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麻术后苏醒延迟原因研究及处理

全麻术后苏醒延迟原因研究及处理

ID:12152154

大小:30.00 KB

页数:7页

时间:2018-07-15

全麻术后苏醒延迟原因研究及处理_第1页
全麻术后苏醒延迟原因研究及处理_第2页
全麻术后苏醒延迟原因研究及处理_第3页
全麻术后苏醒延迟原因研究及处理_第4页
全麻术后苏醒延迟原因研究及处理_第5页
资源描述:

《全麻术后苏醒延迟原因研究及处理》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全麻术后苏醒延迟原因研究及处理【摘要】目的总结手术后麻醉苏醒延迟的相关因素以及有效处理方法,为临床提供经验。方法回顾分析我院2007年1月至2010年11月间外科手术后麻醉苏醒延迟的病例52例,总结麻醉苏醒延迟的原因以及有效处理方法。结果全麻后苏醒延迟与麻醉药物绝对或相对过量、机体代谢紊乱、体温过低、术前有效睡眠时间不足等有关。结论全麻后苏醒延迟可由多种原因引起,积极探求原因并治疗可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关键词】全麻后苏醒延迟;原因;处理办法全身麻醉以后生理功能全面恢复的时期称为全麻苏醒期,可以

2、分为四个阶段:①麻醉深度减浅,感觉和运动功能逐渐恢复期。②出现自主呼吸,通气量逐渐能够满足机体需要期。③呼吸道反射恢复期。④神志清醒,定向力、记忆力及思维能力渐恢复期。现代麻醉技术能使多数患者在手术结束不久意识就恢复清醒,对语言等刺激有反应。若全麻结束后超过2h患者仍然意识不清,即为全麻苏醒延迟。全麻苏醒延迟受很多因素的影响,本文作者对近3年以来工作中遇到的全麻苏醒延迟的情况进行回顾分析,总结其原因及处理方法,期望为临床提供经验,减少苏醒延迟的发生。�1资料与方法� 71.1一般资料2007年1

3、月至2010年11月间,我院收治施行全麻手术的患者中,共有52例患者发生苏醒延迟。52例患者中,男39例,女13例,年龄37~81岁,其中>60岁患者41例。施行的手术包括:骨折内固定术12例,胃溃疡穿孔胃大部切除9例,乳腺癌次全切除术9例,直肠癌根治术7例,肝破裂修补术6例,肾切除术4例,纵隔肿瘤切除3例,子宫全切术2例。所有患者术前均神志清醒,无中枢系统疾病,ASA分级Ⅱ~Ⅳ级。�1.2方法52例患者均在气管插管呼吸机辅助呼吸下施行全麻手术。术前给予阿托品0.01mg/kg;麻醉诱导依次静脉

4、注射咪达唑仑0.05mg/kg、丙泊酚1.5~2.0mg/kg、芬太尼2.0~5.0ug/kg、维库溴铵1.5~2mg/kg;术中机械通气,给予丙泊酚1.5mg/(kg•min)、瑞芬太尼0.5ug/(kg•min)、维库溴铵1.5mg/(kg•min)维持麻醉,必要时吸入异氟醚,氧气持续吸入。手术时间为50~490min,全部病例于手术结束前20min左右停止麻醉。术前监测患者血压(89~140)/(66~117)mmHg、心率67~97次/min、血糖(4

5、.3~9.0)mmol/L,体温均在正常范围,无发热。术中常规监测患者呼吸、心跳、血压、血氧饱和度、心电图等,手术均进展顺利,术毕平安推入病房。�2结果�52例病例均于手术结束前207min左右停止麻醉,手术均顺利完成推入病房。术后苏醒时间,最短2h20min,最长7h40min,多数为3~5h。导致苏醒延迟的原因有麻醉药用量绝对(1例)或相对(1例)过多;麻醉中发生代谢紊乱(21例);体温过低(5例);术前有效睡眠时间不足引起疲劳(4例);其他原因(肥胖、饮酒、高龄、手术类型等)。经过积极的查

6、找原因并处理,患者均顺利苏醒,未发生严重不良事件。�3讨论�全身麻醉手术后患者苏醒延迟后果严重,是可危及患者生命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它不仅危害患者的健康,也给患者增加了经济和精神负担。因此,积极寻找发生原因,探索有效的处理方法,尽量减少其发生,对于临床避免其可能导致的严重后果是有重要意义的。�本文回顾性分析了我院近三年来发生全麻后苏醒延迟的病例,我们发现,全麻苏醒延迟主要与下列因素有关:�3.17麻醉药物绝对或相对过量。由于患者的个体差异及身体基础状况的不同,即使给予常规剂量的药物,患者的反应也会

7、有较大的差异。某些患者对麻醉药物敏感性高,常规剂量给药即可引起苏醒延迟。本研究中有1例41岁尿道狭窄瘢痕切除术患者考虑即属此种情况。该患者肝肾功能良好,既往体健,无手术史和药物过敏、滥用史;手术进行顺利,术后未见缺氧、低体温、代谢紊乱以及其他异常状况,术后发生了苏醒延迟。另有7例老年患者,平均年龄为(67.1±4.8)岁,术前查肝肾功能轻至中度减退或者正常,3例患者术中失血量超过了1500ml,术后苏醒延迟。排除其他可能因素,我们考虑与患者年龄大,肝肾功能减退减慢了药物的代谢排出,或者术中失血量

8、大,相对增加了麻醉药的血药浓度有关。有文献报道麻醉药过量可考虑总剂量、单位时间内用量以及相对用量过大,其中尤以相对剂量过大常见[1],应引起重视。对于考虑该类情况者,我们主要是通过补充液体,同时给予吸氧等措施保证通气充分,以加速药物排出,必要时给予拮抗剂。随着药物逐渐排出,患者在术后3~4.5h内逐渐苏醒,未有不良事件发生。�3.2代谢紊乱①麻醉中发生低氧血症。由于手术中通气不当、气道梗阻、呼吸抑制、手术时间长、术中失血等原因,造成血氧分压过低和二氧化碳潴留。一般认为正常呼吸空气时呼吸停止90s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