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烂果原因及防治

葡萄烂果原因及防治

ID:12070325

大小:32.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5

葡萄烂果原因及防治_第1页
葡萄烂果原因及防治_第2页
葡萄烂果原因及防治_第3页
葡萄烂果原因及防治_第4页
葡萄烂果原因及防治_第5页
资源描述:

《葡萄烂果原因及防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葡萄烂果原因及防治葡萄烂果在葡萄园管理中,每年都会出现,给葡萄种植专业户造成不少损失。下面谈一下葡萄烂果原因及防治:       一、原因       1、阴雨连绵,空气湿度大,葡萄的霜霉病、白腐病、灰霉病等病菌,都喜欢潮湿的环境,一到多雨年份就大量发生,危害严重,造成烂果。       2、枝繁叶茂,通风透光差。葡萄架面枝叶过密,果穗留量大,通风透光较差,容易发生病虫害,造成烂果。       3、营养失调,微肥不足。合理施用有机肥或无机复合肥,能增强对多种病虫害的抵御能力,并使刺吸性害虫的营养恶化,而氮肥过多

2、,磷钾及微肥不足,土壤积水都会促使病虫害发生,造成烂果。       二、防治方法       1、选择抗病性强的葡萄品种。       2、病虫害防治要以“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原则。       病害防治:发病初期就进行喷药防治,药剂可用甲托,多菌灵等根据病情7——10天防治一次,共防治2——5次,如遇阴雨天气适当增加防治次数。   虫害防治:主要有蓟马、二星叶蝉、葡萄虎蛾等。蓟马、二星叶蝉可用吡虫啉2000——3000倍液防治;葡萄虎蛾可用氯氰菊酯2000倍液喷雾或阿维菌素4000——5000倍液喷雾防治。

3、       3、结合套袋防烂果。套袋可减轻病虫危害,减少裂果、烂果。套袋要在果穗整形后立即进行,套袋前要细喷一次杀虫杀菌剂,采收前1——2周摘袋,以促进着色。       4、结合夏剪防烂果。夏剪要做到及时疏除过密枝梢和徒长枝,对结果枝组要精细修剪,及时摘心,防止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失调,影响当年产量。修剪时要注意:结果母枝每个节位只留一个饱满芽,其余侧芽或副芽全部抹去;开花前5——7天,在结果枝最上端花序前,留4——5片叶摘心。另外,还要合理留取花量、防止过量负载。花期至果实膨大期及时疏花疏果,疏除小果、畸形果

4、、病虫果、烂果,提高果实品质。  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病虫害是直接影响葡萄产量、品质的重要因素,而葡萄生长后期烂果是危害葡萄产量的最主要原因。近年来,由于我区葡萄生产迅速发展,病虫害种类也随之增多,发生规律也较复杂,因此病虫害防治工作尤为重要。为避免葡萄生长后期出现烂果现象,人们常大量使用化学农药,不仅造成葡萄农药残留量超标,还对环境造成污染。因此实际生产过程中,应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工作方针。笔者结合葡萄生长后期烂果的发生原因、特点、防治等方面进行如下探讨。   1 葡萄生长后期烂果

5、的主要原因  (1)病菌感染,一般引起葡萄烂果的主要病害有白腐病、炭疽病、特殊年份也有黑腐病。  (2)营养不良,树势衰弱,偏施氮肥,缺少钾、钙、微量元素,或挂果过多、负载量大,致使植株长势弱,降低了抗病能力。  (3)气候潮湿,夏剪不及时,果园郁闭、通风透光不良、雨水过多、土壤和空气相对湿度过大,加速了病害的传染和蔓延。  2 葡萄生长后期发生的常见病害  2.1 葡萄白腐病  2.1.1 病状 此病主要为害果穗,有时新梢和叶片也被侵害。一般接近地面的果穗,其穗轴、果梗最先发病,受害部位初期出现水渍状的病斑,后

6、逐渐扩大,环绕穗轴,使其果粒软腐,振动时病粒容易脱落。在烂果表面上产生灰白色小粒点,即分生孢子器。潮湿季节受害变软的果粒表面破裂,溢出淡黄色粘液。  2.1.2 病原常见的无性世代属于半知菌亚门、盾壳霉属(Coniothyriumdiplodiella (Speg.)Sacc.),分生孢子器球形或扁球形,灰白色至灰褐色,并有孔口。分生孢子梗单胞、无色,着生在孢子器底部的丘状组织上;分生孢子单胞、椭圆形或瓜子形、初无色,成熟时呈褐色,大小为8.9~13.2μm×6~8μm。  2.1.3 发生特点病原菌以分生孢子器

7、及菌丝体在病组织中越冬,散落在土壤中的病残体是翌年初侵染的主要来源。风雨、昆虫是该病传播的主要媒介。雨水不仅把带有分生孢子的土壤颗粒飞溅到果穗和接近地面的新梢上,也是孢子萌发侵染的主要条件。因此,6月上、中旬降雨次数的多少和降雨量的大小决定当年白腐病发生的早晚和轻重。一般6月中、下旬开始发病,7月下旬至8月上旬为盛期。夏季高温多雨、尤其阴雨连绵的天气易造成病害流行。果园地势低洼、排水不良、管理粗放、杂草丛生的发病严重。白腐病菌为弱寄生菌,主要由伤口侵入,如田间操作的机械伤、虫咬伤以及风害、雹害造成的伤口等,小果梗

8、的密腺、叶片的水孔、气孔等也都是病菌侵入的门户。  2.2 葡萄炭疽病  2.2.1 病状此病主要危害果实,穗轴和果梗也能受害。葡萄在浆果着色后期接近成熟时发病最重,故称为晚腐病。一般在距地面近的果穗尖端先发病,初期在果面上发生水渍状的褐色小斑点,逐渐扩大,呈圆形深褐色病斑,略凹陷,2~3d后,产生小黑点,排列成同心轮纹状,即为病菌的分生孢子盘。在多雨潮湿天气,自盘中流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