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级上册生物课后习题答案

人教版七级上册生物课后习题答案

ID:12149431

大小:398.94 KB

页数:21页

时间:2018-07-15

人教版七级上册生物课后习题答案_第1页
人教版七级上册生物课后习题答案_第2页
人教版七级上册生物课后习题答案_第3页
人教版七级上册生物课后习题答案_第4页
人教版七级上册生物课后习题答案_第5页
资源描述:

《人教版七级上册生物课后习题答案》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教育资源-天天文库

1、七年级上册生物课后习题答案(RJ)第一单元 生物和生物圈第一章 认识生物第一节 生物的特征P3想一想,议一议机器人本质上是“机器”,它不具有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遗传和变异,能生长和繁殖、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生物的特征,所以说它不是生物。P3观察与思考1.生石花能开出黄色的花朵,说明生石花能繁殖,具备生物的特征,所以说它是生物。2.钟乳石慢慢长大是由于碳酸钙逐渐沉积形成,但钟乳石不具有呼吸、排泄等生物所共有的特征,所以说钟乳石不是生物。3.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有生命,关键是看它是否具备生物的特征。若具备生物的特征则说明该物

2、体具有生命,若不具备生物的特征则说明该物体不具有生命。生物的特征包括:生物的生活需要营养、生物能进行呼吸、生物能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生物能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物能生长和繁殖、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除病毒外,生物都是由细胞构成,等等。P4旁栏问题答案植物体在白天能进行光合作用,它制造的氧气大于它消耗的氧气,它不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植物体在夜晚进行呼吸作用只消耗氧气不制造氧气,需要从外界吸收氧气。P8练习1.(1)× 能运动不是生物的共同特征,因此,能否运动不能作为判断一个物体是否是生物的依据。 (2)? 植物属于生物,也需要呼吸。 (3)ד

3、一猪生九仔,连母十个样”说的是亲代与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间总有一部分特征并不相同,属于变异。(4)× 病毒也属于生物,但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2.进行呼吸排出身体内产生的废物对外界刺激作出反应生长和繁殖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狗喘气小狗撒尿人手不小心被针扎会立刻缩回蝌蚪能发育成成蛙,成蛙能产卵繁殖下一代一只雌鸽孵出多只小鸽,小鸽羽色各不相同3.(1)珊瑚不是生物,珊瑚是珊瑚虫分泌的外壳堆积在一起慢慢形成的,不具有生物的特征。而珊瑚虫是生物,因为珊瑚虫生活需要营养,能进行呼吸,能繁殖,具有生物的特征。 (2)浅水区可获得较多的阳光,且温度适宜,有利于藻类的生长

4、,从而为珊瑚虫提供更多的氧气。因此,珊瑚虫一般生活在温暖的浅水区。第二节 调查周边环境中的生物想一想,议一议文中提到的植物,有的是具体的植物名称,如皂荚树、菜花、桑椹,有的是一类植物的总称,如菜、树、草。文中提到的昆虫及其栖息环境是:蝉(树上)、黄蜂(伏在菜花上)、油蛉(泥墙根处)、蟋蟀(泥墙根处)。文中提到的鸟类及其栖息环境是:叫天子(云雀)(草丛中)。调查18提示根据实际调查情况跟全班同学进行交流,注意一定要实事求是。练习第1、2题请根据实际情况回答。第二章 了解生物圈第一节 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想一想,议一议野外生活的大熊猫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四川西

5、部和北部、甘肃南部、西藏东部及陕西西南部。这些地区气候温凉潮湿、隐蔽条件好、有竹类植物且水源充足,适于大熊猫生活。旁栏问题答案农作物的生长需要从土壤中吸收各种无机盐,施肥是为了补充土壤里没有或缺少的无机盐,保证农作物生长对无机盐的需要。给农作物施肥说明农作物除了受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影响外,还受土壤中的无机盐等非生物因素的影响。探究1.这个实验所探究的非生物因素是光;温度、水等非生物因素也对该动物有影响。2.采用对照实验,可以保证除了所研究的因素不同之外,其他因素都保持相同,这样实验结果的不同只能是由单一变量引起的。3.本实验用10只鼠妇做实验

6、,可以减小误差。当然,用更多的鼠妇做实验更好,但会增加实验的难度。如果只用1只鼠妇做实验,结果偶然性较大,会产生很大的误差。4.一个组的平均值容易出现误差,不一定能反映真实情况。假设全班有6个组,则相当于又做了5次重复实验,计算这6次实验的平均值作为实验结果,可以减小误差,得出可信的结论。旁栏问题答案在河流中生长的鱼不能在海洋中生活。资料分析1.骆驼失水很少,且骆驼一次能喝大量的水,并且能将水储存在胃里,适应缺水环境;骆驼刺的根系发达,地上部分植株矮小是对干旱环境的适应;海豹的皮下脂肪很厚是对寒冷环境的适应。2.蚯蚓在土壤中活动,可以使土壤疏松,提

7、高土壤的通气和排水能力,它的排出物还能提高土壤肥力。3.旗形树树冠的形状是对多风环境的适应;生活在寒带的雷鸟的羽毛在冬季是纯白色,到了夏季就变成棕褐色,是对生活环境的适应;候鸟迁徙是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千里之堤,溃于蚁穴”是蚂蚁对环境的影响,“大树底下好乘凉”是植物对环境的影响。练习1.(1)× 生物的环境包括影响其生活的非生物因素和其他生物。2.(2)× 非生物因素不仅包括阳光、温度和水,也包括空气、土壤等其他因素。(3)? 生物与环境是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生物既受环境的影响,也能影响环境。(4)× 同种生物个体之间的关系包括种内斗争和种内互助

8、,竞争是指不同种生物之间的一种关系。2.这句诗描写的是气温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由于在同一季节山上气温相对较低,桃树生长迟缓。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