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癫狂

中医内科学——癫狂

ID:12036226

大小:108.0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5

中医内科学——癫狂_第1页
中医内科学——癫狂_第2页
中医内科学——癫狂_第3页
中医内科学——癫狂_第4页
资源描述:

《中医内科学——癫狂》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辅导。24小时报名咨询热线:010-82311666中医内科学——癫狂细目一:概述    一、癫狂的概念及源流  1.癫狂的概念  癫狂为精神失常疾病,癫病以精神抑部,表情淡漠,沉默痴呆,语无伦次,静而多喜为特征。狂病以精神亢奋,狂躁不安,喧扰不宁,骂詈毁物,动而多怒为特征。  2.癫狂的源流  癫狂病名出自《内经》,《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躁狂越,皆属于火”。  《素问·脉解》又说:“阳尽在上,而阴气从下,下虚上实,故狂癫疾也。”指出了火邪扰心和阴阳失调可致发病。在治疗方面,《素问·病能论》云:“

2、……治之奈何?岐伯曰:夺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铁落为饮”。  《难经·二十难》提出了“重阴者癫”,“重阳者狂”。【寸部属阳,尺部属阴,寸尺俱现沉涩而短之脉为重阴。寸部属阳,尺部属阴,寸尺俱浮滑而长之脉为重阳。】  金元时期《河间六书·狂越》认为:“心火旺,肾阳衰,乃失志而狂越”。  《丹溪心法·癫狂》篇说:“癫属阴,狂属阳……大率多因痰结于心胸间”。提出了癫狂与“痰”的密切关系,为后世用吐法治疗本病建立了理论基础。  明代王肯堂提出癫与狂之不同。  清·王清任《医林改错·癫狂梦醒汤》指出“癫狂……乃气血凝滞脑气”,从而开创瘀血学说之先河。  二、癫狂与

3、西医病名的关系  西医学精神分裂症、躁狂抑郁症,其临床表现、特征、舌脉等与本病证类似者,可参考本节辨证论治。  细目二:病因病机    一、癫狂的常见病因  癫狂的常见病因有七情内伤,饮食失节,禀赋不足。  二、癫狂的主要病机及转化  癫狂的病位初起主要在肝、胆、心、脾;久病则在心、脾、肾,均以心为主。基本病机为阴阳失调,神机逆乱。癫病多由痰气郁结,蒙蔽心窍;狂病多因痰火上扰,心神不安。病理性质多为虚实夹杂。病理演变:初起以邪实为主,病理因素有气滞、血瘀、痰浊、火邪。久病多虚,有气虚、阳虚、阴虚等。癫病以心脾气血两虚为主;狂病以心肾失调为多。  细目三

4、:诊断和类证鉴别    一、癫证与狂证的鉴别要点及特征  癫病与狂病均属性格行为异常的精神疾病,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辅导。24小时报名咨询热线:010-82311666癫病属阴,以静而多喜为主,表现为沉静独处,言语支离,畏见生人,或哭或笑,声低气怯,抑郁性精神失常为特征;狂病属阳,以动而多怒为主,表现躁动狂乱,气力倍常,呼号詈骂,声音多亢,兴奋性精神失常为特征。  二、癫证与郁证的鉴别  郁证以心情抑郁,情绪不宁,胸胁胀闷,急躁易怒,心悸失眠,喉中如有异物等以自我感觉异常为主,但神志清晰。癫病亦见喜怒无常,多语或不语等症,

5、一般已失去自控力,神明逆乱,神志不清。  三、癫证与痫证的鉴别  痫证是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两目上视、口吐涎沫、四肢抽搐为特征的发作性疾病,与本病不难区别。      细目四:辨证论治    一、癫证与狂证的辨证要点  本病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癫病初期以气滞、血瘀、痰浊较为突出。若病情进入发展期,以气虚、阳虚、阴虚等症状较为突出。狂病初期多实,以气滞、血瘀、邪热、痰火较为突出。日久多虚,为阴虚、气虚、阳虚。    二、癫狂的治疗原则  初期多以邪实为主,治当理气解郁,畅达神机,降(泄)火豁痰,化瘀通窍。后期以正虚为主,治当补益心脾,育阴养血,调

6、整阴阳。  【须牢记的架构图】      三、癫证中的痰气郁结和心脾两虚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痰气郁结证  主症:精神抑郁,表情淡漠,沉默痴呆,时时太息,言语无序,或喃喃自语,多疑多虑,喜怒无常,秽洁不分,不思饮食,舌红苔腻而白,脉弦滑。  治法:理气解郁,化痰醒神。  代表方:逍遥散合顺气导痰汤加减。  常用药:柴胡、白芍、当归、茯苓、白术、甘草、枳实、木香、香附、半夏、陈皮、陈胆星、郁金、石菖蒲。  2.心脾两虚证  主症:神思恍惚,魂梦颠倒,心悸易惊,善悲欲哭,肢体困乏,饮食锐减,言语无序常年开展医师资格、执业药师、卫生资格、继续医学教育

7、辅导。24小时报名咨询热线:010-82311666,舌淡苔薄白,脉沉细无力。  治法:健脾益气,养心安神。  代表方:养心汤合越鞠丸加减。  常用药:人参、黄芪、甘草、香附、神曲、苍术、茯苓、当归、川芎、远志、柏子仁、酸枣仁、五味子。  四、狂证中的痰火扰神、火盛阴伤、痰热瘀结等证候的主症、治法和方药  1.痰火扰神证  主症:素有性情急躁,头痛失眠,两目怒视,面红目赤,突发狂乱无知,骂詈号叫,不避亲疏,逾垣上屋,或毁物伤人,气力逾常,不食不眠。舌红绛,苔多黄腻或黄燥而垢,脉弦大滑数。  治法:清心泻火,涤痰醒神。  代表方:生铁落饮加减。  常用药

8、:龙胆草、黄连、连翘、陈胆星、浙贝母、橘红、竹茹、石菖蒲、远志、茯神、生铁落、朱砂、玄参、天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