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植物造景论文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植物造景论文

ID:12100775

大小:4.41 M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15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植物造景论文_第1页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植物造景论文_第2页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植物造景论文_第3页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植物造景论文_第4页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植物造景论文_第5页
资源描述:

《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植物造景论文》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植物造景特色分析————以森林湿地区和杜鹃区为例葛森园林一班N111001105摘要:“自然、生态、野趣、保护、创新、人性化”一直是城市郊野森林公园的建设主题。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以生态保护、生态恢复为出发点,结合地景梯度、地景密度的应用,以及公园规划布局、公园主体植物群落的实践操作、湿地景观的营造等诸多方面,全面阐述了当今城市郊野森林公园规划设计的方向。关键字:湿地景观、森林公园、地精梯度、地景密度上海滨江森林公园位于上海市浦东新区高桥镇高沙滩,黄浦江于长江交汇处(图01)规划面积约300hm²,是在保留原三岔港苗圃大面积植被的基础上扩

2、建而成,是集观景游览、休憩娱乐、科普教育等多功能为一体的城市森林生态公园。公园植被以乡土树种及苗圃原有树种为主,多为密林,兼有疏林草地、缀花草坪、灌丛等景观,植物群落结构合理、配置类型丰富。园内水系形状蜿蜒,交错分布,环绕全园。全园分为11个景区,各景区概况如下:入口景区:包括管理区、服务区、停车场、中心景观岛等,具有休息、服务、集散等功能,是公园景观与周边景观的过渡区域。草坪游憩景区:以大面积开阔草坪为景观主体,搭配以稀疏的乔木,形成疏林草坪群落,区内有观水平台和咖啡茶室。针叶林景区:以日本柳杉、桧柏、圆柏等暖性针叶树为主,配以悬铃木、合欢、杜英等

3、阔叶树种,植被群落对比强烈。杜鹃花科植物景区(图02):位于全园中心,地势以12m的山峰引溪而下,溪流两侧种植大面积、品种多样的杜鹃花。园内溪、谷、坡、林相互交错,植物种类丰富、配置类型多样、群落结构复杂。柑橘林景区:以苗圃原有大面积柑橘林为群落主体,搭配石榴、柿、枇杷、杏等经济树种,具有观赏与生产双重功能。木兰科植物景区(图03):以广玉兰、白玉兰、紫玉兰、深山含笑、含笑等树种为主形成了落叶阔叶林与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群落为主体的景观。水杉林景区:以水杉纯林为景观主体,配以紫荆、金钟、栀子花、金丝桃等花灌木,景观层次丰富,林中建有木栈道和休憩平台。森

4、林湿地景区(图04):水系交错环绕,岛屿众多。水生植物种类丰富,生境类型多样,为鸟类提供了一个良好的繁衍生息场所。原生林景区(图05):保留了苗圃原有的香樟林和地形,林中旱溪环绕,曲折蜿蜒的木栈道和形式多样的观景亭是景观区一大特色。蔷薇科植物景区:地形起伏,其中的咖啡茶室为全园的地标景观。植物种类主要为贴梗海棠、垂丝海棠、樱花、梅花、紫叶李等,配以罗汉松、银杏、桂花等树种。滨江景区:位于黄浦江边,以苗圃原有灌木群落为主体,搭配紫叶李、香樟、杨树等少量乔木树种。图(02)图(03)图(04)图(05)我国是杜鹃资源丰富的宝库,在全世界杜鹃分布占第一。种

5、类繁多、千姿百态的野生杜鹃开遍西南山岩、绵延数十平方千米。在世界各地尤其是在欧美,如果没有原产中国的杜鹃,称不上是真正的植物园或杜鹃园。然而我国的杜鹃却不如牡丹、梅花著名,长期以来,杜鹃默默无闻、心甘情愿地承载起美化城市、园林绿化的重任。2年前面世的上海滨江森林公园杜鹃园以清新亮丽的容貌迎接四方宾客,兴起一波观赏和研究杜鹃,并与杜鹃展开互动对话的热潮。上海滨江森林公园地处长江、黄浦江、吴淞口三汊港地区。杜鹃园位于森林公园中央地区,山体高8m,这在上海临江地区人工堆筑土山已经是接近“极限”了。其西侧的地势约6.5m,为次峰,东南5m,为配峰,形成山峦跌

6、宕,坡地起伏的仿自然山地景观,整个地形向南和西南方向渐低,平缓过渡,以适应杜鹃山地生长条件和构筑溪流之需要(图06)。溪流全长约300m,岸线长600余米,在山顶形成天池景区。天池面积虽然仅260余平方米,为杜鹃园的溪流源头,亦为整个森林公园的水源,溪流自天池向东南蜿蜒而下,曲折流淌,中间形成2股支流一股向东、一股向南流入原有湖区,溪涧设置多处园桥、汀步、踏石,溪流落差0.5~2m不等,高低错落,跌宕起伏,水景变化不一。天池和溪流以龟纹石筑就,龟纹石形状与溪坑石相似,敦厚实在,尤其是纹理深浅不一,纵横交错,似书法绘画之笔触。天池以石组瀑布为背景,由几

7、组大龟纹石构筑。模拟自然溪流的置石景观,设置有汀步、石矶、跳石、分流石和卧石等不同类型的石景。杜鹃园的石景烘托出杜鹃的美艳与沉稳、自然与平和、格调与品位。图(06)杜鹃园中杜鹃是当然的主角,从植物配置上应予以突出和照应。布置区域在溪流的两侧坡上、路侧、林缘,重点区域在入口、天池、建筑、汀步、桥边,大手笔大块面地构成杜鹃山花烂漫、花团锦簇的景观效果,力求成为华东地区最大的杜鹃专类园。配置手法上借鉴国内外的杜鹃园,并根据杜鹃的生长特性和人的观赏要求,在土壤、排水、地形、采光、通风等方面力求创造理想的生境条件。1)土壤。杜鹃栽培需要适合的土壤条件。在横断山

8、区域,海拔较高,而肥沃的酸性土壤是其重要的生长条件,必须有疏松透气的土壤结构,pH值在4.5~5.5最为合适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