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

ID:1207181

大小:415.00 KB

页数:13页

时间:2017-11-08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1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2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3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4页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2012届高考地理一轮复习单元检测: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一、选择题(2011·广州模拟)某研究人员依据我国多年平均气候资料,按一定方向分别选取了A→F和①→⑥共12个地区,分类绘成甲、乙两图。读图完成1~2题。1.甲、乙两图反映的地理环境分异规律分别为(  )A.甲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B.乙图反映由赤道向两极分异C.甲图反映由背风坡向迎风坡分异D.乙图反映由平原向高原分异解析:图甲体现了积温的变化状况,主要受纬度因素影响,体现了从赤道向两极的分异规律;图乙反映的是降水的变化,在我国主要受海陆因素影响,体现了从沿海到内陆的分异规律;C、D项的分异无体现。答案:

2、A2.某地水热状况与A和⑥地区相似,则该地(  )A.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B.该地自然植被可能是温带落叶阔叶林C.光热资源丰富,盛产长绒棉D.可能为我国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解析:题干中描述的地区积温最高,降水最丰富,结合选项应属于我国热带地区,可能是我国的热带作物生产基地,自然植被可能是热带雨林。答案:D雪线高度是指终年积雪下限的海拔。下图表示全球不同纬度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分布。读图,回答3~5题。3.表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气温、降水量的曲线依次是(  )A.①②③       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解析:全球的气温变化主要受纬度位置的影响,因此其变化

3、规律应该是由低纬地区向高纬地区逐渐降低。全球有两个纬度带是多雨地区,一个是赤道地区,另一个是南北纬60°附近的副极地地区。南北纬30°附近的副热带和南北纬90°附近的极地地区是两个少雨地区,所以,全球的降水变化规律应该是由赤道向副热带逐渐减少,再由副热带向副极地逐渐增多,最后由副极地向极地逐渐减少。雪线的高低主要受气温与降水量两个变量的影响,副热带地区降水少,气温高,雪线高。赤道地区尽管气温高,但降水量更大,因此,雪线较副热带地区低。由副热带地区向高纬度地区,气温逐渐变低,雪线也随之降低。答案:A4.多年平均雪线高度(  )A.随纬度增高而降低B.在副热带地区最高C.

4、在降水量大的地区较高D.在南半球低纬度地区最低解析:副热带地区降水少,气温高,雪线高。答案:B5.依图示资料可知(  )A.北半球高纬地区多年平均气温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B.南半球中纬地区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降水量变化趋势基本一致C.多年平均雪线高度与气温变化趋势一致D.北半球高纬地区陆地比重小于南半球解析:高纬度地区是指60°~90°,从图中60°N~90°N的气温与降水量曲线分布情况可作出正确的判断。答案:A(2011·宁夏中卫)读我国27°N局部地区剖面图。回答6~8题。6.根据当地垂直植被带分布规律判断,甲处植被带应为(  )A.落叶阔叶林B.热带雨林C.高

5、山灌丛草D.常绿松林解析:根据图中各山地垂直植被带的递变规律可知,甲处植被带应与其他三座山地东侧的常绿松林一致。答案:D7.玉龙山山麓植被带是在干热气候条件下形成的,当地这种气候的成因是(  )①常年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盛行下沉气流 ②冬季风背风坡,下沉增温 ③西南季风越过山顶,下沉增温④河谷地带,地形闭塞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解析:根据经纬度可知,该地位于我国的西南部,图中所示盛行风应为西南季风。玉龙山山麓之所以气候干热,主要原因是西南季风越过山顶,下沉增温,加之地处河谷地带,地形闭塞,水汽较少。答案:B8.该地居民主要分布在(  )A.常

6、绿阔叶林分布地区B.河谷西侧山麓地区C.山脉西侧山麓地区D.山脉东侧森林地区解析:据上题可知,该处山地的西坡为迎风坡,因此山脉西侧山麓地区的自然条件较为优越,为当地居民的主要分布地区。答案:C下面两幅图中,甲图为“从雅加达到北京附近沿经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乙图为“经北京附近沿纬线的植被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9~10题。9.在A处的大片森林中出现苔原植被是因为(  )A.纬度位置影响,属纬度地带性B.海陆位置影响,属经度地带性C.受地形影响,属垂直地带性D.受地形影响,属非地带性解析:A处的苔原植被处于亚寒带针叶林植被之中,应该是由于地势起伏而形成的,属非地带性因素。

7、答案:D10.在乙图中,D处之所以能形成草原的原因是(  )A.受到夏季风的影响气候较为湿润B.受到西风的影响带来丰富的降水C.E处有高山冰雪融水,使这里有较为丰富的水资源,能滋润生长的草地D.受冬季风的影响从北冰洋带来丰富的水汽解析:D处距海洋远,降水少,其东、西两侧均为温带荒漠、半荒漠,由于E处高山上的冰雪融水形成丰富的灌溉水源,滋润了土地,成为草原。答案:C(2011·山东莱芜)人类活动会导致某些自然要素的变化,进而带动其他要素的变化,其中水是比较容易受人类干扰的自然要素。完成11~12题。11.读图,判断方框Ⅰ、Ⅱ、Ⅲ、Ⅳ相应内容的排序正确的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