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底永久避难硐室竣工验收报告

井底永久避难硐室竣工验收报告

ID:1203402

大小:121.00 KB

页数:16页

时间:2017-11-08

井底永久避难硐室竣工验收报告_第1页
井底永久避难硐室竣工验收报告_第2页
井底永久避难硐室竣工验收报告_第3页
井底永久避难硐室竣工验收报告_第4页
井底永久避难硐室竣工验收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井底永久避难硐室竣工验收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贵阳市修文县天治煤矿永久避难硐室竣工验收报告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6贵阳市修文县天治煤矿永久避难硐室竣工验收报告工程名称:永久避难硐室验收单位:贵阳市修文县天治煤矿验收时间:二〇一二年十一月二十六日16验收组成员名单小组成员姓名职务职称签字组长陶立荣矿长副组长王业响总工程师祝家宏安全矿长成员陈旺林机电矿长余定清生产矿长谭来柱地测副总程永久通风副总伍宏启技术科长祝家忠通风科长程立宏监控室主任张大国机电科长16修文县天治煤矿永久避难硐室竣工验收报告根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企业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国发【2010】23号)精神和安监

2、总煤装【2011】15号文件《国家安全监管总局国家煤矿安监局关于印发煤矿井下紧急避险系统建设管理暂行规定的通知》精神,依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和规定。结合矿井实际情况,进行分期完成紧急避险系统建设工作。紧急避险系统开工前,我矿已于贵州创新矿冶工程开发有限公司签订了紧急避险系统设计,并且矿技术部门还编制了专门的施工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报技术负责人批准后,严格按照紧急避险系统设计和安全技术措施进行施工。将1014m水平井底永久避难硐室作为第一期工程,永久避难硐室第二期工程包括紧急避险系统、安全监控系统、供水施救系统、井下人员定位系统、压风

3、自救系统、通信联络系统等六大系统现已竣工。矿组织生产技术、安全、通风、机电等有关人员对永久避难硐室工程进行竣工验收,并编制永久避难硐室竣工验收报告。一、成立竣工验收领导小组:组长:陶立荣副组长:王业响、祝家宏组成人员:陈旺林、余定清、谭来柱、程永久、伍宏启、祝家忠、程立宏、张大国。二、1014m水平井底永久避难硐室工程概况(一)紧急避险系统1014m水平井底永久避难硐室的工程质量完全符合设计要求,采用砌碹支护,生存室净高3.1m,净断面8.6m2,长度31m,总容积为266.6m316,完全符合本矿60人的紧急避险要求。永久避难硐室

4、采用向外开启的两道门结构。外侧第一道门采用既能抵挡一定强度的冲击波,又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防护密闭门;第二道门采用能阻挡有毒有害气体的密闭门。两道门之间为过渡室,密闭门之内为避险生存室。防护密闭门上设观察窗,门墙设单向排水管和单向排气管,排水管和排气管加装手动阀门。过渡室内设压缩空气幕和压气喷淋装置。井底永久避难硐室的系统主要组成包括第一道防护密闭门、第一道防爆密闭墙、空气循环系统、压缩空气幕系统及其附属系统。(二)矿井监测监控系统井底永久避难硐室的安全监测监控系统,采用KJ90NA型煤矿安全监控系统,在永久避难硐室设置两台监控分站

5、,监控分站配备监控分站后备电源,按照要求设置各类传感器及配套设备;监控电缆通过穿管预埋方式铺设在巷道底板中;传感器将采集的数据传输给监控分站,通过监控分站传送给地面监控中心,保证对永久避难硐室内、外环境参数进行实时监测。安全监控系统按照《煤矿安全规程》要求安装、使用、维护矿井安全监控系统,装备齐全,数据准确,系统能实现声光报警,监控系统运行稳定可靠。(三)供水施救系统井底永久避难硐室供水施救系统是利用矿井主要供水施救的水源,在矿井+1014水平大巷正前的矿井供水施救管路上三通阀门处连接到永久避难硐室内,将供水施救管路提前预埋至巷道底

6、板中,在埋入底板中的供水施救管路需要采取保护措施,在避难硐室内铺设一趟Ф50mm无缝钢管,在避难硐室内部安装防爆饮水机,满足避险人员的正常饮水需要,并与硐室的自动喷淋装置相连通,保证避难硐室正常运行需要。16(四)人员定位系统修文县天治煤矿井下人员定位系统选用型号为KJ251A煤矿人员管理系统,井底永久避难硐室从中央泵房,安装1台人员定位系统监测分站,通讯电缆通过穿管预埋方式铺设在巷道底板下,通过监控分站,在避难硐室内安装1台矿用读卡器,可将采集的信息传输给监控分站,通过监控分站传送给交换机再传输至地面人员定位系统主机,对避难硐室内

7、人员进、出实施监测监控。(五)压风自救系统在地面工业广场安装有2台空气压缩机,一台为LG110-8。单台供风量20.1m³/min。排气压力0.8MPa,配套电机功率110KW,电压380V;一台型号为LG75-8。供风量13m³/min。排气压力0.8MPa,配套电机75KW,电压380V。按照供风量不低于0.3m³/min·人进行计算,永久避难硐室设计最多避险人数不大于60人,按每人每分钟供风量不低于0.3m³计算,供风量应不低于20m³/min。井底永久避难硐室压风管路是在经副井筒铺设至+1014m水平永久避难硐室内供风。压风

8、自救管提前预埋入巷道底板,接入井底永久避难硐室内部安装的压风过滤装置,压风经过过滤后可以直接供避险人员使用。在永久避难硐室内安装两台二氧化碳动力空调机,能够在地面压风系统中断的情况下,利用二氧化碳空调机对永久避难硐室内部空气进行调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