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纠正学生的自私行为

如何纠正学生的自私行为

ID:12064975

大小:4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5

如何纠正学生的自私行为_第1页
如何纠正学生的自私行为_第2页
如何纠正学生的自私行为_第3页
如何纠正学生的自私行为_第4页
资源描述:

《如何纠正学生的自私行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如何纠正学生的自私行为巧英乡中心小学何思妹现在的学生在家中都是“小太阳”、“小皇帝”,他们一切以“自我”为中心,而不少的学生的自私行为,已经成为其成长过程中的绊脚石。一直以来,耳边经常能听到一些抱怨,说现在的小学生越来越自私了,比如:以前上课到教室,黑板总擦得干干净净,仅有几次没有擦的,见到老师去上课,学生也总是争着抢着擦黑板。现在去上课,鲜有几次黑板是擦过的,问及学生,这个说不是我擦的,那个说也不是我擦的,即使是值日生也懒得动手。比如:两个学生起争执,老师问其原因,都将“战争”源头指向另一人,把自己的责任推得一干二净。

2、这样的例子很多见,作为教师,见到这样的情况很是汗颜。发生的这些自私行为不足为奇,当我们静心审视这一切的时候,我们不禁发出阵阵的颤栗。这种不良的心理和行为表现,将会对少年儿童的身心健康和道德走向产生极大的负面影响。自私行为已经成为广大少年儿童中普遍存在的道德缺陷。一、小学生自私行为的原因1、孩子天生的利己倾向。在儿童心理发展未达到成熟阶段的时期,他们往往单纯地确定“我即世界”,这种自我中心虽随时间和经历的推移,逐渐接纳他人和减少利己行为,但乃固执己见,不能接受公正、正确的意见。于是,学生衡量外界的标准便是是否有利于他,相应

3、的行为也如此。2、父母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错误教育。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发生根本变化,发家致富的路子越来越宽,很多父母外出务工,把孩子放在爷爷奶奶家里,为了表示弥补,经常寄来好吃的好玩的东西,家长常常嘱咐孩子,不要给别人,不要弄坏;即使父母在身边,由于现在独生子女较多,家长没教会孩子与别人分享,不愿吃亏;有些家长本身素质差,故意把孩子向这方面引导;过分宠爱孩子的父母总怕孩子受一点苦、受一点委屈,对孩子过分的需求总是有求必应,容忍、迁就孩子的错误,这样使孩子很自大,不关心他人利益,偏视公正权益,一切为自己为中心,自然而然造成

4、了孩子的自私。3、家庭大环境的缺失。父母家庭角色、地位的偏错,家庭氛围差等,都会促使孩子形成自私的思想和行为。为对孩子的思想、行为反复无常、表里不一,当孩子有错误时便嘲讽、鄙视,使孩子产生畏惧心理,只能封闭和回避他人的来往,缩回自己的小圈子里,结果必然导致自私的产生。4、学校过于看重成绩。当前,素质教育已经实施多年,但社会衡量一个学校的标准主要看升学率,评价教师的标准主要看教学成绩,在德育和智育面前,一些老师往往更重视分数,只要成绩考得好,就是好学生,就能得到各种表扬。于是,老师的溺爱滋长了他们的“骄、娇”二气,造就了他

5、们自私的心理,使他们认为自己是完美无缺的。这样,他们不但不能主动发现自己身上存在的缺点,更谈不上能主动地加以调整和改进。二、小学生自私行为的表现自私自利是学生人格中不成熟、不健全的表现。这一类型的学生过分关心自己,只注意自己的欢乐和幸福,很少考虑他人的感受,一切以满足自己的需要为前提。一般来说,这些学生常常有以下几个不健康的行为表现:   1.心理承受能力比较弱。人的成长是无法离开挫折的,有人说:没有被拍打的皮球,算不得皮球,没有经过挫折的人生,就不能算真正的人生,也不可能真正走向成熟。可观察身边的有些孩子,他们在面对挫

6、折和不顺心的事时,缺少自我调控的能力,觉得世界都在他眼前塌了,他们那脆弱的心理承受力甚至到了不堪一击的程度。这些学生往往很爱面子,容易产生逆反心理,常用消极的方式来发泄自己的情绪,重复犯同样一种错误;如果遇到老师批评却不敢反驳,但会将怒气发泄到比自己弱小的同学身上,或悄悄地损坏公物;在学习上遭受挫折后会产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具体表现为迟到、早退、旷课、不完成作业;自私使学生做事时缺乏周密的考虑,一旦造成不良结果又后悔不迭,进而产生消极对抗的情绪。2.自私自利,性格孤僻、冲动。在现今经济的冲击下,人们更看重实惠和物质利益,这

7、种心态通过家长的和社会传媒的作用影响着我们的孩子,使一些孩子把享受、金钱放在首位,他们做事从不考虑别人的需要,总把别人当作自己的对手,看到别人有困难,不愿伸手援助,还暗自得意,心里等着看别人的笑话。这样自私的学生往往一遇到违背自己意愿的事就发脾气或破坏性地扔东西;一旦产生差异情绪就无法抑制,直到不计后果地发泄完毕。他们只能享受到成功带来的喜悦,却没有勇气承受失败带来的打击。3.自我为中心,缺少群体适应力和竞争力。自私的学生以自我为中心去考虑问题,坚信自己的判断,往往不屑考虑别人的意见或做法,对自己不善进行自我分析和自我批

8、评。他们往往被动地接受家长和老师的调控,没有主动与别人求得沟通的要求,思维在自己想象的范围内驰骋,即使是对直系亲属也缺乏热情。在集体生活中无所适从,竞争力差,缺乏生存本领。三、解决小学生自私行为的具体方法据一些调查显示,当今社会多数学生都或多或少地存在着自私心理。其实,学生是祖国的未来,教师对学生的培养也不仅仅是教给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