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民国初期山东流民产生原因及其启示

浅谈民国初期山东流民产生原因及其启示

ID:12148972

大小:28.00 KB

页数:6页

时间:2018-07-15

浅谈民国初期山东流民产生原因及其启示_第1页
浅谈民国初期山东流民产生原因及其启示_第2页
浅谈民国初期山东流民产生原因及其启示_第3页
浅谈民国初期山东流民产生原因及其启示_第4页
浅谈民国初期山东流民产生原因及其启示_第5页
资源描述:

《浅谈民国初期山东流民产生原因及其启示》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浅谈民国初期山东流民产生原因及其启示【摘要】民国初期,山东处于军阀统治之下,政治上中国社会动荡不安,经济上自然经济处于崩溃状态。战争匪患频发、自然灾害不断,流民大量的涌现。【关键词】民国初期;山东流民;启示流民问题一直是困扰中国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流民现象古来有之,并非近代所独有。流民一词最早见于《管子.四时》一书,其中提到了“禁迁徙,止流民,圉分异”①,《明史》中据载有:“年饥或避兵他徙者曰流民”②。一般意义上来讲,流民是指丧失土地而无所依归的人群。近代著名画家蒋兆和的《流民图》,则是对流民含义及其悲惨境地极为形象的诠释。画中

2、有在流离中倒毙于途的卧尸,还有盲无目标的流离群。“牵衣顿足拦道哭,凄清惨状令人浩叹”。一、民国初期山东流民产生的原因民国初期山东流民产生的原因纷繁复杂,国内有很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了论述,如从社会学的角度,人口学的角度等。笔者将从整个社会大的环境入手,从流民产生的社会因素和自然因素两个方面展开。(一)社会因素6民国初期,山东社会动荡不安,各种“合力”导致流民产生。自然经济解体、农民贫困化。几千年来中国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导,其典型的特征就是男耕女织的生产方式。近代以来列强通过坚船利炮打开中国的大门,他们在不平等条约庇护下将大量

3、的商品倾入中国,洋布洋纱以其物美价廉的特点,很快占领了中国市场,洋布代替土布的过程也就是自然经济解体的过程。中国男耕女织的经济状态被打破,耕与织相分离,这些传统的“耕男”“织女”成为了失业者和剩余的劳动力,为了生存,不得不另谋生路。山东位于沿海地区,受西方经济冲击较大,自然经济解体的较为迅速。另外人多地少的矛盾较为突出,人均不到三亩地,土地是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这样山东农民贫困化程度较高,贫困则是流民产生的温床。据英人马伦和戴尔人估计:“中国农家有一半以上生活在贫困线以下,有的地方如直隶有百分之八十生活在贫困线下挣扎。”③这样看来

4、,山东以家庭为主的农业经济具有极大地脆弱性,一旦遇到天灾人祸的意外,就会崩溃。6人地矛盾突出,土地兼并严重。民国初期,山东人多地少的矛盾突出成为了不争的事实,据当时的统计,山东的耕地面积占全国的15.94‰,去养活了70‰以上的人口。在整个民国期间山东土地不到一亿亩,而人口则在三千万以上。山东的人口密度在当时,仅次于浙江和杭州,人多地少的矛盾尤为突出且土地兼并严重,据当时统计,近代山东人是闯关东的主流,而在闯关东的人中,又以在土地兼并过程中丧失土地的人为主。战乱、匪患不断。民国时期的山东以其独有的战略地位,成为兵家必争之地。山东成

5、为军阀混战的重灾区,也成了军阀征钱、征粮、征物、征兵的主要地区。1920年直皖大战,主战场部分在山东德州;1925年张宗昌与孙传芳的浙奉战争涉及鲁南地区;1928年日本人制造的“济南惨案”;1930年的中原大战主战场又包括山东,长期的战争使山东部分地区变为了焦土。这一时期军阀为了满足战争的需要大量招兵,张宗昌祸鲁期间,山东军队号称二十万。军费支出居高不下并且年年递增,1919年军费支出600万,到了1925年军费支出达5000万,这庞大的军费开支则落在老百姓的身上。其次是匪患,特别是在1922年至1930年,山东出现了“无地不匪,

6、无县不匪”的局面。1928年2月14日《晨报》报道:“鲁省由沂州到泰安途中,蒙山附近因土匪横行,几无人烟,田野禾稼自行腐烂,至今无人收割。”④这样的报道不胜枚举。战乱匪患使山东地区几无净土,安分守己的农民为了活命,被迫走上了生死未卜的闯关东之路。6地租捐税。地租赋税是中国封建制度的产物,几千年来一直沿用,民国初期挣扎在贫困线上的山东农民,仍摆脱不了地租的剥削。各省田赋直线的增长,压的农民透不过气来,山东省在1926年至1927年度“土地税曾超过农民的总收入——自从山东出了张宗昌,增加了五六倍的捐税”。⑤这一时期地主阶级为了剥削农民

7、,也增加了名目繁多的捐税,如1926年征收的“讨赤”特捐,1927年的加收军事特捐等。正所谓“苛政猛于虎”,沉重的地租捐税,使本已处在崩溃边沿的山东农民雪上加霜,再加上战争匪患等因素,大量土地撂荒,无人开垦,广大农民为了生存不得不迁移他乡。(二)自然灾害因素山东作为农业大省,土地主要以丘陵为主,自然灾害频发,有“十年九旱”之说,旱灾对山东影响尤为严重。其次是洪涝灾害,特别是黄河水灾。除此之外,还用风暴、霜冻、海潮、蝗灾、瘟疫、地震等自然灾害。山东还经常出现几种灾害叠加局面,如旱灾蝗灾叠加出现。6旱灾。山东是旱灾的多发地区,山东几乎

8、每年都发生不同程度的旱情,局限于不同地区,只是未对全省构成大的影响。民国初期较大的旱灾有两次,分别为1920年和1927—1929年的旱灾。范围之广、灾情之重,与其说这两次旱灾是山东的灾害,不如说是全国性的旱灾。1920年的旱灾被称为四十年未有之奇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