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材:历史记忆点分解记忆

素材:历史记忆点分解记忆

ID:12081981

大小:71.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素材:历史记忆点分解记忆_第1页
素材:历史记忆点分解记忆_第2页
素材:历史记忆点分解记忆_第3页
素材:历史记忆点分解记忆_第4页
素材:历史记忆点分解记忆_第5页
资源描述:

《素材:历史记忆点分解记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历史记忆点分解第一天禁烟运动背景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向中国走私鸦片;鸦片走私给中国社会带来严重危害。时间1839年6月3日领导人林则徐地点广州虎门海滩意义虎门销烟显示了反抗外来侵略的坚强意志。对林则徐的评价林则徐是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鸦片战争根本原因英国为了打开中国市场。(与中国闭关政策有关;与工业革命有关)直接原因(导火线)林则徐领导的禁烟运动开始时间1840年6月开始事件英国舰队开到广州海面进行挑衅。重要事件1841年,英军强占香港岛。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结果1842年8月,中国战败,被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南京条约》。条约内容中国割香港

2、岛给英国(割地);赔款2100万元;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英商在华进出口货物应缴纳的关税,中国须同英国商定。影响鸦片战争使中国由封建社会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第二天第二次鸦片战争根本原因为了取得更多的侵略利益,进一步打开中国市场。时间1856年10月到1860年10月。主凶英国法国帮凶俄国美国给中国造成的灾难英法联军于1860年10月,抢劫并火烧了圆明园。俄国在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后,割占中国150多万平方千米的土地,俄国是近代侵占中国领土最多的国家。太平天国运动时间1851年1月~1864年

3、地点广西桂平县金田村国号太平天国军名太平军重要事件1853年,太平军攻克南京,定为都城,改名“天京”。1860年,中外反动势力组成洋枪队,头目是美国人华尔。太平军取得青浦大捷。1862年,太平军取得慈溪大捷,击毙华尔。结果轰轰烈烈的太平天国运动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第三天左宗棠收复新疆背景:1865年,中亚浩罕国陆军总司令阿古柏侵入新疆;英、俄争夺新疆,支持阿古柏。陕甘总督左宗棠坚决主张收复新疆。收复新疆的时间:1876年开始,1878年,清军收复了除伊犁以外的新疆地区,维护了国家统一。收复方针:先北后南,缓进急战。结果:1881年

4、,中国收回伊犁。1884年,清政府在新疆设立行省,任命刘锦棠为新疆第一任巡抚。甲午中日战争直接原因:朝鲜爆发内战(农民起义),清政府应朝鲜政府请求出兵镇压。根本原因:日本向中国侵略扩张。时间:1894年。著名战役:黄海海战。地点:黄海大东沟。民族英雄:邓世昌结果:中国战败;北洋舰队全军覆没;1895年,清政府与日本签订《马关条约》。《条约内容》内容:中国割辽东半岛、台湾和澎湖列岛给日本;赔偿日本军费白银2亿两;增开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通商口岸;允许日本人在通商口岸开设工厂。影响: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第四天八国联军侵华直接原因:义

5、和团运动的兴起和发展。根本原因:为了维护帝国主义国家在中国的侵略权益。时间:1900年。义和团战果:廊坊大捷。义和团结局:在中外反动势力的联合绞杀下失败了。八国联军头目:西摩尔。战争结果:1901年,中国战败,与列强签订《辛丑条约》条约的主要内容:中国赔偿白银4.5亿两,以海关税收作担保。拆毁北京至大沽的炮台,准许各国派兵驻守在北京至山海关铁路沿线要地;划定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由各国派兵保护;清政府保证严禁人民参加反帝活动。影响:《辛丑条约》使清政府置于列强的控制之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第五天洋务运动开展洋务

6、运动的原因:两次鸦片战争中国战败。根本目的:为了维护清朝统治。时间: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代表人物:奕、李鸿章、左宗棠、曾国藩、张之洞。所属派别:地主阶级洋务派。提出口号:前期——自强;后期——求富运动内容:19世纪60年代,创办了一批近代军事工业【安庆内军械所(曾国藩)】【江南制造总局(李鸿章)】【福州船政局(左宗棠)】19世纪70年代开始,创办了一批近代民用企业【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开平矿务局(李鸿章)】【汉阳铁厂(张之洞)】建立北洋、南洋、福建、广东四支海军。1862年,请政府设立新式学堂——京师同文馆。派出第一批留学生(代表

7、人物:詹天佑)运动性质:是一次失败了的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影响:客观上引进了西方的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促进了中国近代资本主义工业的产生和发展。在抵御西方列强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上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第六天戊戌变法直接原因: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根本原因:挽救民族危亡。序幕:公车上书(没成功)。变法准备:组织上,成立强学会;宣传上,创办《中外纪闻》(又名《万国公报》)。代表人物: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为变法而死)。代表阶级:资产阶级维新派(改良派)。百日维新时间:1898年6月11日——9月21日。变法内容:1.改革政府机构

8、,裁撤冗官,任用维新人士;2.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3.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翻译西方书籍,传播新思想;4.创办报刊,开放言论;5.训练新式军队。戊戌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