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玄武湖隧道基坑降水设计报告

南京玄武湖隧道基坑降水设计报告

ID:1214487

大小:625.50 KB

页数:27页

时间:2017-11-08

南京玄武湖隧道基坑降水设计报告_第1页
南京玄武湖隧道基坑降水设计报告_第2页
南京玄武湖隧道基坑降水设计报告_第3页
南京玄武湖隧道基坑降水设计报告_第4页
南京玄武湖隧道基坑降水设计报告_第5页
资源描述:

《南京玄武湖隧道基坑降水设计报告》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目录一工程概况2二地层岩性3三水文地质条件5(一)地下水位5(二)地下水类型5(三)地下水水质及水化学5四水文地质参数求取6(一)抽水试验的目的:6(二)抽水试验的要求6(三)抽水试验求水文地质参数8Jacob直线图解法8水位恢复法18(四)确定水文地质参数24五基坑抽水井设计24(一)抽水井设计24(二)验算25六结论和建议2627一工程概况南京玄武湖隧道西起模范马路,东至新庄立交二期,不仅仅缓解了中央路等交通要道的车流量大,车行不畅,交通拥挤的压力,还大大缩短了驾车时间,使从外地来南京的车辆不需要环湖绕行,而可以直接从玄武湖湖底穿行进入城区。新模范马

2、路作为经五纬八主骨架的纬三路,其功能和职责是疏导城市东西部地区的交通,但因玄武湖的制约,目前是主干道中最短的一条(仅6公里),东西向交通转移到中央路,进而至北京东路、龙蟠路上。而目前,北京东路是东西向交通量最大的主干道之一;龙蟠北路主要负担城市东西部的联系,兼有城市道路与过境道路的双重功能。而这两条相距达3.5公里的道路,其中间没有一条可贯穿玄武湖东西向的主干道来疏解,大量由城市中西部驶向东部地区的车辆只得绕道北京东路、龙蟠北路行驶,使得环湖地区交通压力过大,而且加大了中央门、鼓楼、岗子村、新庄等节点交通压力,给城市交通组织管理带来很大难度。玄武湖隧道建

3、成后,沿模范马路直行的车辆,如直接走湖底隧道,比目前绕走北京东路、龙蟠北路行程要减少1/2―2/3,更重要的是,可使环湖路段与节点的交通压力大大缓解.隧道全长约2.66公里,其中暗埋段为2.23公里,总宽度为32米,为双向六车道,单洞净宽为13.6米,通行净高为4.5米。隧道穿过玄武湖、古城墙和中央路,到达芦席营路口后在南京化工大学附近出地面。根据设计,隧道通车后按满负荷计算,每小时可通行7000余辆机动车。玄武湖隧道总投资为8.37亿元人民币,是南京市规划“经五纬八”路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南京市市政工程建设史上工程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项目投资最多

4、、技术工艺最为复杂的现代化大型隧道工程。玄武湖位于南京市城区中北部,南、北、东三面环山,西面为冲积平原。隧道途经水域部分,勘探期间水深度0.6~1.8,湖底淤泥厚度0.2~1.2m,湖水面标高l0.13m。隧道途经陆(岛)域部分,模范马路段地面标高10.19~10.47m;模范马路~玄武湖段地面标高10.24~12.16m,其间穿过中央路及玄武湖城墙;梁洲段地面标高11.29~14.78m;翠洲段地面标高10.16~13.31m;万人游泳池~药物园段地面标高10.88~11.17m。根据南京市工程地质图,南京市区古河道(古秦淮河)由鸡鸣寺与九华山之间进入

5、玄武湖,后经许府巷、模范马路、三牌楼、大桥南路注入长江。隧道全线处在古河道范围内并于梁洲东侧横穿古河道河床,河床深槽中心在翠洲西侧,基岩埋深约41m,河床东西两侧为河漫滩,基岩埋深20~30m。27二地层岩性根据南京市测绘勘察院提供的报告地层如下:(1)第四纪沉积土层(层号①)①~a淤泥:灰黑色,流塑,含大量有机质,有臭味,为玄武湖水底填淤积层,厚度最小0.1m,最大1.1m,一般0.3~0.5m;①素填土:灰色,褐黄色,软~可塑,夹碎砖及淤泥质填土,层厚0.5~6.5m,主要分布于梁洲、翠洲及玄武湖东西两侧陆地部位,模范马路段局部为杂填土。(2)全新世

6、沉积土层(层号②)②~1a粘土~粉质粘土:灰黄~灰色,软~可塑,局部流塑,层厚0.3~3.9m,呈不连续透镜体状分布;②~1粉土夹粉砂:灰黄色、灰色,饱和,稍密,夹不等厚度的松散粉砂及少量薄层状粉质粘土,层厚3.0~12.8m,除G1、G2、G3及G39钻孔处缺失外,其余钻孔均有分布;②~2a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高压缩性,局部夹薄层粉砂。层顶埋深11.9~12.2(标高8.23~-1.90m),层厚2.6~12.5m,仅分布于G10、G9钻孔以西线路段;②~2淤泥质粉质粘土夹粉砂:灰色,流塑,呈互交状,高压缩性,层底局部夹有小砾石。层顶埋深2.9

7、~16.1m(标高7.40~-4.83m),层厚1.4~20.3m,仅分布于G26、G29钻孔以东线路段;②~3粉细砂:灰色,稍密,局部中密或松散,夹少量薄层状粉质粘土与尚未完全分解的腐植物茎叶。层顶埋深11.0~29.5m(-0.87~-19.37m),仅分布于G7、G8钻孔以东线路段(东端缺失);②~4粘质粘土:灰色,软塑,中~高压缩性。层顶埋深27.8m(标高-16.85m),层厚5.7m,仅见于G36钻孔处。(3)晚更新世~早全新世沉积土层(层号③、④)③~1粉质粘土:灰色、褐黄色,可~硬塑,中等压缩性。层顶埋深11.83~33.6m(标高-1.

8、67~-23.47m),层厚1.1~21.2m,除G30、G31、G32、G33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