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红茶菌饮料的调配及感官分析实验

(论文)红茶菌饮料的调配及感官分析实验

ID:12050673

大小:60.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5

(论文)红茶菌饮料的调配及感官分析实验_第1页
(论文)红茶菌饮料的调配及感官分析实验_第2页
(论文)红茶菌饮料的调配及感官分析实验_第3页
(论文)红茶菌饮料的调配及感官分析实验_第4页
(论文)红茶菌饮料的调配及感官分析实验_第5页
资源描述:

《(论文)红茶菌饮料的调配及感官分析实验》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红茶菌饮料的调配及感官分析实验曹欣张凌云(广西桂林茶叶科学研究所,广西桂林541004)摘要:红茶复合菌是酵母菌、醋酸菌和乳酸菌共生的复合体,俗称“海宝”、“胃宝”,是一种以糖水茶为原料的微生物发酵饮料。味道酸甜可口,好似柠檬汁或杨梅汁。经常饮用能防治肠胃病等20多种疾病,具有强身、益寿、美容三大功效,是一种纯天然保健饮品。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索红茶菌的调配技术并对其进行感官分析,以便充分实现茶叶的综合利用价值。.关键词:红茶菌;功能性饮料;感官分析。红茶菌是有着悠久历史的一种民间传统酸性饮料,它的产生可追溯到我国古代的秦朝,除了中国、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地区,红

2、茶菌在欧洲中部和东部各国也一直广为流传,那里的人们把酸茶酒(即红茶菌)当清凉饮料来治疗消化不良和动脉硬化等症。红茶菌饮料是以糖茶水为原料经醋酸菌、酵母菌和乳酸菌等多种微生物共同发酵而成的,红茶菌菌液中含有一部分茶叶的浸出物,活的微生物及其代谢产物,这些物质主要包括葡萄糖酸、醋酸、葡萄糖果糖、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微量元素、茶多酚、咖啡因、乙醇和二氧化碳等;红茶菌一直以来被人们认为是一种对人体有多种保健作用的健康饮——————————————————————————作者简介:曹欣(1986-),男,广西南宁人,2009年进入广西茶科所后一直从事茶叶加工与科研

3、技术工作。品,它的保健作用包括:清理肠胃、预防和治疗便秘和痔疮、帮助消化,对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有预防和治疗作用,避免各种结石的发生,帮助身体及时排除毒素抗癌以及增强机体免疫力等等,可以说它是一种良好的健身饮料。1材料与方法1.1主要材料红茶、红茶菌种、白沙糖、蒸馏水。1.2主要仪器与设备1000ml玻璃烧杯1只/组,250ml玻璃烧杯3只/组,沙布、玻璃棒、镊子两把、灭菌锅、天平、烧水壶、PH试纸、培养箱、封口绳、剪刀等(培养容器在使用前必须消毒,以免造成杂菌感染)。1.3实验步骤1.3.1培养液的配制配制比例:糖、茶、水的比例是5

4、∶0.3∶100。配制方法:先用开水沏茶,分别于10分钟、20分钟后用纱布滤去茶叶,趁热把糖溶化其中,等茶水凉后将茶水分别装于玻璃瓶等容器中,当茶水温度降至30℃时即可接种。1.3.2.接种培养接种:菌液与培养液按1∶4的比例在容器中混合均匀;菌膜不少于容器横截面积的一半。用干净纱布盖住容器口,用绳索扎紧(防尘、通气、防止杂菌污染),接种后将容器置于无阳光直射的地方,在25℃~32℃下静止培养,培养期间不要摇动容器,温度不要过高或过低,经5-10天左右培养,红茶菌即可成熟。1.3.3.成熟红茶菌的处理当红茶菌液表面菌膜呈乳白色,菌液不再冒气泡,澄清透明,颜色

5、比原来的茶水色浅,酸味浓,用pH值试纸测定其pH值已达3.0以下时表面红茶菌已培养发酵成熟。将成熟的红茶菌液小心地由培养容器倒入保存菌液的容器中(注意不要使底部淡褐色的沉淀物随菌液流出),此菌液在室温下可保存2个月或更长时间,可陆续饮用或分装上市。1.3.4.红茶菌的再培养    将培养成熟的红茶菌处理后,用消毒后的镊子把容器内残余的菌膜取出,去除菌膜上面变褐的部分,再用凉开水冲洗菌膜数遍。将容器底部的沉淀物倒掉,用凉开水洗净容器,倒入菌液和培养液及处理好的菌膜,再按上述方法继续培养红茶菌。1.3.5.红茶菌的饮用    红茶菌可喝原液,也可用凉开水或温开水

6、冲稀了喝,适当加些糖亦可。每日饮用2次~3次,每次饮用20毫升~30毫升。饮用量不可过度,以防刺激肠胃收缩,引起不适。不要与其他药物同时服用,如需服药,应错开1小时~2小时。有的人开始饮用红茶菌时,会出现面部发热、发红及腹泻等不适现象,继续饮用一段时间后不适现象即可消失,但喝红茶菌过敏者不要饮用。2结果与分析2.1.记录实验结果2.1.1不同浸提时间的观察培养记录时间浸提10分钟(3g)浸提20分钟(3g)颜色气味气泡颜色气味气泡第一天橘红色微酸味无橘红色微酸味无第二天橘红色酸味稍多无褐红色,酸味较多无第三天橘红色,出现菌落酸味较浓无褐色,出现一定数目菌落酸

7、味较浓无第四天橘红色,菌落数目增多稍带醋味无褐色,菌落数目比10分钟的多带醋味无第五天褐色,菌落形成一层薄膜醋味无褐色,菌落形成一层膜醋味无第六天褐色,菌膜继续加厚醋味无褐色,菌膜继续加厚醋味无第七天褐色,菌膜继续加厚醋味无褐色,菌膜不再加厚醋味无2.1.2不同浸提时间的感官对比感官因子浸提10分钟(3g)浸提20分钟(3g)色泽橙黄,稍浑浊橙黄,较浑浊香气酸橙皮味酸橙皮味滋味较醇和爽口,酸中带甜略有甜味、较酸,稍有茶味菌膜乳白色菌膜,比较薄,无污染乳白色菌膜,比较薄,无污染3结论3.1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的关键是灭菌,只有保证灭菌的彻底,才能保证实验的成功,因

8、此必须对所有使用的实验材料进行消毒,在红茶菌培养过程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