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广州二模作文评讲资料(伦教中学2013用)

2013年广州二模作文评讲资料(伦教中学2013用)

ID:12076509

大小:62.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5

2013年广州二模作文评讲资料(伦教中学2013用)_第1页
2013年广州二模作文评讲资料(伦教中学2013用)_第2页
2013年广州二模作文评讲资料(伦教中学2013用)_第3页
2013年广州二模作文评讲资料(伦教中学2013用)_第4页
2013年广州二模作文评讲资料(伦教中学2013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年广州二模作文评讲资料(伦教中学2013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2013年广州二模作文评讲资料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美国有句谚语:“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人们不能漠视数据,数据是科学的度量。有学者认为,我们正处在一个数据时代。随着社交网络的逐渐成熟,移动带宽的迅速提升,云计算、物联网的应用多样,数据的运用和创新给公民、政府、社会带来了种种的挑战和变革。上面的材料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请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要求:①自选角度,自拟标题,自定文体。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一.题目分析,紧扣高考命题特点:这是一道材料作文题。但是没有往常材料作文的审

2、题难度,它更像是一道话题作文,只要围绕着“数据”、“数据时代”来写,就算符合题意。材料第一段的关键词是“数据”,说明数据的重要性;第二段的关键词是“数据时代”,这是承接第一段“数据”来说的,进一步指出“数据”在这个时代中的发展、应用及其意义,这一段实际暗示了立意的角度。很多同学都觉得很难写,实际这次作文题比较符合高考作文题的特点,我们应该通过这次作文发现自己的不足,吸取经验和教训。高考命题一般会处理好下面几个关系:1.备与避。我们在尽力备考,准备一些题型、素材等,希望能带上考场。可是高考命题人总是猜测我们做了哪些准备,总

3、是想办法避开我们已经做好的准备,这次的考题就避开了我们平时训练的一些题型。2.时代与热点。高考总是紧贴时代脉搏,命的题总是富有时代气息,引导我们关注社会、关注生活。但是,考语文不等于考时事,它总是和热点话题和事件保持距离,比如:“幸福广东”、“美丽中国”等的话题基本排除在作文直接考。这次的考试,“数据”“数据时代”就非常有时代气息,为我们广大青年学生所熟知,应该都有话可说。3意料之外与情理之中。高考的作文题一般都不让我们猜中,都在意料之外,但是细想一下,也在情理之中,都在考纲范围之内。这次的题目,完全出乎我们的意料之外,

4、这次的材料作文跟平常训练的材料作文有点不同。但是,它考出了我们同学的对生活的关注度,考出了考生的感悟能力,分析能力,想象能力和表达能力。如果平时不留心生活的同学,想用一些陈旧的素材,总是搬几个老祖宗出来,这次就不能奏效。语文还是要回归生活,紧跟时代步伐的。这也符合了“高考作文考思维、考思想、考表达”的指导思想。4易与难。就是容易审题和难得高分,高考作文题降低审题难度,容易审题,但是难写出有深度的文章,难得高分的特点。这次作文题就符合这样的特点。因此这次的作文题还是有很明显的高考题的影子在里面,希望同学们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5、。二.立意列举:材料第一段可引发的立意有:(正向、反向、辩证三个角度)1.正向立意:通过数据认识社会、认识人生;重视数据是求真求实的体现(但不能脱离数据谈求真求实);数据要真实可信;要关注数据、尊重数据、意识到数据的重要意义和作用;数据胜于雄辩;漠视数据,灾难无穷(立意角度落在“数据”、第一段的第二句)等等。2.反向立意:不要迷信、盲从数据;对数据的真实性、可靠性要大胆质疑;数据不是衡量真理的标准;莫让数据蒙蔽了双眼等等。3.辩证立意:数据是把双刃剑材料第二段可引发的立意有:数据的运用和创新带来的变化;时代,不能忽视数据

6、。(立意角度落在“数据”、“数据时代”、第二段的第一句);世界变了。(立意角度落在“数据时代”、第二段的第二句);应如何面对网民的声音。(立意角度落在“数据时代”、第二段的第二句);在数据的海洋中迷失了自己;莫做数据的奴隶;政府,请用数据说话;数据引领时代等等。同学们觉得难写,不会立意是一个重要的原因。材料的第二段已经有了一些引导,只要我们从“8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会怎样”几个角度思考,还是可以找到一些角度的,比如:“是什么”:数据不可以成为衡量爱心的标准;数据可以反映事实真相:“为什么”:千言万语,不如

7、数据有力;数据可以强化管理;数据无法衡量幸福/数据无法测量爱;数据可以预测事情的发展;数据可以计算,却不能拉近人与人的距离;数据不可以度量一切,尤其是精神、品格等“怎么办”:抽样不同,得到的数据不同,离真相的距离不同;用数据调动人的积极性;用数据树立政府的威信“会怎样”:数据可以让我们的认知由模糊变清晰;“数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许多便利;“数据”可以加快信息的传播……三.暴露问题:1.偷换概念。(1)严格意义上,关键词“数据”,应是指那些与统计、计算、研究或设计等有关的数值,与此无关的数只是数字或数量。如“今天”“吃了两

8、个包子”“看了三本书”“十二点睡觉”等,都只是数字,而不是数据。本次作文不设这个标准。(2)第二段的“数据时代”“网络”“移动带宽”“云计算”“物联网”等名词,都是就数据的运用和创新而言,它们都不是第一段中的“数据”。“家里添了一台数字电视”不是“家里添了一台数据”,“刷着微博”也不是“刷着数据”,而“数据带给我们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