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

ID:12086768

大小:74.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5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_第1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_第2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_第3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_第4页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摘要:综述了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其生产菌,介绍了目前常用的两种生产方法:微生物发酵法和酶法合成生物表面活性剂。总结了其在环境工程中的应用,如在废水处理中浮选去除重金属离子,在污染场地的生物修复中用于促进烷烃、多环芳烃(PAHs)的降解,修复受重金属污染的土壤等,并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做了探讨。关键词:生物表面活性剂生物修复重金属多环芳烃   生物表面活性剂是微生物在一定条件下培养时,在代谢过程中分泌的具有表面活性的代谢产物。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相比,生物表面活性剂具有许多独特的属性,如:结构的多样性、生物可降解性、广

2、泛的生物活性及对环境的温和性等[1]。由于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受原材料、价格和产品性能等因素的影响,且在生产和使用过程中常会严重污染环境及危害人类健康。因此,随着人类环保和健康意识的增强,近二十多年来,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究日益增多,发展很快,国外已就多种生物表面活性剂及其生产工艺申请了专利[2],如乙酸钙不动杆菌生产的一种胞外生物乳化剂已经有了成品出售。国内对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研制和开发应用起步较晚,但近年来也给予了高度重视,其中研究最多的就是生物表面活性剂在提高石油采收率以及生物修复中的应用。  1生物表面活性剂的

3、种类及其生产菌  1.1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  化学合成表面活性剂通常是根据它们的极性基团来分类,而生物表面活性剂则通过它们的生化性质和生产菌的不同来区分。一般可分为五种类型:糖脂、磷脂和脂肪酸、脂肽和脂蛋白、聚合物和特殊表面活性剂[1]。  1.2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菌  大多数生物表面活性剂是细菌、酵母菌和真菌的代谢产物。这些生产菌大多是从油类污染的湖泊、土壤或海洋中筛选得到的。如Banat等[3]从油泥污染的土壤中分离得到两株生物表面活性剂的菌株:芽孢杆菌AB-2和Y12-B。表1列出了一些主要的生物表面活性

4、剂的种类及其生产菌[2,4]。  表1 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及其生产菌  生物表面活性剂       生产菌     海藻糖脂  石蜡节杆菌(Arthrobacterparaffineus)     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spp.)   红平红球菌(Rhodococuserythropolis)     鼠李糖脂  铜绿假单胞菌(Pseudomonasaeruginosa)     槐糖脂  解脂假丝酵母(Candidalipolytica)  球拟酵母(Torulopsisbombicola) 

5、    葡萄糖、果糖、蔗糖脂  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spp.)     红平红球菌(R..erythropolis)     纤维二糖脂  玉蜀黍黑粉菌(Ustilagomaydis)     脂多糖  乙酸钙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calcoaceticusRAG1)     假单胞菌(Pseudomonasspp.)     脂肽  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subtilis)     地衣芽孢杆菌(Bacilluslicheniformis)  荧光假单胞菌(Pseudom

6、onasfluorescens)     鸟氨酸,赖氨酸,缩氨酸  氧化硫硫杆菌(Thiobacillusthiooxidans)     盐屋链霉菌(Streptomycessioyaensia)     葡萄糖杆菌(Gluconobactercerinus)  磷脂  氧化硫硫杆菌(T.thiooxidans)     脂肪酸  野兔棒状杆菌(Corynebacteriumlepus)     石蜡节杆菌(Arthrobacterparaffineus)  2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生产  目前,可以通过两种途径生产生

7、物表面活性剂:微生物发酵法和酶法。  采用发酵法生产时,生物表面活性剂的种类、产量主要取决于生产菌的种类、生长阶段,碳基质的性质,培养基中N、P和金属离子Mg2+、Fe2+的浓度以及培养条件(pH、温度、搅拌速度等)。如Davis等[5]在成批培养枯草芽孢杆菌时发现,在溶解氧耗尽和限氮条件下可得最大浓度(439.0mg/L)的莎梵婷。Kitamoto等[6]利用南极假丝酵母的休止细胞生产甘露糖赤藓糖醇脂,对培养条件进行优化后,最高产量可达140g/L。发酵法生产生物表面活性剂的优点在于生产费用低、种类多样和工艺简便

8、等,便于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但产物的分离纯化成本较高。  与微生物发酵法相比,酶法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分子多是一些结构相对简单的分子,但同样具有优良的表面活性。其优点在于产物的提取费用低、次级结构改良方便、容易提纯以及固定化酶可重复使用等,且酶法合成的表面活性剂可用于生产高附加值产品,如药品组分。尽管现阶段酶制剂成本较高,但通过基因工程技术增强酶的稳定性与活性,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