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流双核微处理器技术分析及性能对比

主流双核微处理器技术分析及性能对比

ID:12068737

大小:303.00 KB

页数:10页

时间:2018-07-15

主流双核微处理器技术分析及性能对比_第1页
主流双核微处理器技术分析及性能对比_第2页
主流双核微处理器技术分析及性能对比_第3页
主流双核微处理器技术分析及性能对比_第4页
主流双核微处理器技术分析及性能对比_第5页
资源描述:

《主流双核微处理器技术分析及性能对比》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主流双核微处理器技术分析及性能对比陈丰李宏量孙瑜杰摘要:台式机CPU技术发展到今天,双核心乃至多核心技术已经取代单纯的高频率大cache,成为处理器生产厂家用来吸引消费者眼球的全新杀手锏.本文对当前主流的台式机双核CPU所采用的技术架构进行全面的分析,力求对双核技术有一个清晰的诠释,并对市场上的双核处理器与传统单核处理器的性能进行对比.双核心处理器到底是怎么回事?其相对于单核心处理器又有什么优势?双核心处理器能带来多大的性能提升呢?多核技术究竟是革命性的创新还是华而不实的噱头,本文将进行探讨.一、引言 一直以来,处理器的频率就像夜空中最耀眼的星星,吸引着人们的目光。在90年

2、代,频率对于处理器来说简直就是性能的唯一标尺,摩尔定律也让处理器每一次频率的攀升得到了人们众多的喝彩。但是当处理器的频率进入了“G”时代后,频率对于处理器综合性能的影响力开始减弱。这点从近两年来处理器产品综合性能的比拼中就可以看出来。例如AMD的低频产品同样可以拥有其标称值性能,Intel用于迅驰平台的低频移动处理器也能够轻松击败其自家的高频产品。Intel和AMD之所以推出双核心处理器,最重要的原因是原有的普通单核心处理器的频率难于提升,性能没有质的飞跃,频率的攀升非但没能引起人们以往对于处理器频率的高度热情,反而在功耗散热、良品率以及成本的控制上给厂商带来了众多难题。。

3、由于频率难于提升,Intel在发布3.8GHz的产品以后只得宣布停止4GHz的产品计划;而AMD在实际频率超过2GHz以后也无法大幅度提升,3GHz成为了AMD无法逾越的一道坎。过高的发热量除了为夸张的散热器开拓市场外,并不受到消费者的普遍认可。处理器的高性能不应该以高功耗作为代价,至少,这样的高性能解决方案“胜之不武”。  但是历史的脚步总是在前进的,技术进步、产品改造一天也不会停息。正是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寻找新的卖点,Intel和AMD都不约而同地祭起了双核心这面大旗。在高频产品有“吃力不讨好”嫌疑的情况下,双核/多核技术似乎是目前提升处理器性能的另一种解决方案。在这一

4、点上,AMD与Intel的看法是不谋而合的。这对在市场上恶斗了多年的老朋友对双核处理器的市场真可谓是“高度重视”,双方对双核产品的发布日期都是一改再改。老大哥Intel或许真的意识到了“首发”的魅力(想当年AMD首发桌面64位处理器的情景,确是赢得了不少的鲜花与掌声),果断地作出了提前发布其双核产品的决定.2005年4月18日,INTEL公司举行了双核心处理器发布会.AMD公司也于当月晚些时候发布了其双核心微处理器产品和INTEL公司抗衡争夺市场.本文第二部分介绍PC机处理器发展的简要历史,双核心处理器出现的背景及双核心与HT超线程技术的对比.第三部分论述双核心技术的细节和

5、架构.第四部分通过对比主流双核处理器和单核处理器性能,阐述双核技术的优势和双核心处理器能带来的性能提升.一、对相关问题及技术的介绍2.1个人计算机CPU发展简介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在最近20年几乎是是以令人炫目的高速度进行的.仅仅看离我们最近的一段时间,20世纪末21世纪初的这15年左右,.从1990年开始,电脑的发展可以说是一日千里,尤其是电脑的核心部件----中央处理器在莫尔定律的规则下发展高速,可以说是一个奇迹。15年前你有没有想过在线播放流媒体,实时的视频交流,绚丽的3D游戏,紧张刺激的电子竞技,同时运行多个大型软件?这在当时几乎是天方夜谭的事情,在如今都变成了现实。I

6、ntel的第一款CPU----4004,大约生产于1971年,集成2300个晶体管,工作电压12v,具有640字节的内存寻址能力。由于发热量极低,工作时根本不需要散热器从1993年至今,CPU的频率提升了多少?1993年,Pentium60的主频为60MHz,而现在的Pentium4670的主频达到了3800MHz,整整提升了63倍。内存的容量也是,如今随便找一个入门级的电脑,其内存的容量都要超过当年电脑硬盘的容量。从CPU到内存,频率升高了,容量变大了,但是整机的性能有多大的提升?给大家举一个例子,1993年的时候,想要把一张CD压缩成MP3格式需要5个小时的时间,而如今

7、只需要5分钟还有什么能说明CPU的发展速度呢?再给大家举一个例子,Intel于1971年生产的4004仅仅集成2300个晶体管,而现在的PentiumExtremeEdition840集成了2.3亿个晶体管,晶体管的数量整整增长了10万倍。工作电压也由最一开始的12v一路直线下降到1.2v左右。2.2单核心处理器的功耗和发热量两大问题自戈登·摩尔在1965年提出每隔18~24个月单位面积的晶体管数量倍增的摩尔定律之后,每一次的处理器研发,都凭借着每两~三年一次的制程提升,得以在一定的晶圆面积下,用更多的晶体管来设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