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对策探析

基层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对策探析

ID:12149639

大小:30.0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5

基层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对策探析_第1页
基层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对策探析_第2页
基层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对策探析_第3页
基层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对策探析_第4页
基层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对策探析_第5页
资源描述:

《基层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对策探析》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基层医院临床不合理用药现状及对策探析【摘要】不合理用药是基层医院常见的问题。本文总结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的现状,分析其存在的原因,探讨通过药师与临床医师交流、药师参与临床查房、参与制订临床用药方案、处方点评、建立药学信息共享等手段,加强药师在临床合理用药的指导作用,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并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关键词】基层医院;合理用药;探讨【中图分类号】R969.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517(2010)14-229-2随着医药卫生事业改革的逐步深入,药学服务理念的更新,医院药师的工作重点已逐渐从药品的供应向临床药学服务转变。建立以患者为中心的药学服务模式,开展合理用药为核

2、心的临床药学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环节[1]。由于基层医院的临床医疗工作主要面向基层,医、药、护等人员素质参差不齐,药学知识的培训机会少,知识更新滞后,不合理用药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整体医疗质量的提升。因此,探讨如何提高临床合理用药水平,提升药学服务质量,是临床药学亟待解决的问题。1基层医院不合理用药现状81.1选用药物不当临床用药调查发现,选用药物不当的现象较普遍。其中抗菌药的滥用最为严重,部分医生对药物知识了解不全面,没有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与药物的适应证作正确的选择,临床诊断与药品适应症不相符,甚至违反药品的禁忌证,造成不应出现的严重不良反应。如儿童使用喹诺酮类药物,影响儿童骨骼发育。

3、有的医生忽视了抗菌药物的应用原则,不分析病原菌及其耐药情况,动辄首选新型、高效、广谱的抗生素,造成抗菌药物滥用,细菌耐药性增多,使其临床使用寿命缩短。1.2剂量过大给患者使用了对症的药品,但剂量过大。例如,给上呼吸道感染患者予林可霉素静脉滴注治疗,往往将1日用量1次给予,且使用日剂量的上限,剂量过大,血药浓度过高,易造成如神经肌肉阻滞等严重的不良反应。1.3疗程过长常见于抗菌药物预防感染的病例中,未按卫生部制定的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导原则确定预防时间,即使如甲状腺、乳腺等清洁手术,预防时间大多超过2天。联合用药过多,如诊断为肺炎的病例联合使用头孢曲松钠、阿米卡星、阿奇霉素和左氧氟沙星等,违反

4、了基本治疗原则。安全范围较小的药物,如地高辛、氨茶碱、苯妥英钠等,临床医生在用药后效果不明确时,在没有血药浓度监测情况下加大剂量,容易造成药物中毒。81.4剂量太小或疗程不足特别是刚从事临床工作不久的医生,因担心药物不良反应而应用达不到有效血药浓度的剂量,发现病情减轻而过早停药等。剂量过小,达不到治疗效果,延误病情,属抗感染药物的易致病原体产生耐药性。1.5给药间隔不恰当有的临床医生在应用抗菌药物过程中,给药次数和给药时间上存在不合理因素。如青霉素静滴,1次/d。青霉素半衰期为0.65~0.70h,用药3h后约90%的药物已被消除,24h内大部分时间血药浓度低于最低抑菌浓度(MIC),不符

5、合药代动力学规律,极易使细菌产生耐药性。又如控释制剂、缓释制剂,药物在体内缓慢释放,能较长时间维持血药浓度,一般推荐剂量为每日早晚各服1次,有时为1次/d,有的医生不了解,给予茶碱缓释片1片,3次/d,布洛芬缓释片l片,3次/d等。1.5.1不合理的药物配伍1.5.2理化配伍禁忌药物的理化性质不同,配伍后会影响药物的稳定性和疗效。例如维生素C与核黄素配伍,维生素C具有较强的还原性,核黄素为两性化合物,其氧化性大于还原性,二者同服产生氧化-还原反应,维生素C使核黄素破坏失效而降低疗效。1.5.3稀释液选择不合理青霉素是常用的抗生素,有的医生常用5%葡萄糖注射液或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稀释静滴,酸

6、性溶媒可使青霉素降解加速,加上静滴时间较长,降低疗效,增加不良反应,属于不合理用药行为。81.5.4不适当的联合用药临床上,一种药物能有效治疗的,不需要联合用药。联合用药仅在能提高疗效、减低毒副作用及缩短疗程的情况下使用。有的医生对药物的作用、作用机制、相互作用等不了解,造成不合理的联合用药。如西咪替丁与氢氧化铝凝胶的配伍,西咪替丁为H2受体拮抗药,通过选择阻断胃壁细胞H2受体,而抑制胃酸分泌,氢氧化铝凝胶作用机制为中和胃酸,在溃疡面形成凝胶性保护膜起机械性保护作用。据报道[2],二者联用,后者可使前者吸收减少20%~30%,导致西咪替丁的血药浓度下降,疗效降低;又如克林霉素和红霉素合用,

7、两者可因竞争性抑制作用而降低疗效。又如氨基糖苷类与第一代头孢菌素类、去甲万古霉素与阿米卡星合用等增加药物的毒副作用现象也较常见。1.5.5重复用药如今新药不断应用于临床,很多药品成分相同,商品名不同,特别是一些复方制剂,含有多种成分,临床医生只知道药品的作用和用途,对其成分不完全了解,很容易造成重复用药。如同一处方中速效伤风胶囊和维C银翘片,重复应用了对乙酰氨基酚;同类药物重复应用也比较常见,如磺酰脲类降糖药格列本脲合用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