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萎不长胎死不下

胎萎不长胎死不下

ID:12091820

大小:1.26 MB

页数:37页

时间:2018-07-15

胎萎不长胎死不下_第1页
胎萎不长胎死不下_第2页
胎萎不长胎死不下_第3页
胎萎不长胎死不下_第4页
胎萎不长胎死不下_第5页
资源描述:

《胎萎不长胎死不下》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谁不想生一个可爱的BB?谁不想可爱的BB能健康成长?但是…胎萎不长胎死不下重庆三峡医药高等专科学校中医系岳秀永目的与要求掌握:①胎萎不长的定义、诊断和辨证论治②胎死不下的定义、诊断和辨证论治了解:①胎萎不长的病因病机和转归②胎死不下的病因病机胎儿发育特征妊娠9周前:胚胎期。以后称胎儿。妊娠12周末:胎儿身长9cm体重20g妊娠16周末:身长16cm体重100g妊娠20周末:身长25cm体重300g妊娠24周末:身长30cm体重700g妊娠28周末:身长35cm体重1000g妊娠32周末:身长40cm体重1700g

2、妊娠36周末:身长45cm体重2500g妊娠40周末:身长50cm体重3000g胎儿发育特征周数手测宫高尺测宫高满12周耻骨联合上2—3横指满16周脐耻之间满20周脐下一横指18(15.3—21.4)厘米满24周脐上二横指24(22—25.1)厘米满28周脐上三横指26(22.4—29)厘米满32周脐剑之间29(25.3—32.0)厘米满36周剑突下二横指32(29.8—34.5)厘米满40周剑脐之间33厘米一胎萎不长的定义妊娠四五个月后,孕妇腹型与宫体增大明显小于正常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而生长迟缓者,称为“胎萎不

3、长”。《诸病源候论》称为“妊娠胎萎燥”,并指出其病机为“血气虚损,胞脏冷”。《妇人大全良方》对病因进一步认识.《陈素庵妇科补解》“妊娠忧郁不解,以及阴血衰耗,胎燥而萎”。特点发生于妊娠中晚期,发病率3%~10.8%。属于高危妊娠,是围生儿死亡及发病的重要因素。存活儿常常有远期的并发症,如:体格发育不良、智力障碍、运动神经障碍等。西医学的胎儿宫内发育迟缓可参本病.(intrauterinegrowthretardation,IUGR)二病因病机主要机理:气血不足以荣养其胎 胎儿宫内生长迟缓主要病因:气血虚弱,脾肾阳

4、虚,血寒宫冷1气血虚弱素体气血不足气血虚弱久病或胎漏久胎失所养胎萎不长胎不长养2脾肾阳虚禀赋脾肾不足精血化源不足孕后房事,劳倦胎失所养胎萎不不西医的认识IUGR的病因有三方面:孕妇因素胎儿因素胎盘、脐带因素孕妇因素:遗传因素营养因素妊娠病理妊娠合并症其他:年龄、身高、体重、吸烟、酗酒、吸毒、缺乏微量元素、宫内感染等胎儿因素:染色体异常——较早发生IUGR宫内感染——主要是病毒感染接触放射线胎儿代谢功能紊乱,生长因子缺乏等。胎盘、脐带因素:胎盘功能不全胎盘梗塞脐带异常(过长,过细,脐带扭转、打结等)。三诊断病史:临

5、床表现:孕期检查:宫高、腹围、体重曲线(妊娠图)、胎儿发育指数B超:诊断较准确。主要指标有胎头双顶径、股骨长度、腹围、羊水量、胎盘成熟度等。胎儿发育指数:=宫高(cm)-3×(妊娠月份+1)参考值:﹣3~+3<﹣3则很可能为IUGR双顶径正常36周前>4mm/2周以下情况要考虑为IUGR:<2mm/2周28周<70mm30周<75mm32周<80mm四、鉴别要点胎死不下:均有腹型小。鉴别活与死。羊水过少:均有腹型小。鉴别羊水量与肢体。早产儿:均有体重低。早产儿与孕周相符。五辨证论治本病属于虚证治疗重在补脾肾、益气

6、血治疗过程中,动态观察若畸胎、死胎,速下胎益母治疗越早越好。1气血虚弱主证:妊娠四五个月后,腹形和宫体增大明显小于妊娠月份,胎儿存活+气血虚弱表现。治法:补气益血养胎。方药:胎元饮加味八珍汤去茯苓、川芎加杜仲、陈皮2脾肾阳虚主证:妊娠腹型明显小于妊娠月份,胎儿存活+脾肾阳虚表现。治法:补益脾肾,养胎长胎。方药:寿胎丸合四君子汤或温土毓麟汤人参、山药、白术、巴戟天、覆盆子其他治疗一般治疗:饮食、吸氧、左侧卧位。补充营养:果糖复方氨基酸葡萄糖能量合剂叶酸改善微循环:低分子右旋糖苷复方丹参注射液转归预后若因先天禀赋不足

7、或调治失宜预后多不良。若为营养不良,经及时合理调治,预后良好。IUGR的并发症:近期新生儿窒息、低体温、低血糖等远期学习障碍、行为异常、神经系统障碍成年后心血管病、代谢性疾病预防与调摄1·忌烟、酒、吸毒,保持心情舒畅。2·加强营养,食用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叶酸、钙剂等营养丰富易于消化的食物。3·孕妇左侧卧位,增加子宫血流量,改善胎盘灌注,定期吸氧。4·积极治疗妊娠剧吐及妊娠合并症,如:妊高征等。5·定期产前检查,及早发现,及早治疗,若胎儿有畸形及早终止妊娠。6·适时分娩。胎死不下妊娠20周以后胎死宫内,不能

8、自行产出者。称之,又称“胎死腹中”,“子死腹中”西医学的“死胎”、“胎儿死亡综合症”可参本病。定义历史沿革《诸病源候论·妊娠胎死腹中候》“此或因惊动倒仆,或染瘟疫伤寒,邪毒入于胞脏,致令胎死”。《经效产宝》载有方药《圣济总录·产难门》“子死腹中,危于胎之未下”《证治准绳·女科》“大法寒者热以行之,热者凉以行之,燥者滑以行之,危急者,毒药下之”《妇人规》“胎气薄弱,不成而殒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