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导学自学教学模式

浅谈导学自学教学模式

ID:12091033

大小:33.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5

浅谈导学自学教学模式_第1页
浅谈导学自学教学模式_第2页
浅谈导学自学教学模式_第3页
浅谈导学自学教学模式_第4页
浅谈导学自学教学模式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导学自学教学模式》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浅谈语文学科“导学自学”教学模式年丰中心校潘淑英首先,让我们再来明确一下“导学自学”教学模式的核心内涵。因为任何事情不知其真谛,就无从入手。那么,“导学自学”教学模式的实施,应该是教师的引导贯穿于教学的始终。课前,教师根据教学内容和学生的实际,从不同的层次和角度设计出具体的引导方案;课中,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进度和程度,选择、调整原来设计的引导方案,对学生实施最佳的引导,让学生能够以最快的速度,最有效的方法进行学习。“导学自学”教学模式实施的过程,是坚持以学生为主体的过程。它要求教师在课的目标、任务和内容不变的

2、前提下,把自己全部包揽的讲变成引导学生自学,把学习的主动权还给学生,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成为知识的探究者和获取者。教师给学生的是“授之以渔”,即教师的“导”必须是教给学习方法,让学生运用正确的方法经过自己的思考、探索和研究去获取知识。其次,我们再一次明确一下“导学自学”教学模式的具体操作。一、预习检测。这一环节的主旨是对上一课第六环节布置预习的检验测试,验证学生对教师预先布置的预习任务的完成情况,主要完成两项任务,一项是掌握学生已有的旧知识与要新学的知识建立联系情况,为顺利学习新知识搭桥铺路,

3、第二项是了解掌握学生第一次自学教材情况,为以学定教调整课堂教学预案做准备。这个环节绝对不是过去教学环节中的复习提问的简单重复和翻版,而是针对将要进行的新知识学习所进行的第一次学生自学。因此,教师在布置预想或提纲时要下功夫精心设计,既要考虑布置新旧知识联系的问题,又要布置学生第一次自学教材内容的问题,考虑学生的实际能力,尽量布置学生通过自学教材能弄明白的问题,如果测时发现学生有没弄明白的地方,那很有可能就是本节课的重点或难点,这也正是课堂教学中师生要共同突破的地方。要相信学生的能力,大胆放手引导自学;要依靠学生

4、的自学,通过自学探究获取新知识。教师不要担心学生都事先自学了,都有了半身之体了,那课堂上我还教啥呀?陶行知先生说“教是为了不教”。过去我们不也强调过“管教管导”吗?学生自己能弄明白的知识就不要教,一时还弄不明白的知识教师就进行引导、启发、点拨,经过引导、启发、点拨也弄不明白的知识才讲。所以我们说“预习检测”布置好预习是前提,布置预习绝不能草率了之。预习布置的科学、充分,检测时就有抓手。预习检测的方式方法可结合实际灵活多样,可检查学生的预习笔记(学生一定要有预习笔记专用本,把预习题和预习自学的效果记录下来,备教

5、师检测、学生内交流讨论之用),可引导学生汇报自学情况进行交流(学生汇报交流的问题一定是学习新知的关键问题),可教师观察与学生对话交流互动(这是学生间交流讨论预习自学情况时教师巡回观察,发现疑难问题及时对话互动),可根据预习题进行提问(当然是经过精心设计的预习题)。无论采用哪种方法,都有讲究针对性和实效性。预习检测要注重问题化和目的性。一是布置预习就是按问题设计的,具有问题化;二是课前检测就是检测预习布置的问题,具有问题化;三是通过检测交流对话,生成新的问题,更具有问题化;四是师生对检测情况进行整理归纳,整理出

6、教学和学习目标,这就具有了目的性。以前我也曾讲过,出示目标环节可不用小黑板硬性出示,然后还让学生齐读教学目标,也大可不必,而是用归纳整理预习检测的方法,把整理出来的核心内容板书出来即作为本节课的教学学习目标。具体说就是把教师检测学生第一次学习情况交流汇总出来的要学习的知识点和要达到的效果简要归纳出来板书在适当的位置。二、明确任务。在“预习检测”环节中,我们已经把教学或学习目标总结提炼出来了,在“明确任务”这个环节里,我们就是要把这个目标进行分解,用问题的形式进行分解落实,也就是让学生带着问题二次自学,从中发现

7、新的问题,再通过师生交流、讨论、对话解决这些问题。明确任务,落实目标环节是这节课的重头戏,本节课的知识点、重点和难点都要在这个环节中得到体现和落实,以此来达到实现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的目的。具体操作就是:把教学目标和学习目标分解,用一个一个精心设计的问题串起来,作为一个一个的任务落实到每个学习小组或每个人头(视具体情况而定),通过教师巧妙的引导和指导,通过师生讨论交流与对话来把任务完成,也就是把知识点、重点、难点等一个个问题解决消化掉。需注意的是任务问题一定要明确具体,便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自学和师生交流,如果

8、任务问题不明确、具体,学生就会茫然不知道怎样操作,造成课堂空白或无法进行下去。在这一环节里,分解目标、问题设计是前提,学生自主学习探究与合作交流是基础,教师巧妙点拨引导是关键。三、总结提升(也就是过去我们在课堂上常用的小结归纳概括)。当然我们这里是对上个环节师生完成任务情况进行总结和概括,归纳提升为规律或定理、定义或段义。中心思想,也就是对本节课知识点、重难点的总结和概括,使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知识有个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