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志强2005年10月新浪博文汇总

任志强2005年10月新浪博文汇总

ID:12126315

大小:120.50 KB

页数:25页

时间:2018-07-15

任志强2005年10月新浪博文汇总_第1页
任志强2005年10月新浪博文汇总_第2页
任志强2005年10月新浪博文汇总_第3页
任志强2005年10月新浪博文汇总_第4页
任志强2005年10月新浪博文汇总_第5页
资源描述:

《任志强2005年10月新浪博文汇总》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任志强2005年10月新浪博文汇总房子一定要买,贵了也得买整个SARS我们没死多少人,死的人大概是一个月的公共汽车撞死的人,我们是不是就不出门了,不坐那个汽车了,不逛街了,不是的,所以房子你还得买,贵了也得买。政策实施的效果不佳有两个方面,一个是停止土地出让,第二个就是停止土地出让也没有招拍挂的供应,如果你问停止土地出让是不是还有协议出让,这个我不清楚,也可能政府还会继续有协议出让出来,如果停止协议出让以后,招拍挂的供应量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那么这个房价和地价一定会高速增长。我们当然也希望看到8.31之后大量没过关的土地都进行招拍挂,市场给他一亿两亿平方米,他的房价,地价可能就下来。

2、但是这些土地对不起了,都没开发完,你要变成能够进行生产的土地,才可以行,一年,两年,三年。   我们大概有三个三分之一,开工量和竣工量是三分之一,就是我生产一百万平方米的开工只有30万平方米的竣工,还有不到三十万平方米。那么三十万的平米开工需要一百万的土地,因为大部分的土地,现在即使招拍挂了,也需要一年以上的时间,就是刚才招拍挂他需要一年的时间。没有招拍挂的,连土地开发都算上,大概需要三的年时间,就是每年供应三分之一的土地,假设招拍挂的土地在政府的手里,还得有三分之一,还得缩小一个三分之一,为什么,他得去征地,他得安排居民,然后才能把这个地进行大量的建设,道路修完以后,才能向市场供应

3、。现在我等于开三十万平方米,可能不是平方的乘乘,而是立方的乘了,我说的不是预算,而是以前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就是这么一种现象。你要不承认这种现象的话,你的土地供应量,以为我今天开一百万,就可以供应这么多,我们去年是一亿平方米,按照北京来算,我们大概就是三亿。那么一亿平方米,需要三亿土地平方米的土地储备,如果这么多,我来不及去开发向市场供应。如果政府保证我一个亿,你最起码要有三个亿,你要是保证三个亿,你就得有九个亿的土地储备,根本不可能的事,政府也没有这个钱,也没有这个腰包。政府是没有办法的,除非就是让开发商去进行一级土地的开发,这样的政府就不会靠借贷去做了。我们认为新的招拍挂很好,但是以

4、后的效果如何,我想要把它改造得更好一点。改造得更好一点,可能市场会会受这样的影响。但是如果改造不好,就可能会出现很多的问题。谁在为“穷人”说话——不要让所有的百姓买房 (2005-10-1116:02:11)就像“围城”一样,出去的人想进来,进来的人想出去,于是就有了有点名气的人不想成为媒体的焦点,而没有名气的人则拼命的想成为名人,并且不惜断章取义的借助名人的某一点来抬高自己。名为网友余丰慧的《看房地产大鳄的先满足富人论》的文章就是如此。这篇文章被许多网站、报纸等媒体转载,于是各种媒体依据于这个断章取义的谬论开始了各种评论,也让许多不明真相的网友在不同的网站贴帖子,进一步令大家扭曲我

5、的真实意思,为此我不得不重申我的观点,以正视听,并欢迎所有的人评论。   “2005宏观经济引导力”论坛是个有各种官员、学者、企业家和大量媒体参加的讨论会,自然会在论坛会上有各种不同观点的认识和分析。媒体应全面地反映会议的真实情况和每一位发言人的全部思想观点,绝非断章取义的攻击一点不计其余,而误导社会和读者,并对社会产生不良影响。这种做法不利于开展讨论、研究问题,也不利于政府了解市场和制定政策。媒体中所谓“媚富”谬论的基础   我的观念历来非常明确并一贯坚持。1998年当住房货币化分配改革的文件出台时我就明确的提出,中国应立法建立完整的住房制度和体系。如大多数国家都有“住宅法”,而中

6、国是以计划经济的实物住房分配为基础的社会住房制度,没有相应的出台住房实物分配制度被打破之后的完整住房体系。就像我国没能在先建立完整的社会劳动保障体系之后再出台下岗制度一样,都是先打破旧的制度之后才开始研究和建立新的体系,必然会出现许多原有制度与新制度交接之中的矛盾和加剧市场供求的不平衡。   1998年23号文件出台时要让大多人数购买经济适用住房,2003年18号文件出台时则改变了这一提法,是让低收入家庭购买经济适用住房,并强调了廉租房的社会保障作用。这是住房政策(虽然不是立法)的进步过程。但并非最终的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的住房制度。重要的不只在于住房分配制度的货币化和市场化,

7、重要的在于住房市场化之后,对低收入家庭住房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   实物住房分配时没有住房购买与支付能力的差别,也没有对居住分配住房的家庭的收入要求。但货币化分配和住房市场化供给之后,收入差别就会突出的表现出来。随着收入的差别,供给的差距也随着日益增长的物质消费需求而显现出来。因此房价问题、住房建设的供给结构问题都开始成为市场中的焦点、热点。一些先富起来和收入逐步提高的家庭通过市场化的方式有了自己对未来生活的选择权,优先改善和解决了被实物分配困扰多年的住房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