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选题

2013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选题

ID:12157482

大小:50.50 KB

页数:8页

时间:2018-07-15

2013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选题_第1页
2013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选题_第2页
2013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选题_第3页
2013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选题_第4页
2013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选题_第5页
资源描述:

《2013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选题》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学术论文-天天文库

1、2013年度国家文化科技提升计划选题题目1:农村地区公共文化数字资源和传播渠道建设研究项目内容:以服务我国农村地区公共文化建设为目的,研究面向农村地区的文化资源推送服务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整合相关的文化资源和地域性特色文化资源,构建“农村地区公共文化资源库”;研发“农村地区文化资源推送平台系统”和“一点通”终端综合服务软件;实现互动式内容服务应用。重点研究内容:1、运用数字资源分布式存储、聚合和分割重置等技术,根据全国和各地农村需求状况,开发“农村地区公共文化资源库”,整合相关的文化资源(包括影视、报刊、图书、戏剧等)和地域性特色

2、文化资源(包括民俗民风、民间艺术、地方文化资讯等);2、运用智能化数字内容投送技术、搜索引擎技术和SNS互动技术,研发“农村地区文化资源推送平台”和“一点通”乡村公用电脑综合服务平台等,利用农村地区现有传播渠道和终端(例如电脑、手机、广播、电视、电话),进行具有互动功能的文化传播;3、采用数字版权保护与数字等加密技术,开发“农村地区文化资源管理系统”,以实现对文化资源、传播渠道的安全、高效实施和全流程监控。实施主体:以一个文化信息资源服务或管理机构为主体,联合拥有农村文化特色信息机构,会同在科技应用方面有显著成效的专业研究机构或企

3、业承担该项目。题目2:公共电子阅览室的新形态实现研究项目内容:以更加贴近、便捷和实用为目标,调研并分析在新媒体新技术环境下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发展趋势,提出新型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实现模型,设计并实现公共电子阅览室在空间环境、技术手段、资源供给、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上的新形态。重点研究内容:1、新媒体新技术环境下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发展趋势;2、新型公共电子阅览室的实现模型;3、公共电子阅览室在空间环境、技术手段、资源供给、服务模式和管理机制上的新形态。实施主体:以一个省市级文化共享工程管理中心为主体,会同在科技应用方面有显著成效的专业研究机构

4、承担该项目。题目3:基于RFID技术的图书馆综合服务模式及相关技术研究项目内容:在目前图书馆应用RFID的基础上,结合RFID技术的最新进展,研究适合图书馆应用的物联网关键技术,研究图书馆馆藏资源信息平台架构,开展基于RFID的读者行为调研与分析,设计基于RFID技术环境下的图书馆综合服务新模式。重点研究内容:1、图书馆业务信息采集、整合、检索、定位、管理等物联网关键技术研发;2、图书馆读者行为的采集、整理与分析研究;3、图书馆综合服务的管理模式研究;4、图书馆馆藏资源信息与读者管理等服务模式的设计与展示。实施主体:以一个应用RF

5、ID的图书馆为主体,会同在科技应用方面有显著成效的专业研究机构或企业承担该项目。题目4:分布式异构文化资源智能定位与收割平台研究项目内容:依据国际国内相关标准,采用数字图书馆技术,设计出一种支持各省各级图书馆或文化机构的异构数字资源进行智能化定位及收割的平台。重点研究内容:1、国内外相关标准及类似实践案例研究;2、数字资源智能定位及收割技术的运用研究;3、实施元数据集中、对象数据分布相结合的路径揭示及实验;4、构建智能定位和收割平台的基本要素及其便于高效管理的价值描述。实施主体:以一个具有数字图书馆建设实践经验的文化资源拥有单位或

6、企事业研究单位为主体,会同在应用方面有显著成效的文化机构和专业研究机构承担该项目。题目5:中国戏曲海外传播推送服务平台构建项目内容:以创新对外文化传播渠道需求为目标,研究面向海外地区的中国戏曲推送服务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聚合中国戏曲相关资源信息,研发与集成相关信息处理等技术,构建开放、可管控的渠道服务平台,支持以中国戏曲为特色的音视频和多媒体业务,实现面向海外受众的综合服务应用。重点研究内容:1、研究面向海外地区的中国戏曲推送服务的综合技术解决方案;2、聚合中国戏曲相关资源信息;3、研发与集成相关信息处理等技术,满足音视频和多媒体

7、业务等服务需求;4、研发与集成相关符合海外受众语言习惯的内容自动转译技术与推送技术;5、构建中国戏曲推送服务平台,实现灵活安全、可管控的后台管理模式,支持B2B、B2C、B2B2C等服务;6、开展典型示范应用,形成对外文化传播服务创新模式。实施主体:以数字文化服务商为主体,联合相关单位共同承担该项目。题目6:中国典型视觉与听觉文化符号的数字化表达与特征量研究项目内容:遴选海内外社会公知与熟悉的、能够代表中华民族文化的典型视觉符号(如中国龙)和听觉符号(如茉莉花曲)各不少于5个,梳理与研究文化符号表达的特征量及其历史沿革,研究并给出

8、标准的文化符号数字化表达,视觉符号实现二维与三维的构图(矢量图),听觉符号实现主要旋律(不少于连续的8小节)或含主要特征的声音(连续时长不少于30秒),研究并给出不少于5组(种)标准的典型视觉符号和听觉符号的推荐表达(创意表达),构建视觉与听觉文化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