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五学案1人口与环境 word版含解析

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五学案1人口与环境 word版含解析

ID:12100697

大小:859.50 KB

页数:9页

时间:2018-07-15

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五学案1人口与环境 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五学案1人口与环境 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五学案1人口与环境 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五学案1人口与环境 word版含解析_第4页
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五学案1人口与环境 word版含解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7高考(新课标)地理二轮专题复习(检测):专题五学案1人口与环境 word版含解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专题五人口与城市学案1人口与环境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正确的,每小题4分,共44分)(2016·威海一模)图Ⅰ为香港2010—2050年65岁及以上老年人预测图。据此完成1~2题。图Ⅰ图Ⅱ1.图Ⅱ中①、②、③、④四条香港人口总数增长曲线与图Ⅰ预测符合的是(  )A.①曲线      B.②曲线C.③曲线D.④曲线2.按照本预测,香港人口数量增长最多的时段是(  )A.2010—2020年B.2020—2030年C.2030—2040年D.2040—2050年解析:第1题,依据概念可知,总人口数量=65岁以上老年人

2、口数量/65岁以上老年人比例,据图中数据可计算出①曲线符合。第2题,在上题基础上,分析①曲线反映的人口增长情况,即可得出答案。答案:1.A 2.B(2016·湖北八校3月联考)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即出现“人口红利”。反之,可能出现“人口负债”。抚养比是指少儿人口(0~14岁)及老年人口(65岁及以上)之和与劳动年龄人口(15~64岁)之比,就业比是指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之比。读图,完成3~5题。.中国抚养比和就业比历史变迁及展望3.婴儿潮指的是在某一时期及特定地区,出生率较高的现象

3、,下列年份中“婴儿潮”较明显的是(  )A.1950—1960年B.1960—1970年C.2000—2010年D.2040—2050年4.关于上图信息说法正确的是(  )A.就业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就业机会少导致的B.抚养比最低的时期是由于劳动年龄人口较多导致的C.2015年以后抚养比逐渐升高是由于婴儿潮导致的D.近几年就业比逐渐下降将会导致劳动力严重不足5.2015年后“人口负债”愈发严重,对此我们应采取的措施有(  )①全面放开生育政策,增加生育率 ②渐进式延长退休年龄 ③限制劳动年龄人口向国外迁移 ④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 ⑤加快产业结构的

4、优化升级 ⑥建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A.①③④B.①③⑤C.②④⑥D.②⑤⑥解析:第3题,图示1950—1983年间抚养比较高,而此时间段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极低,说明此时间段内少儿人口比重较高,即出生率较高。A、B两项的两个时间段比较而言,1960—1970年间抚养比更高,故“婴儿潮”较明显的是该时段。第4题,依据材料中概念可知,抚养比与劳动年龄人口数量负相关,图示抚养比最低时期又是就业比最高时期,就业比越高表明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越大,故B项正确。注意就业比指的是劳动年龄人口与总人口的比值,与就业无关,故A项错误。2015年以后,我国人口出生率下降

5、、但老龄化加剧,故抚养比增加,则C项错误。劳动力不足导致就业比下降,而不是就业比下降导致劳动力不足,故D项错误。第5题,由题意可知,人口负债是指劳动年龄人口比重较低、抚养人口比重较高现象。针对劳动年龄人口减少,可延长退休年龄增加劳动年龄人口,以及加快产业结构升级,减少对劳动年龄人口的需求;针对抚养比较高,应建立健全城乡养老保险制度,减轻抚养负担。我国人口总量大,不适宜全面放开生育政策,目前我国只是全面放开二孩,而限制劳动年龄人口向国外迁移不现实。答案:3.B 4.B 5.D近年来,我国流动人口一直维持在2亿人以上,且持续增长,城乡间人口流动是主要

6、的流动形式。据此完成6~7题。6.城乡间人口流动与城市经济发展、农村经济水平提高联系密切,下面三者关系排序应是(  )①城乡间人口流动 ②农业专业化发展 ③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A.①→②→③B.①→③→②C.③→②→①D.③→①→②7.关于我国人口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A.人口流动扩大了城乡收入差距B.生态环境是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C.区域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增长D.小城镇人口向大城市流动可提高城市化水平解析:第6题,导致人口流动的决定性因素是经济因素。题中的因果关系应是:城市工业、服务业发展吸引大批农村劳动力进入城市,引发了城乡间人口流动

7、,这种流动导致农村劳动力短缺,促使农业生产向专业化方向发展,故D项正确。第7题,本题主要考查有关人口流动的知识。人口流动会缩小城乡差距,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区域的协调发展会减缓流动人口的增长,故A项错误,C项正确。影响人口流动的主要因素是经济因素,故B项错误。小城镇人口流向大城市不利于小城镇的发展,不利于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故D项错误。答案:6.D 7.C(2016·广州一模)下图为2010年上海人口年龄结构示意图。读图,完成8~10题。8.上海流入人口比例最大的年龄段是(  )A.20~24岁B.25~29岁C.30~34岁D.35~39岁9.上

8、海是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下降最快的城市之一,主要原因是(  )A.出生率大幅下降B.死亡率迅速上升C.大量年轻劳力流入D.大量老龄人口迁出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