样本区间为1978—2004年的产值结构S1、S2、S3及国内生产总值指数GDPI,运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河北省经济增长与产业结构之间的互动关系进行实证分析。得出结论: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呈现长期稳定的协同互动关系。经济增长促进了产业结构

6、调整,而第二、三产业的发展也极大地促进了经济增长。从长期趋势来看,产业结构调整具有明显的增长效应,加速产业结构调整、促进经济增长在理论上和实践中具体可行性。柯军(2008.01)选取安徽省1978~2006年三次产业产值数据,采用结构层次系数来描述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状况,通过生产函数法来测定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对经济增长的贡献,认为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明显,产业结构日趋合理。安徽省产业结构升级不仅影响着经济增长的规模,而且也影响着要素的生产效率,并且都是正向作用。王琳(2008)采取样本区间为1978-2004年的年度数据,运用协整理论和格兰

7、杰因果检验方法对长江三角洲16城市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进行了实证研究,认为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产业结构变动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长期稳定的均衡协同关系,产业结构的调整能够显著提升经济增长的水平。夏泽义、许进杰(2009.01)采用1978~2006年湖南地区数据生产总值、第一产业的产出量、第二产业的产出量、第三产业的产出量以及第二产业中部分二级产业的产出量,即工业产值、建筑业产值、固定资本投资额、从业人员对对湖南产业结构与经济增长进行回归分析,得出结论:第二产业对湖南经济的拉动作用最大,其次是第一产业;效率最高的是第一产业;最低的是第

8、三产业。林仲豪、陈方(2009)以广东省1978~2008年的时间序列数据为载体,在对广东省1978-2008产业结构演变的描述性分析基础上,采用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广东省产业结构变动与经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