缩混中效果器使用秘笈

缩混中效果器使用秘笈

ID:12053321

大小:33.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缩混中效果器使用秘笈_第1页
缩混中效果器使用秘笈_第2页
缩混中效果器使用秘笈_第3页
缩混中效果器使用秘笈_第4页
缩混中效果器使用秘笈_第5页
资源描述:

《缩混中效果器使用秘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缩混中效果器使用秘笈这是WangRan为我们翻译的来自国外论坛的帖子,著名重金属制作人和录音师MichaelWagener回答了一些同行们关注的制作细节问题。里面谈到了80年代至今,金属音乐音色的变化,以及混录手法的变化。主要还是对“老”金属混录工艺上的揭密,其中涉及的都是我们耳熟能详的经典作品。对于录音方面归纳起来,主要阐述了以下几个原则:版权所有:偏执狂金属网  1.没有一定之规;版权所有:偏执狂金属网:`'T.r$Z*x4g*j3v  2.如果有一个“笨”办法,但可以解决问题,那它就不是一个笨办法;V:K,

2、X,V(t(I  3.只有适合作品的才是最合适的。  Hysteria:+N8

3、:{/B0w&}  HiMichael,希望下面这些关于WHITELION和BONFIRE录音的问题没有打扰你。我对以前80年代混响器的使用很感兴趣(在另一个板块我曾经发过类似的一个帖子)同时我也是80年代StadiumRock演出的忠实乐迷,很想了解一下关于混响的选择,特别在对唱和背景伴唱的处理上的情况。你制作的一些专集在整体处理上给人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我个人认为),旋律线条和作品结构富于光泽,不像最近的一些制作,所有东西好像贴

4、在脸上一样(比如,被某人毁掉的IRONMAIDEN最新专集DanceofDeath)。非常感谢版权所有:偏执狂金属网3H5W)v;;e)_W-F"U*O  =============================$l6P9Y#n(g-I5t#O  MichaelWagener没问题,请继续,具体想了解哪些?6D/U(f)i$x(D6z  =============================  Hysteria:3v4v2F6z'Z;d!k7`*Y(j.C  HiMichael,多谢回复。具体的,在处理唱

5、和伴唱时你选用的是哪些混响呢?你认为多种混响的融合是必要的么?唱与伴唱是否是作品中混响量最大(长)的部分(我猜可能军鼓的混响量也不小),你觉得在(除唱和军鼓以外的)其他部分加这样的长混响会使声音产生黏着感么?在对唱的处理上还有什么其他的技巧么?比如在延时的运用,典型的EQ的处理(特别是对伴唱),压缩器通常的压缩量,还有,对于激励器你会用到多少?在母带处理Mastering这个环节(也就是专集在变成CD之前)需要完成哪些工作来提升品质(比如,声场展宽?)?对于现在将很多老的模拟录音以CD形式再版,你是感到高兴还是觉

6、得唱片公司这种做法本身就是对作品(音质)的摧残?希望这些没有太过分,如果有时间的话请给予答复,其中混响的问题还是我最感兴趣的,尽管全部的老式制作技巧也令我着迷。非常感谢。8j.`:@)m9z6E2F,v  =============================  MichaelWagener:,m+U5

7、+g31z.

8、!H  哦,是这样,在80年代中期(早期BONFIRE,WHITELION的专集)我在北好莱坞的Amigo录音棚(很悲惨现在已经倒闭了)做混录,长混响主要是用Lexicon224的smooth

9、hall类的,对于房间(Room)的短混响,一般用KlarkTeknikDN780。长混响一般设置在1.7到2.2秒左右,很少量的前期反射声,更多的就是要纯混响的效果,而房间(短)混响永远设置在1秒一下,更多的强调前期反射声。对于唱(和军鼓)我通常会设置更长一些的预延时,大约在15-35毫秒之间,对于背景伴唱预延时就短一些了。这样会使伴唱处于主唱后面。对于吉他我有时候会用spring类的混响,忘记什么型号了,我想可能是Orban19吧。版权所有:偏执狂金属网  我认为多种混响的融合是必要的,迄今为止我的基本配置也

10、是两个混响,长的和短的。混响时间的调节以及前期反射声与空间算法的选择要视歌的结构而定。${v3M5e1H+z9e)Z  我会融合上面提到的两种混响,把乐队整个乐队放到一个空间。现今我对于“效果”类混响运用比80年代少很多了,目的是创造真实的环境感。当然偶尔也会用到“效果”类的混响(比如,带有flange和相位调节的混响,带有高通滤波器,能够将2000HZ以下的低频滤掉的混响,等等)"^l0W*N%n  至于主唱的处理,我总是在主唱的声轨上加八分之一拍的延时,塑造一个歌手身后“后墙”的效果,这样唱的感觉会更好。从声

11、音本身考虑,我试图避免的正是时下最时髦的双重或三重人声的处理手法(尽管这种方式可以掩盖一些歌手的缺陷)。对我来说它却毁掉单人声的变化,会使主唱没有了“Lead”的感觉,我喜欢塑造单人声。"w**]0b1T:C%A$Y  EQ的调整随人声和话筒的不同而有差异。我试图少用EQ,混录时宁愿把它加在立体声母线上,这样,对于模拟EQ来说我只会面临一次相位浑浊的问题。当然我也喜欢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