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南文化论文资料

闽南文化论文资料

ID:12092963

大小:3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5

闽南文化论文资料_第1页
闽南文化论文资料_第2页
闽南文化论文资料_第3页
闽南文化论文资料_第4页
闽南文化论文资料_第5页
资源描述:

《闽南文化论文资料》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婚嫁习俗结婚在诏安民间称为“嫁娶”,由于各种礼品都得贴上红纸,门口要贴红联,故又称结婚为“做红事”、“喜事”或“好事”。结婚的环节是很多的,首先要择日(用男女的生肖、出生日辰,由算命先生或懂阴阳五行术数的专业人士,按五行相生相克去挑选一个所谓黄道吉日),婚期择定后,男女在十二天前要“行聘”(如男方入赘,就不用这项)过去,所谓“行聘”实际是送彩礼行聘送礼主要包括:聘金、酒、肉、大饼等,后来改为衣料、金银首饰、食品和其他用品,并议明数量,实际上是变相买卖。女方在收到礼品后,便全面准备嫁妆。在制新衣服中,一定要制二套“象头衫裤“(用白布制成的贴身衣裤,这种衣裤结婚后一般

2、不穿,留为百岁后收殓的内里衣裤)。嫁前姑娘要“挽面”,(先由一个中年妇女用粉抹姑娘的脸,然后用二支纱线交叉松紧拉动,拨掉脸上汗毛)表示成人。姑娘出嫁距今五六十年前是坐轿。轿分两人抬(小轿)或四人抬(大轿)到夫家门口,还有一套仪式:女婿要踢轿门,公公要用米筛引媳妇进门。后来没有轿子也,改为步行,有了自行车以后,出嫁时改骑“脚车尾”(自行车后座,现在改坐轿车),新娘穿新衣服,头发扎红头绳,插红石榴花(纸制的),过去女方如果嫁妆多的要装在嫁妆匣里,每匣二人抬着,沿途让人观看。陪伴新娘到新郎家的,要有一个中年妇女(俗称“指古妈”负责孝礼节),还有一个男孩,手执枝叶齐全的榕

3、树枝,叫“拖青”寓意婚后的日子如榕树般茂盛长青。对抬嫁妆、拖青的人称为“青奴”,结婚双方都热情招待,每人并送一个红包。新娘一般应在中午前抵夫家,下午由新郎伴同吃“新娘桌”,旧上摆十二碗菜,由“指古妈”代新娘夹菜,每夹进新娘碗里一种菜,就要说一句顺口溜的吉利话,如“吃鸡,百岁好夫妻”、“吃猪肚,好性素(好脾气)……等等。”新娘桌“要庙在洞房里,过去“吃新娘桌”要点一对红烛,表示洞房花烛。桌上摆一个红斗,内装白米,上插一把红尺,一把戟,一个红竹筒。表示婚后财丁兴旺,百年偕老。吃“新娘桌”时,村里的人可以挤围在周围观看。晚上是闹洞房,闹洞房的花样很多。新人睡前还有两个节

4、目:一是新郎新娘要搓“合房圆”(合读鸽)这是搓一种糯米浆的红团子,寓意——和合之意,一种是由新郎的弟侄辈(年纪几岁)一人,登床翻滚,寓意——婚后早生孩子之意。第二天,新娘对长辈要拜茶(请长辈吃密枣,长辈要赠送礼物或红包等),第三天新娘一早要下厨,饭后要回娘家“做三日客”(也有十二天才回娘家的),去时要带饼、肉和糖果,在娘家不能过夜,傍晚要赶回来。路途遥远的也有改为“做满月客”,去时可住3~5天,回来时,新娘的小弟弟(或堂弟)要带一瓶花生油,称巡油,婆家要宴请小舅子。捧油寓意——“添丁”的意思。女儿回去时,娘家要送一对童鸡,寓意——传宗接代。送礼和请客:结婚,男女双

5、方的亲友都要送礼,女方的亲友送礼称为“添妆”礼物多半是布类或化妆品(现改为红包),男方亲友送礼称为“相贺”礼物一般布轴,轴面贴红纸贺词,也有送房中摆设、生活用品的(现也改为送红包)。礼物一般都要凑成双数,表示“好事成双”。结婚双方对送礼的亲友均应回送礼物或寓请喜筵,男女双方对亲友回礼主要是大饼。这种大饼由男方供应,男方供应不够,或补送,或由女方添制。大约每份8~12块,多半事前送亲友,也有事后送的(即先添妆后回礼,或先送饼后添妆,二种做法都可以),女方也有出嫁当天宴请情谊特别密切的亲友。男方在结婚当晚要开筵席宴请亲友,一桌八人,座位分大位、客位、陪位;桌次分中桌、

6、边桌、下桌;大位坐长辈,客位坐平辈、陪位坐晚辈,中桌大位是舅父、舅祖,其次是族内长辈,酒席开始后,新郎新娘要举行“谢宴礼”。丧葬习俗在诏安家里有人去世料理丧葬称为“做丧事”或称“做白事”。年未满五十岁去世的叫“苦丧”,丧礼不怎么讲竟,草草了事;若是年过五十岁,并当上祖父母的,称为好命父妈,不能草率从事,繁文琐节比结婚还多,俗说:“死人多故事”。先是通知亲戚、筹措事宜。人一逝世,亲邻立即行动来帮忙料理丧事。重点几项:一是通知亲戚,如果死者是女性,最主要通知娘家(俗称外家);(娘家的人来时,孝子孝妇等要到村口去迎接。办桌给娘家人吃时,桌上不能放酱油)一是火速备办收殓的

7、衣服、用品、棺木等,定出“迎棺”、“请水”及出殡时间。亲戚、朋友、族亲、邻居闻讯,多数人要送些“纸仪”以帮助丧费。迎棺、请水:凡家人去世当天或隔天就得备办棺木收殓。吊丧的亲友,头上或手臂要披麻戴孝在门外巷口哀号跪伏,叫“迎棺”,接着进行“请水”,由死者儿子(儿子先死由孙子代)披麻戴孝,袒露一肩,反穿上衣,手捧土砵,砵上放一小箕(俗叫招笠)到水边揭水和沙回到家里,为死者洗穿用,叫“请水”。收殓、割阄、盖棺、安钉。收殓时死者应穿的衣裤有固定件数(上七下五)。如男性要载帽、穿鞋(均纸制);如女性,不载帽,但裤的最上层穿一条黑色或蓝色的裙。盖棺前要行告别仪式:用麻缕或白纱

8、线,一端绑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