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人士的明十三陵与景帝陵情怀

清代人士的明十三陵与景帝陵情怀

ID:1210998

大小:640.04 KB

页数:30页

时间:2017-11-08

清代人士的明十三陵与景帝陵情怀_第1页
清代人士的明十三陵与景帝陵情怀_第2页
清代人士的明十三陵与景帝陵情怀_第3页
清代人士的明十三陵与景帝陵情怀_第4页
清代人士的明十三陵与景帝陵情怀_第5页
资源描述:

《清代人士的明十三陵与景帝陵情怀》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应用文档-天天文库

1、清代人士的明十三陵與景帝陵情懷朱鴻一、前言清朝對勝朝陵寢刻意保護,南北兩京明代帝陵除在鼎革之後的初期外,其後少有破壞,仍繼續展現她的風華。清朝入關之初,禮葬崇禎帝后,興建思陵。又屢頒諭令,要求地方官恪盡保護明代陵寢之責。訂定制度,加以管理,以時祭祀。順治、康熙、乾隆、嘉慶更是親謁明陵,表達對明朝統治者的尊重。乾隆年間,也對明陵進行修繕。諸此,不完全是基於懷柔漢人的政治考量,它體現了清朝統治者的高度文化素養,以及對陵寢的重視。然而另一方面,,在尊重與保護的背後,清帝也藉詩文對明朝君主及歷史表達其看法,進行褒貶。修繕也有未盡遵照明朝

2、原貌,減殺規制者。再者,由於皇室對勝朝陵寢採取廢陵禁護陵園的態度,清朝士大夫(包括明遺民)乃能進入明陵,留下有關明代陵寢的著述,甚至圖繪。這些文獻多出於實地考察,雖不免有些謬誤,也有彼此記載矛盾者,但卻有極重的史料價值。可以透過文字的敘述與圖畫,瞭解作者寄情明陵,陰寓故國之思的情懷。清朝人士對勝國陵寢的情結,歷代少有。本文以清廷對北京明十三陵及景帝陵的種種措施,及帝王謁陵有感而發的詩文,以及官民人等的明陵著述與圖繪,探究清代人士多樣複雜的明陵情懷。二、清朝對明天壽山陵寢的管理與維護清朝對勝朝陵寢採取刻意保護的做法,並非完全基於入關

3、之後統治需要的考1量,努爾哈齊對明太祖出身微賤歷盡艱危卒成帝業甚感欽佩,甫入北京,為了遷移宗廟中明代歷帝神主,攝政和碩睿親王多爾袞「第念曾為一代之主,罔宜輕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歷史學系教授1《清太祖高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6年11月第1版),10/3a,天命十一年正月己酉條。12褻」,特遣大學士馮銓祭明太祖及諸帝。隨後,定守明朝諸帝陵寢併祭典,設故3明長陵以下十二陵司香內使各四人。並將明太祖及功臣徐達、劉基入祀帝王廟,4以示崇敬。克南京擒福王,下令守護洪武陵寢的明朝官員且暫留,將其官役地56畝錢糧數目俱明註於冊,送京裁奪

4、。基於保護勝朝陵寢的原則,盜發者棄市,7禁伐昌平故明陵寢樹木。禁令雖嚴,但地方官似未嚴加守護,十六年底,順治巡幸畿輔,道經昌平,見明代諸陵殿宇墻垣傾圯已甚,近陵樹木多被斫伐。責令工部即將殘毀諸處盡行修葺,見存樹木永禁樵採。並添設陵戶,令其小心看守。責令昌平道官不時嚴加巡察。工部仍酌量每年或一次或二次差官察閱,勿致疏8虞。又因向來給明朝陵寢守護內員人戶地畝數少,以致各陵祭品備辦不敷,只在大紅門外總祭。諭令嗣後除神宗定陵不行致祭外,每年應由太常寺差官行春秋9二祭。順治朝對明朝陵寢的保護著重的正是昌平的天壽山陵區,採取設立太監陵戶,給以

5、地畝,令其虔修禋祀,禁止樵採的政策。康熙延續順治的政策,然對南京孝陵的關注遠超過北京的十三陵。曾令有司各官春秋致祭明孝陵,嚴禁採樵,並設守陵戶朝夕巡視。但為日已久,不無廢弛。廿三年(1684)十一月首次親謁明孝陵後,諭江南江西總督、江蘇巡撫,督令地方官不時巡察,務俾守陵人役用心防護。勿致附近旗丁居民,仍前踐踏。10所有春秋二祭,亦必虔潔舉行,以示崇重古帝王陵寢至意。康熙晚年發生偷掘2《清世祖章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8月第1版),5/16b-17a,順治元年六月癸未條。3《清世祖章皇帝實錄》,6/6a,順治元年七月庚

6、子條。因神宗與清朝有嫌,定制之初,裁定陵典禮。順治八年六月,「思前朝帝王陵寢理宜防護,我朝凡事俱從寬厚,今神宗陵著照故明十二陵例,以時致祭,仍設太監陵戶看守。」(《清世祖章皇帝實錄》,57/17a,順治八年六月辛未條)惟十七年九月,又規定「嗣後除萬歷陵不行致祭外,每年應春秋二次、太常寺差官致祭。」(《清世祖章皇帝實錄》,140/10a,順治十七年九月丁丑條)4《清世祖章皇帝實錄》,15/1a-1b,順治二年三月甲申朔條。5《清世祖章皇帝實錄》,17/6a,順治二年六月丙寅條。6《清世祖章皇帝實錄》,25/4b,順治三年三月己巳條。

7、7《清世祖章皇帝實錄》,46/9a,順治六年十月辛卯條。8《清世祖章皇帝實錄》,130/4b-5a,順治十六年十一月甲戌條。順治諭旨刻石為碑,立於長陵裬恩門前左側,今仍完好,稱「長陵龍趺碑」。9《清世祖章皇帝實錄》,140/10a,順治十七年九月丁丑條。10《清聖祖仁皇帝實錄》(北京:中華書局,1985年9月第1版),117/16a-17a,康熙廿三年十一月甲子條。有關清帝對明孝陵的崇禮,請參見朱鴻,〈情繫鍾山-清代人士拜謁明孝陵的活動〉,《「明太祖及其時代」國際學術會議論文匯編》(朱鴻林編,香港中文大學歷史系中國歷史211明十三

8、陵情事,採取絕不寬貸,處以極刑的嚴峻處置。並念明代諸陵年久、或12看守之人不謹,致遭盜掘。遣諸皇子往各陵祭奠,詳細查明情狀具奏。諸子回13奏,宮殿與一切屋宇修葺堅整,歷年雖久毫無動壞,看守人等亦俱謹慎。陵寢地面屋宇為木造建築,半世紀未進行大規模修繕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