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科ⅰ号合剂制备及临床应用

妇科ⅰ号合剂制备及临床应用

ID:12151400

大小:27.00 KB

页数:5页

时间:2018-07-15

妇科ⅰ号合剂制备及临床应用_第1页
妇科ⅰ号合剂制备及临床应用_第2页
妇科ⅰ号合剂制备及临床应用_第3页
妇科ⅰ号合剂制备及临床应用_第4页
妇科ⅰ号合剂制备及临床应用_第5页
资源描述:

《妇科ⅰ号合剂制备及临床应用》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妇科Ⅰ号合剂制备及临床应用【摘要】目的介绍妇科Ⅰ号合剂的制备及临床应用。方法根据临床验方自制妇科Ⅰ号合剂,并建立了性状、鉴别、检查质控项目,应用薄层色谱法对主要药物进行鉴别。临床用于治疗慢性盆腔炎。结果制剂可控,临床有效率92%。结论组方合理,疗效满意,值得推广。�【关键词】慢性盆腔炎;中医药疗法;妇科Ⅰ号合剂;制备工艺;质量标准;临床应用�根据我院妇产科杜芸主任医师临床验方自制妇科Ⅰ号合剂治疗慢性盆腔炎,效果良好。简介如下。�1制备方法�1.1处方虎杖300g,紫花地丁200g,路路通300g,皂刺300g,当归

2、200g,赤芍150g,桃仁150g,枳壳120g,土鳖虫100g,川楝子150g,三棱100g,莪术100g,炮山甲100g,甘草60g。�1.2制备方法取上述净药材,称量准确。置多功能提取器中加适量水冷浸60min,回流提取两次,第一次2h,第二次1h,合并提取液,过滤,静置,冷藏,吸取上清液离心,过滤,滤液减压浓缩至约2000ml,加防腐剂,纯化水调整至规定量,灌装入2005ml玻璃瓶中,灭菌,即得。以上共制10瓶。�1.3功能主治清热利湿,活血散瘀,消�止痛。用于湿热瘀阻所致之带下量多,色黄臭秽,小腹胀痛;

3、慢性盆腔炎、附件炎而见上述诸证者。�2质量标准�2.1性状本品为红棕色液体,味苦微酸。�2.2鉴别①取本品20ml水浴蒸干,加甲醇10ml,超声处理15min,滤过,滤液蒸干,残渣加2.5mol/L硫酸溶液5ml水浴加热30min,放冷,用三氯甲烷振摇提取两次,每次5ml,合并三氯甲烷液,蒸干,残渣加三氯甲烷1ml使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虎杖对照药材0.1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另取大黄素对照品,大黄素甲醚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VI

4、B)试验,分别吸取上述供试品溶液、对照药材溶液各4μl及对照品溶液各1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石油醚(30~60℃)�甲酸乙酯�甲酸(15:5:1)[1]的上层溶液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置氨蒸气中熏后,斑点变为红色;②取本品20ml,蒸干,加1�碳酸氢钠溶液20ml超声处理10min,过滤,滤液用稀盐酸调节ph至2~3,用乙醚振摇提取两次,205ml/次,合并乙醚液,挥干,残渣加甲醇1ml

5、溶解,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当归对照药材3g,同法制成对照药材溶液。另取阿魏酸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1ml含1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2005年版中国药典一部附录VIB)试验,分别吸取上述三种溶液各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苯�乙酸乙酯�甲酸(4:1:0.1)[1]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紫外光灯(365nm)下检视,供试品色谱中,在与对照药材色谱、对照品色谱相应的位置上,显相同颜色的荧光斑点。�2.3检查pH值4.5~5.5,相对密度不小于1.02。其他应符合2005年版《中国药

6、典》一部(附录IJ)合剂项下有关规定。�3临床应用�3.1本院自2005�2008年以来,应用本品观察治疗非经期、哺乳期妇女慢性盆腔炎患者100例,年龄最大56岁,最小25岁,病程3个月~2年。所有病例均经本院妇科门诊检查,结合B超、子宫输卵管碘造影等辅助检查确诊。排除其他妇科疾病。主要症状:反复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5痛,常在劳累后、性交后、月经前后发作或加重,或白带增多、月经失调、不孕。体征:附件单侧或双侧触及条索状或片状增厚,压痛,或宫旁扪及痛性包块。B超检查:盆腔有积液或附件有包块。所有患者均于月经干净后第

7、3天开始口服本品,2次/d,50ml/次,并于晚上取本品100ml保留灌肠,以增强疗效。10d为一疗程,依次于月经周期后连续使用3个疗程后判断疗效。�3.2疗效判定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B超检查无异常;好转:临床症状及体征减轻,B超检查盆腔积液减少或附件包块缩小;无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无改善,或B超检查无改变。�3.3治疗结果治愈53例,好转39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92%。�4小结�“慢性盆腔炎”属中医“痛经”,“带下”,“�瘕”,“不孕”范畴。多由湿热下注,气血互结,蕴积胞脉、胞络,气滞血瘀,不通为痛,久

8、则内结成�。治宜清热利湿,活血散瘀,消�止痛。本方系根据我国传统名方血府逐瘀汤结合临床化裁而得,而且现代多有以血府逐瘀汤加减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报道。方中虎杖既长于清热利湿,又有活血祛瘀止痛之功;路路通辛散苦燥长于祛风湿而通络;皂刺功专消肿排脓;地丁苦泄辛散,寒能清热,入心肝经血分,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当归、桃仁、赤芍、枳壳、川楝子为伍活血散瘀,行气止痛;三棱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