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京津冀地区大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对京津冀地区大企业发展状况分析

ID:12037262

大小:37.00 KB

页数:14页

时间:2018-07-15

对京津冀地区大企业发展状况分析_第1页
对京津冀地区大企业发展状况分析_第2页
对京津冀地区大企业发展状况分析_第3页
对京津冀地区大企业发展状况分析_第4页
对京津冀地区大企业发展状况分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对京津冀地区大企业发展状况分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对京津冀地区大企业发展状况分析[摘要]“十一五”期间,京津冀区域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京津冀大企业的发展在规模、效益、优势行业、所有权结构四个方面存在差异,这种差异影响了京津冀区域经济更好更快的发展。从区域经济和谐发展的角度看京津冀大企业的发展,需要进行区域内的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区域内大企业的错位发展,促进区域内大企业形成“竞争+协作”的良性互动关系。[关键词]京津冀;大型工业企业;发展效益;优势行业;所有权结构[中图分类号]F061.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07)

2、02-0013-0514继“珠三角”、“长三角”崛起之后,随着国家发展战略重心北移,京津冀区域将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第三极”。这已成为“十一五”期间,中国经济快速发展的共识。从微观看,区域经济是一系列跨地区经营企业的有机集合,其形成和发展,归根到底是由企业的行为决定的。企业是区域经济运行的最基本细胞,而大型工业企业(以下简称大企业)是区域经济发展的支柱。京津冀同属环渤海经济圈,三地大企业的发展状况如何?从规模、效益、优势行业及所有权结构四个方面对比分析京津冀大企业(根据国家统计局《2003最新中国大型工业

3、企业》[1]和《2005中国大型工业企业》[2]公布的有关数据)的发展,这对大企业的决策、行业决策乃至区域决策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对京津冀大企业发展规模的分析从发展规模来看,京津冀大企业的发展将会引发大企业个数的增加、大企业销售额和资产总额的持续增长以及大企业工业总产值和增加值的持续增长。资料显示,截至2004年底,北京市大企业数为44个,与2002年相比新增7个;资产总额为3134.19亿元,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1300.23亿元,涨幅为71%;平均资产规模为71.23亿元/个,与2002年相比

4、增长21.66;销售额为2736.41亿元,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1541.89亿元,是2002年的1.29倍。2004年天津市大企业数为42个,与2002年相比新增4个;资产总额为1771.46亿元,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138.8亿元,涨幅为9%;平均资产规模为42.18亿元/个,与2002年相比几乎没有变化;销售额为2335.13亿元,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1022.32亿元,涨幅为78%。2004年河北省大企业数为117个,与2002年相比新增35个;资产总额为3816.08亿元,与2002年相比

5、增长了1327.92亿元,涨幅为53%;平均资产规模为32.62亿元/个,与2002年相比增长2.28;销售额为3288.16亿元,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114793.52亿元,是2002年的1.2倍。从大企业个数和平均资产规模看,京津冀大企业的外在特征发生了一些变化,虽然北京市大企业的个数增加了7个,但平均资产规模与天津市和河北省的差异明显加大,表现出“资产膨胀”的特征;天津市大企业的个数和平均资产规模的变化不明显,表现出“维持现状”的特征;河北省大企业的平均资产规模基本上没有变化,但大企业的个数却有较

6、大的增加,表现出“数量增长”的特征。[3]此外,从产值指标看,2004年北京市大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2533.57亿元,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1350.59亿元,是2002年的1.14倍;工业增加值为651.39亿元,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374.36亿元,涨幅为135%。2004年天津市大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2263.68亿元,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1065.2亿元,涨幅为89%;工业增加值为594.65亿元,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275.35亿元,涨幅为86%。2004年河北省大企业的工业总产值为3204

7、.49亿元,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1880.47亿元,是2002年的1.42倍;工业增加值为928.5亿元,与2002年相比增长了454.05亿元,涨幅为96%。通过对京津冀大企业发展规模的对比分析,可以发现北京市和河北省的各项指标优于天津市,说明北京市和河北省的大企业在规模上比天津市的大企业发展的更快。二、对京津冀大企业发展效益的分析14从发展效益来看,京津冀大企业应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提高发展的质量。这就需要京津冀大企业的发展表现出效益更佳,质量更优,发展更协调的特征来。在这里笔者主要通过财务指标来分

8、析京津冀大企业发展的效益。(一)对京津冀大企业变现能力和偿债能力的分析从变现能力看,2004年京津冀大企业的流动比率和速动比率与2002的数据相差不大,基本维持在2002年的水平上。其中,北京市大企业的流动比率为1.04,速动比率为0.76;天津市大型工业企业的流动比率为1.15,速动比率为0.90;河北省大企业的流动比率为0.98,速动比率为0.71。从偿债能力看,2004年北京市的资产负债率为41.34%,比2002年下降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