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时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第8时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

ID:12167892

大小:16.50 KB

页数:3页

时间:2018-07-16

第8时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_第1页
第8时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_第2页
第8时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_第3页
资源描述:

《第8时 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由会员上传分享,免费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容在行业资料-天天文库

1、第8时人体对外界环境的感知复习摘要1.人体的五种感觉及其器官:视觉(眼)听觉(耳)嗅觉(鼻)味觉(舌)触觉(皮肤)2.眼球的结构和功能:外膜------巩膜起保护作用;角膜能透过光线中膜------脉络膜内膜------视网膜,有许多感光细胞,能感受光的刺激,成像3.视觉形成过程:光线-----角膜房水瞳孔-----晶状体和玻璃体的折射----视网膜形成物像----神经冲动(视网膜上的感光细胞)-----视神经---视觉(在大脑皮层的视觉中枢形成)4.瞳孔的变化:由暗入明,瞳孔变小;由明入暗,瞳孔变大5.近视的原理:眼球的前后径过长或晶状体的曲度过大,物像落在视

2、网膜的前方.近视的矫正:配戴凹透镜6.近视的预防:“三要”:读写要姿势正确,眼与书本的33厘米左右;看书写字等用眼一小时后应休息一会儿;要定期检查视力,认真做眼保健操“四不看”:不在强光下看书,不在光暗处看书;不躺卧看书;不走路看书7.耳的结构:外耳(耳廓----收集声波;外耳道----传导声波)中耳(鼓膜----接受声波后产生振动;听小骨----把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鼓室-----有咽鼓管通向咽)内耳(半规管和前庭------感受头部位置变动,与维持身体平衡有关)耳蜗(接受传来的振动,产生神经冲动,并传给听觉神经)8.听觉的形成:外界的声波以外耳道-----鼓

3、膜产生振动-----听小骨----内耳的耳蜗产生神经冲动----听觉神经------大脑的听觉中枢产生听觉一、单项选择题:1、近视眼的病因是()A、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大B、眼球前后径过长,晶状体曲度过小C、眼球前后径过短,晶状体曲度过大D、眼球前后径过短,晶状体曲度过小2、呼吸道感染的时候,还可能会发生中耳炎,这是因为病菌进入中耳,是通过下列结构中的()A、前庭B、外耳道C、咽部D、咽鼓管3、下列情况下,会使人的听力完全丧失的是(  ) A、前庭受损B、半规管受损C、听小骨受损D、听神经或听觉中枢受损4、旅客坐在火车或汽车上时,即使闭上眼睛,也能够准确

4、辨别行驶速度的变化和是否在上下坡,接受这种刺激的感受器位于()A、鼓室和半规管B、前庭和半规管C、前庭和耳蜗D、鼓室和耳蜗5、下列感受器中不能称之为感觉器官的是()A、眼B、鼻C、耳D、感觉神经末梢6、瞳孔位于()A、角膜B、虹膜C、巩膜D、脉络膜7、眼球折射光线的主要结构是()A、晶状体B、房水C、玻璃体D、瞳孔8、矫正近视眼的视力应戴()A、凸透镜B、平面镜C、凹透镜D、凹面镜9、视网膜上感光细胞的作用是()A、形成视觉B、产生神经冲动C、调节眼球D、形成清晰的物像10、组成中耳的结构是()A、耳廓和外耳道B、前庭、耳蜗、半规管C、鼓膜、鼓室和听小骨D、耳廓

5、和耳蜗11、两学生用尖锐的器物挖耳屎,以至戳伤导致耳聋的结构是()A、外耳道B、听小骨C、鼓膜D、耳蜗12、鼓膜的作用是()A、接受振动,将振动转换成神经冲动B、接受声波刺激,产生听觉C、将振动转换成声波向内传递D、将声波转换成振动向内传递13、在飞机起飞和降落时,应将口微微张开,其目的是()A、减缓紧张情绪B、使鼓膜内外的气压平衡,避免鼓膜受到损伤C、避免呕吐D、进行深呼吸14、某人失聪后,经检查,医生认为耳的结构没有受到损伤,那么可能发病的部位是()A、听神经和听觉中枢B、鼓膜C、中耳D、内耳15、眼球里具有感光细胞的结构是()A、角膜B、巩膜C、脉胳膜D、

6、视网膜16、将鼓膜的振动传到内耳的结构是()A、耳蜗B、听小骨C、半规管D、咽鼓管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此文档下载收益归作者所有

当前文档最多预览五页,下载文档查看全文
温馨提示:
1. 部分包含数学公式或PPT动画的文件,查看预览时可能会显示错乱或异常,文件下载后无此问题,请放心下载。
2. 本文档由用户上传,版权归属用户,天天文库负责整理代发布。如果您对本文档版权有争议请及时联系客服。
3. 下载前请仔细阅读文档内容,确认文档内容符合您的需求后进行下载,若出现内容与标题不符可向本站投诉处理。
4. 下载文档时可能由于网络波动等原因无法下载或下载错误,付费完成后未能成功下载的用户请联系客服处理。