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俊等:“十二五”时期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总体思路研究

韩俊等:“十二五”时期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总体思路研究

ID:1212458

大小:46.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7-11-08

韩俊等:“十二五”时期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总体思路研究_第1页
韩俊等:“十二五”时期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总体思路研究_第2页
韩俊等:“十二五”时期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总体思路研究_第3页
韩俊等:“十二五”时期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总体思路研究_第4页
韩俊等:“十二五”时期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总体思路研究_第5页
资源描述:

《韩俊等:“十二五”时期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总体思路研究》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韩俊等:“十二五”时期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总体思路研究作者:韩俊崔传义何宇鹏金三林执笔时间:2010-09-27浏览次数:47次 一、农民工工作已站在一个新的历史起点  农民工是改革开放进程中成长起来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是现代产业工人的主体,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力量。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十一五”以来,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将农民工工作摆在党委、政府工作重要位置,全面推进农民工工作,在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探索建立农民工工作长效机制等方面取得了明显的阶段性进展。  (一)农民工总量稳定增长  “十一五”时期,各级

2、政府、各部门积极贯彻中央部署,认真落实农民工就业促进相关政策,农民工总量继续增加。2009年,全国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达到1.4533亿人,比2005年增加1955万人,年均增加490万人左右。农民工收入水平较快增长,2009年月均收入达到1417元,比2005年增长65%,年均增长13%。1980年后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成为农民工的主体,初中以上文化程度、接受过职业培训的农民工比重稳步上升,农民工技能水平不断提高。农民工的就业结构、就业方式继续发生变化,呈现出一些新的特点和动向。制造业和建筑业仍然是农民工的

3、主要就业领域,第三产业就业比重不断提高,正在成为更多农民工就业的重要选择。随着国家产业结构和区域经济布局的调整,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政策的深入实施,以及沿海地区劳动密集型产业向中西部转移,农民工的区域流向有所变化,中西部地区就地、就近转移逐步加快。农民工回乡创业步伐开始加快,新型双向流动正在形成。农民工转移的稳定性总体上显著提升,流动的“家庭化”趋势明显,在流入地居住趋于长期化。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中,各级政府措施有力,平稳解决了农民工集中返乡问题,促进了农民工就业持续增长,为保民生、保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4、  (二)农民工政策取得重要突破  2006年以来,我国相继出台了《国务院关于解决农民工问题的若干意见》、《中华人民共和国就业促进法》、《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重要政策和法规,形成了解决农民工问题的政策体系,权益保护工作力度大大加强。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不断推进,农民工的就业服务和培训开始纳入公共财政的范畴。农民工子女义务教育“两个为主”政策的确立,为进城农民工子女平等享受义务教育创造了条件。农民工社会保障从无到有,社会保障覆盖面逐步提高。农民工公共卫生服务和计划生育服务不断完善,居住和

5、安全管理工作得到加强,户籍改革和人口管理取得一定进展,流动人口信息管理服务系统逐步建立,全社会关心农民工的气氛日益形成。  (三)做好农民工工作的经验进一步丰富  国务院在2006年3月建立了由31个部门和单位参加的农民工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地方政府也建立了相应的农民工工作机构,形成了党委、政府统揽,部门分工协作的工作机制。近年来,各地各部门高度重视解决农民工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积极探索有中国特色农村劳动力转移道路,为做好新时期农民工工作积累了宝贵的经验。  坚持解放思想,尊重农民主体地位和首

6、创精神,是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首要前提。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外出务工,是农民的自主选择。各级政府遵循劳动力合理流动、劳动者自主择业、农村人口向城市集中的规律,不断完善政策措施,积极引导农民工流动,促进了农民工就业。  坚持市场化导向,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是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必然途径。农民工队伍的发展、壮大,是市场经济的产物,政府尊重市场机制,及时调整政策,创新制度,弥补市场失灵,保障了市场机制发挥作用。  坚持深化改革,消除农村劳动力流动的体制障碍,是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重要条件。经济体制和社会管理体制的每一次

7、改革,都降低了农民工流动的制度成本,促进了农民工队伍的发展。  坚持以人为本,不断完善公共服务,是做好农民工工作的重要保障。各级政府按照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要求,加强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有力地保障了农民工的合法权益,农民工的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改善。  坚持城乡统筹,推进城乡就业一体化,是做好农民工工作的必由之路。农民工流动就业的歧视性政策障碍逐步取消,跨地区、跨城乡的统一的劳动力市场逐步形成,为建立城乡统一、平等竞争的劳动力市场奠定了基础。  二、农民工流动、就业和市民化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民工就业服

8、务体系建设滞后  一些地区在促进农民工就业、开展培训就业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但调查表明,多数农民工反映从未接受过就业培训,缺乏一技之长。不少地区在落实国家政策方面还不同程度地存在走形式的问题,培训的效果并不理想。  1.政府对农民工的公共就业服务严重不足。促进就业是一项公共政策,政府发挥着重要作用。近两年来,政府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在解决农民工就业问题上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但与我国庞大和复杂的农民工就业需求相比,政府对农民工的公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