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部发[1996]266号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劳部发[1996]266号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ID:12072196

大小:44.50 K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5

劳部发[1996]266号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_第1页
劳部发[1996]266号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_第2页
劳部发[1996]266号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_第3页
劳部发[1996]266号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_第4页
劳部发[1996]266号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_第5页
资源描述:

《劳部发[1996]266号 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企业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劳部发[1996]266号来源: 转载 作者:劳动部 发表日期: 2007-5-1715:47:34 阅读次数: 13734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以利,分散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根据《劳动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企业及其职工必须遵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三条 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设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工伤职工提供经济补偿和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第四条 企业必须按照国家和当地人民政府的规

2、定参加工伤保险,按时足额缴纳工伤保险费,按照本办法和当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标准保障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    第五条 工伤保险要与事故预防、职业病防治相结合。企业和职工必须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遵守劳动安全卫生法规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劳动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防止劳动过程中的事故,减少职业危害。    第六条 职工发生工伤或者患职业病后,应当得到及时救治。各地应当依据本地区社会经济条件,逐步发展职业康复事业,帮助因工致残职工从事适合其身体状况的劳动。    第七条 县级以上各级人民政府劳动行政部门主管本行政区域内的企业职工工伤保险

3、工作。县级以上社会保险基金经办机构经办工伤保险业务(以下简称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负责工伤保险基金的筹集、管理和待遇支付,以及工伤职工的管理服务等工作。 第二章 工伤范围及其认定    第八条 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一)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单位重大利益的工作的;    (二)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试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    (三)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

4、职业病的;    (四)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五)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    (六)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的;    (七)因公、因战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    (八)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或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九)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和必须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

5、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    (十)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九条 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    (一)犯罪或违法;    (二)自杀或自残;    (三)斗殴;    (四)酗酒;    (五)蓄意违章;    (六)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第十条 企业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出工伤报告。    工伤职工或其亲属没有可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由本企业工会组织代表工伤职工提出待遇申请。    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申

6、请应当经企业签字后报送。企业不签字的,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可以直接报送申请。    第十一条 劳动行政部门接到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组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调查取证,在七日内作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特殊情况可以延长,但不得超过三十日。认定工伤应当根据以下资料:    (一)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    (二)指定医院或医疗机构初次治疗工伤的诊断书和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属于轻伤无需到医院治疗的,由企业医生开具工伤诊断书;    (三)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者劳动行政部门根据职工的申请进行调查的工伤报告。工伤认定的决定应

7、当以书面形式通知申请人和企业。    第十二条 职工因公外出期间或者在抢险救灾中失踪的,其亲属或者企业应当向企业所在地公安部门、劳动行政部门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应当根据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结论认定因工死亡。 第三章 劳动鉴定和工伤评残    第十三条 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治愈或者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或者医疗期满仍不能工作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为伤残等级并定期复查伤残状况。    第十四条 各级劳动鉴定委员会应当按国家制定的工伤与职业病致残程度鉴定标准(国家标准gb/16180—1996)(以下简称评残标准),对因工负伤或者患职业病的

8、职工伤残后丧失劳动能力的程度和护理依赖程度进行等级鉴定。符合评残标准一级至四级为全部丧失劳动能力;五级至六级为大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七级至十级为部分丧失劳动能力。伤残待遇的确定和工伤职工的安置以评定的伤残等级为主要依据。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