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通用版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讲我们的中华文化讲义

全国通用版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讲我们的中华文化讲义

ID:12121974

大小:1.19 MB

页数:15页

时间:2018-07-15

全国通用版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讲我们的中华文化讲义_第1页
全国通用版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讲我们的中华文化讲义_第2页
全国通用版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讲我们的中华文化讲义_第3页
全国通用版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讲我们的中华文化讲义_第4页
全国通用版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讲我们的中华文化讲义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国通用版版高考政治一轮复习第十一单元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讲我们的中华文化讲义》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第十一单元 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第36讲 我们的中华文化考纲要求考情分析命题趋势1.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2.中华文化的包容性3.中华各民族对中华文化的贡献(2017·江苏卷,19)(2016·天津卷,10)(2015·海南卷,16)(2015·福建卷,30)(2015·广东卷,31)(2015·江苏卷,21)(2015·江苏卷,37)(2015·山东卷,31)  本讲试题立足于中华文化这一主线,重点考查中华文化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以及包容性等。题型以体现类、意义类、措施类选择题为主。非选择题主要立足于文化的关系、文化发

2、展,具体分析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与民族精神的关系、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的关系。在备考过程中,应关注热点、关注国内外有重大影响的文学、艺术和影视等作品。分值:4~12分考点一 灿烂的中华文化1.源远流长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是中华文化的基本特征之一。其中,汉字与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2.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1)独树一帜,独领风骚15:中华文化的内容极为丰富,既包括教育、历史、哲学、道德方面的内容,也包括文学艺术和科学技术方面的内容。(2)一方水土,一方文化:受历史、地理等因素的影响,各地区的文化有明显的

3、区域特征。(3)中华之瑰宝,民族之骄傲: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具特色的民族文化异彩纷呈,都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1.自然环境决定文化特性。( × )解析 经济政治决定文化,自然环境对文化产生重要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2.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和冲突。( × )解析 中华文化内部存在差异,但并不存在冲突。3.汉字的发明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 × )解析 文字的发明标志人类进入文明时代。4.区域文化相互借鉴,融合统一。( × )解析 不同区域的文化长期相互交流、借鉴、吸收,既渐趋融合,又保持着各自的特色。5

4、.文化独特性是区域文化发展的基础。( × )解析 经济是文化发展的基础。6.汉字的产生与发展是一种自然现象。( × )解析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汉字是文化现象,不是自然现象。7.(2016·江苏卷)中华文化走在世界前列。( × )解析 古代中华文化曾长期走在世界前列。一 正确区分源远流长和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区别角度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纵向)的角度来说的从中华文化的内涵丰富、厚重(横向)的角度来说的侧重点侧重从动态上即中华文化发展的轨迹上,说明中华文化的特征,表明中华文化历史悠久侧重从静态上即中华文化的内涵上,说明中

5、华文化的特征见证或汉字和史书典籍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见证独特性、区域性、民族性15表现联系二者是中华文化与其他文化区别的特征,中华文化的包容性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原因,也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特征[例1] (2017·江苏卷)早在春秋战国时期,扁鹊提出了“望、闻、问、切”的诊疗方法,奠定了中医临床诊断和治疗的基础。此后,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的同时,也逐步传播到世界各地。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成员中已有103个认可使用针灸。这充分说明( A )A.中华文化兼收并蓄、源远流长B.文化交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C.文化

6、多样性是人类进步的动力D.中医药是中华文明的集中体现解析 早在战国时期,扁鹊提出的诊疗方法就已奠定了中医治疗的基础,并一直发展到现在,这说明中华文化源远流长,“中医药在不断汲取世界文明成果、丰富发展自己”说明中华文化兼收并蓄,A项正确;材料并没有体现文化间的相互交流,B项不选;材料没有强调文化多样性,C项不选;D项夸大了中医药的作用。二 中华文化与各民族文化1.关系(1)中华民族是多民族的共同体,中华文化呈现出多民族文化的丰富色彩。中华各民族的文化,既有中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自的民族特性。(2)各民族文化都是中华文化宝库中

7、的瑰宝,都是中华民族的骄傲。在长期的历史发展中,各民族文化相互交融、相互促进,共同熔铸了灿烂的中华文化。2.意义各民族文化的相互交融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各族人民对共同拥有的中华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归属感,显示了中华民族厚重的文化底蕴和强大的民族凝聚力。正确理解中华文化、民族文化与区域文化之间的关系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从外部看,中华文化与区域文化是一体的。从内部看,中华文化具有鲜明的地域性,由不同的地域文化构成中华文化与民族文化从世界角度看,中华文化是世界民族文化的一种。从内部看,中华文化由各民族文化构成。各民族文化既有中

8、华文化的共性,又有各民族文化的个性15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区域文化与民族文化并不完全重合,区域文化包括民族文化。民族性是区域文化研究中经常要面对的现实问题[例2] 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型屋,用牛角、竹子、椰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