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椎间盘突的康复锻炼

腰椎间盘突的康复锻炼

ID:12094013

大小:570.50 KB

页数:4页

时间:2018-07-15

腰椎间盘突的康复锻炼_第1页
腰椎间盘突的康复锻炼_第2页
腰椎间盘突的康复锻炼_第3页
腰椎间盘突的康复锻炼_第4页
资源描述:

《腰椎间盘突的康复锻炼》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腰椎间盘突出的康复锻炼腰椎间盘突出症是骨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是下腰痛的常见病因,人们往往只关注其药物或手术治疗而忽视了康复锻炼。事实上,康复锻炼能够调整脊柱的力学平衡,增强腰椎的稳定性,明显改善患者肌力及疼痛症状,达到预防和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即便是手术治疗后也需要进行康复锻炼,只有坚持正确、规范的康复锻炼,才能巩固疗效,防止复发。一、腰背肌锻炼强健的腰背部肌肉,对脊柱形成有力的保护,帮助维持和增强脊柱的稳定性,有效预防急慢性腰部损伤和腰痛的发生。锻炼时动作要缓慢,练习过程中尽量保持自然的呼吸节律,适应后可逐渐增加练习次数。飞燕式:俯卧位,头颈部和双上肢尽量后伸,以腹部为支点,胸部和双下

2、肢同时抬离床面,使躯体成反弓状,膝关节必须伸直。尽量维持该动作,并逐渐延长时间至实在无法坚持后再放松。重复3~5次。五点支撑法(拱桥式):去枕仰卧位,用头(1个支撑点)、双肘(2个支撑点)及双足跟(2个支撑点)为着力点,将腰背及臀部抬离床面,腹部凸起状如拱桥。停顿5~10秒后放下。重复进行,每日由20次渐增至100次。三点支撑法:待腰背力量增强后,在五点支撑锻炼的基础上,减去双肘的支撑。双手抱头,用头和双足跟支撑身体抬起腰背及臀部。每日由20次渐增到100次。昂胸练习俯卧位,上肢伸直撑起上半身,并将头尽量后伸使胸部昂起,昂胸时用力一定要直达腰部,维持30秒后放松。平卧休息后再做,重复进行5~1

3、0次。伸腰练习身体直立,两腿分开与肩同宽,双手上举或叉腰,以腰为轴,上半身后伸至最大角度,维持30~60秒。还原休息后再做,重复8~10次。关节活动度锻炼:能扩大椎间隙,使神经根移位,减轻脊神经根受压的程度。以下动作均以10个为1组,视情况每日做3~5组。1.前屈:坐位屈膝,向前弯腰,双上肢触摸脚尖3~5秒后坐直。若此动作完成较容易,可将膝关节伸直。2.下蹲:直立位,抬头挺胸,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叉腰。上半身不动,缓慢下蹲,停顿3~5秒后站起。3.侧弯:直立位,抬头挺胸,双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叉腰。向左侧弯至最大角度(左腰部产生牵拉感),停顿3~5秒后还原,再向右侧弯。两侧各10次。下肢锻炼

4、能防止坐骨神经粘连,改善关节活动度,增强下肢肌力。1.蹬足练习:仰卧位,屈髋屈膝屈踝,使膝关节尽量接近胸部,足背勾紧,然后用力向斜上方蹬出,蹬出后尽量拉伸并绷紧腿部,维持5秒钟,最后放下还原。双腿交替进行,20~30次为1组,组数视病情和体能自定。2.后腿伸练习:直立位,挺胸抬头,双手扶住墙壁或柜子等支撑物,双腿伸直,交替向后摆动,摆动幅度逐渐增大,每次做100~200个,每天2~3次。腰椎牵引产品介绍多功能牵引床是由翔宇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适合个人在医院、单位、家庭等场所进行牵引治疗、舒筋活络的新型康复理疗设备。它将人体生理学与机械物理学相结合,采用机械传动进行牵引,广泛应用于各种急慢

5、性损伤引起的腰椎间盘突出、腰痛、外伤性颈椎骨折、错位、脱位,也可适用于颈椎性头晕目眩、头痛、上肢麻痛等病症。产品原理通过对损伤部位的牵引治疗,有利于充血、水肿的吸收,消退,即有利于促进炎症的消退,解除肌肉痉挛,使脊柱后关节嵌顿的滑膜复位,减少椎间盘内压,拉紧黄韧带和关节囊,扩大椎管容量;突出间盘的内压在牵引下下降,可产生负压吸引作用,有利于髓核回纳。产品性能:YHZ-V型计算机控制超四维立体腰椎牵引床具有向上成角牵引、下成角牵引、左右旋转牵引(侧板复位)及纵向牵引之功能,且独创左右侧平摆,模仿金鱼摆尾功能。双向对抗式牵引,集前屈、后伸、左右旋转复位,左右侧平摆四维牵引于一体,可单独使用,也可组

6、合使用,克服单一功能之不足。·四维立体全方位牵引功能;·具备上成角牵引、下成角牵引,左、右旋转牵引(侧扳复位),左、右侧平摆牵引(可纠正脊柱侧弯)及纵向牵引功能;·电脑控制腰椎牵引,具有持续牵引、间歇牵引、反复牵引等八种牵引治疗模式,具备牵引力自动补偿功能;·具备单向及双向对抗式牵引功能,在牵引过程中可进行力量自增补偿功能,牵引效果好!·独有的半导体远红外床面热疗功能;·病历档案管理功能,储存功能,病历打印功能;·具有牵引力上限设定,紧急制动复位装置、快速打开牵引捆绑装置、医护人员控制急退操作方式等多种紧急安全保护功能;·配置高于国家标准,驱动采用24V直流安全电压,真正实现机电分离;·液晶电

7、脑、吸塑台车,尽显豪华产品质感;·进口电机,经久耐用;·人性化设计牵引床面,符合人体工学原理,更适应侧扳及平摆牵引功能的需要。临床应用范围1)神经根型、椎动脉型、颈型的颈椎病,颈椎侧弯,后突畸形,颈椎关节扭伤及功能紊乱,颈椎滑移、脱位,颈椎骨折;2)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滑脱、腰椎退行性边、腰椎小关节紊乱等;3)此外也可以用于解除肌肉痉挛,使肌肉放松,缓解疼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松解软组织粘连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