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用性的探讨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用性的探讨

ID:12072841

大小:142.00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15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用性的探讨 _第1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用性的探讨 _第2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用性的探讨 _第3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用性的探讨 _第4页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用性的探讨 _第5页
资源描述: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用性的探讨 》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用性的探讨··一、经济发展方式的思考经济发展问题由来已久,早期的经济发展理论主要集中于经济增长层面上,强调资本和劳动的数量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属粗放型的经济增长路径;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后,发展经济学理论特别重视研究技术、人力资本、制度等对经济增长的重要作用,属集约型的经济增长路径。与此同时,许多发展经济理论并没有把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严格区别开来,有时几乎是把两者等同起来或交替使用。现代经济学观点认为,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或地区由商品和劳务的增加相结合的生产能力的提高及社会财富的量的增多;而经济发展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均实际福利的增长过程,不仅指社会财富的量的增多

2、,还包括社会财富的质的提升。经济发展分为两类,相应地,经济发展方式也可以分为数量型经济发展方式和质量型经济发展方式,即一般意义上的经济增长方式和经济发展方式。前者又可以细分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和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主要依赖于土地、劳动、资本等要素的投入来谋求经济增长。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能够促进技术创新、生产效率提高、经济效益提升、产业结构优化,从而推动经济的快速增长。它们分别在不同的历史阶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同时也由于其局限性而不断向高一级发展方式转变。质量型经济发展方式是最高级形式,是指在一定的经济发展阶段、一定的经济发展战略和经济体制下,推动经济发展的方法

3、和路径,最终达到经济社会统一发展的方式。这种经济发展方式不仅谋求经济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还谋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发展方式的最高级形式。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用性的基本理论根据马克思的唯物辩证法中的质量互变规律,质变互变关系的原理要求我们坚持适度原则,又不失时机地促进事物的质变。在实践中,适度原则反对“过”和“不及”。具体到经济发展方式,就要求人们只能依据当时的条件采取相应的经济发展方式,不能超前也不能滞后,否则都不利于经济的持续发展。发展经济学的早期理论解释了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实施的必要性。哈罗德—多马模型指出,一国或一个地区在经济发展的早期,制约经

4、济增长的主要瓶颈是缺乏资本,要促进本国或本地区的经济增长,依赖于投资水平的不断增长。新古典经济增2009年12月第23卷第12期经济与管理EconomyandManagementDec.,2009Vol.23No.12收稿日期:2009-09-25基金项目:重庆市2007年重大委托项目《转变重庆经济发展方式的制度创新研究》(项目编号:2007-2WO2)阶段性成果作者简介:吴正俊(1965-),男,重庆人,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科研处处长,教授,研究方向为经济学;史晋娜(1981-),女,山西人,重庆工商大学派斯学院经济系教师,研究方向为经济理论。●经管论坛摘要:经济发展方式分为以

5、数量型和质量型经济发展方式。任何一个社会的经济发展方式不可能在开始之初就选择较高级的发展方式,即经济发展方式有其适用性。不同经济社会阶段应采取相应的经济发展方式,且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具有向更高形式转变的规律性,处于不同发展阶段的国家在经济发展方式上需要与一定的社会历史条件相适应。就经济发展方式的具体选择而言,任何一个社会实际所处的社会经济历史阶段在根本上制约着其对发展方式的具体选择。关键词:经济发展;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中图分类号:F061.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3890(2009)12-0005-04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适用性的探讨吴正俊,史晋娜(重庆工商大学

6、派斯学院,重庆400067)5经济与管理(月刊)2009年第12期··长理论指出,推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不只是资本,还有劳动,要促进一国或一个地区的经济增长,可以通过劳动力投入的增加来实现。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规律的作用以及资源的稀缺性,完全依靠要素投入来谋求经济增长的发展方式难以为继,必须寻找新的经济发展的动力。技术进步经济增长理论指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是科学技术的进步,这就为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向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奠定了理论基础。此后,全要素经济增长理论指出,经济增长除取决于劳动、资本的投入量和技术以外,还取决于制度、知识、人力资本等因素,全要素增长率的高低就成为衡量经济

7、增长方式转变的一个综合指标。但是,无论是技术经济增长理论还是全要素经济增长理论,都只是在谋求经济的增长,目标单一容易引发一系列社会问题和环境问题。这就要求集约型经济增长方式向质量型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科学发展观理论为这种转变提供了理论解释。可持续发展理论不只要求经济的发展,而且要求经济系统、社会系统、生态系统彼此间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指出,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人的发展,应“以人为本”来谋求经济发展、经济与社会的协调发展、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人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全面、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